寶寶有缺鈣表現,怎麼更好的補鈣?

飲水思源欣欣向榮


鈣劑對孩子的生長髮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義。



0~6個月:純母乳餵養寶寶每天需要量鈣300毫克;人工餵養的寶寶每天需要鈣400mg;7個月~1歲:每天需要鈣400毫克;1~4歲:每天發育需要600毫克。


11個月的寶寶餵養特點是:每天早晚餵奶,三餐餵飯,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添加輔食,如果這個階段的寶寶添加的輔食沒有富含鈣的食物,同時沒有母乳餵養或者補充配方奶的情況下,那就要看看給寶寶補充的那個鈣含量有多少,如果補充的鈣沒有達到每天需要量400毫克,時間長了,肯定會引起缺鈣。

11個月的寶寶,不管是繼續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鈣劑每天需要量為400mg;鈣的代謝需要一定的激素來調節,激素在一天當中分泌是有時間性的,一般來說,夜間血鈣比較低,刺激甲狀旁腺分泌,使得骨骼中的鈣更快分離到血液中,為了防止骨骼流鈣,晚上臨睡前補充鈣劑是最適合的。


小靚仔mama


你好!缺鈣是小兒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缺鈣不但會影響小兒的生長髮育,又是多病之源,兒童缺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日照時間短和光線照射不足,所以春節和夏季是給兒童補充鈣劑的黃金季節。

1、補水:兒童體內含水量相對比成人多,兒童在春節和夏季失水量相對較多,故小兒對水的需求量相對較多,兒童缺水,不但會影響孩子生長髮育,在春、夏季也容易發生中暑,同時注意補鹽(少許食鹽)。兒童補水最好選用白開水,不宜用飲料代替。

2、多給孩子食用含鈣、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促使兒童皮膚中的維生素轉變成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利用。

3、還要注意補充其他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並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兒科醫生王玲


其實嬰幼兒階段是最不容易缺鈣的,主要是因為嬰幼兒接觸的基本都是奶製品,像六個月前的的小月齡寶寶,完全是靠喝奶的,所以鈣的攝入量肯定是足夠的,缺鈣的可能性概率很低。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早產兒有可能會需要額外的補充鈣,這個需要諮詢醫生,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補充鈣。

六個月過後,孩子開始添加輔食,這個階段只要能夠有充足的奶量保證,搭配好輔食,完全可以滿足嬰幼兒對鈣的需求。1到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鈣攝入量大概是500毫克,這個量換算到奶在1~1.5杯就可以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食物的話,就可以滿足這個階段孩子對鈣的一個攝入量。



2歲之後的孩子,每天的鈣需要量在500~800毫克,平均每天給孩子1到2杯奶,再加上均衡豐富的食物,基本是不可能缺鈣的,所以說孩子的奶製品的攝入量如果是足夠的話,不太需要額外的鈣的補充。

如果孩子對奶製品的攝入量不夠,比如吃的非常的少,這時候才考慮給與額外的鈣的補充劑。如果孩子可以通過食物補充鈣的話,儘量用食物補充,這樣補充的鈣首先不會過量,其次還可以補鈣的同時補充孩子需要的其他的營養素,一舉兩得。

父母切忌在嬰幼兒時期給寶寶狂補鈣,因為過量補鈣,重複補鈣不但影響孩子胃口,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以及脹氣的現象。現在的孩子缺鈣,大多都是吸收不足,所以在給孩子吃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的同時,應該多給孩子曬太陽和戶外運動。補鈣時間和分量都很有講究,在餐後和睡前兩小時補鈣效果最好。

補鈣一定要選擇符合寶寶胃口,好吸收,對胃腸道無刺激的安全補鈣劑。最後注意:鋅鈣不要一同補充,混合服用的話,鈣能降低鋅的吸收。分享家庭育兒知識,動動小手點點關注,家庭育兒思維讓孩子快樂成長,謝謝。


家庭育兒思維


寶寶缺鈣常表現為多汗,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會大汗淋漓,尤其是入睡後頭部易出汗。寶寶夜間睡覺常睡不踏實,稍微有點動靜就容易被驚醒,驚醒後常啼哭不止,寶寶哭後出汗會更明顯。有些缺鈣的寶寶手足會出現輕微的顫抖,後腦勺會出現枕禿,不過這些只是作為一個參考指標,並不是絕對的臨床診斷標準。如果寶寶在1歲半時前囟門還未閉合,或者牙齒還未萌出,或者牙齒排列參差不齊、牙齒鬆動易脫落等情況,都可能提示寶寶缺鈣了。

 

鈣雖然對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來說必不可少,但是家長也不能盲目給孩子補充,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鈣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如果過量補充反倒會加重腎臟負擔,給身體帶來危害。家長可以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來給孩子進行補充,比如 0-6個月寶寶每日鈣適宜攝入量是200毫克,6-12個月是250毫克,1-4歲是600毫克。家長可以先粗略計算下孩子當前飲食的鈣含量,如果飲食中鈣含量不足,可以額外地給孩子補充鈣劑。一般兩歲以下孩子的缺鈣問題,很多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鈣的吸收出現障礙。建議從孩子生後兩週開始,每天應補充400IU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寶寶滿月後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戶外曬曬太陽,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


兒童營養師聶雲霞


這樣的寶寶可能會缺鈣。

①1歲前奶量低於600ml

②1歲後奶量低於300ml,不愛吃酸奶、奶酪等奶製品

②沒有及時補充足量的(每日400U)維生素D

·補鈣該吃這些:奶酪、牛奶、豆腐乾、綠色蔬

菜。

上述寶寶的情況建議適量多曬曬太陌,促進寶寶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與鈣的吸收。.如ོ果ོ無ོ法ོ好ོ好ོ曬ོ太ོ陽ོ,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

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注意鎂的攝入。下圖是不同年齡段鈣的需求,可以對照了解下。

不管那個年齡段都要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注意飲食多樣性。



愛上煙火味兒


【1】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吃一些補鈣的保健品,再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去醫院裡檢查,看是否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孩子吸收的不太理想,可以換另外的鈣劑進行補充。

【2】每天要堅持帶孩子戶外運動,讓孩子接受太陽,這樣才是最好的補鈣的方法,而且能夠促進鈣質保健品的吸收。曬太陽的時間在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4:00以後,這樣的陽光不太耀眼,而且不會容易曬傷到孩子的皮膚。

【3】11個月的寶寶可以在飲食的方面加一些蝦粉之類的,在吃粥或是煮麵條的時候可以放一些,比較容易讓孩子吸收,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補鈣的效果。如果孩子可以自行食用的話,可以讓他自己吃一些蝦皮兒,蝦皮的含鈣量遠超於大蝦。家庭生活中經常會吃的麻汁,也是補鈣的佳品,可以給孩子再調涼拌菜的時候適當的放一點,也能夠起到很好的補鈣的效果。

【4】如果去醫院檢查孩子的鈣質已經得到提高了,就不用再多吃鈣補鈣的保健品了.可以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李姥姥話育兒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補鈣補鋅,認為孩子出汗多,頭髮少,牙齒長得晚,睡覺不好,吃飯不好,身高不高等是因為缺鋅缺鈣。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每天都在吃的食物中都是有鋅有鈣的,為什麼還會缺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供給不足;一個是消耗太大。對孩子來說,主要原因是前者,為什麼呢?中醫有句話叫“缺鋅缺鈣兒常見,調理腸胃是優先”。也就說,孩子缺鋅缺鈣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吃的不多,而是脾胃虛弱所導致不吸收。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孩子有地圖舌,給孩子剛補完鋅時地圖舌消失,但是停止補鋅後,地圖舌又來了,很多人不解:缺的鋅已經補上了,為什麼還會出現地圖舌呢?因為又缺了。所以當孩子脾胃虛弱時,缺什麼補什麼只能暫時緩解燃眉之急,調理脾胃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

和於陰陽

調於四時

本自具足

無需外求

🌼🌼🌼


小兒推拿小張老師


我家孩子簡單一點,母乳充足孩子正常長,六個月前不需要補鈣,嬰兒15天可以補充一下維生素ad,我家孩子是15天買了2盒60粒的維ad這兩盒吃完就沒有再買了,之後買的維生素d還有每天曬太陽,六個月以後每隔一天吃一粒乳鈣加維生素d,那怎麼能知道孩子喝的奶量充不充足,這樣的文章好多,可以自己查到


王小璐513


去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佝僂病前期,如果是單純的缺鈣,不用擔心,讓孩子曬曬太陽,飲食注意:孩子的脾胃弱多養脾胃好吸收,熬粥的時候可以加點肥肉,肉基本入口即化,營養要均衡,可以給孩子用點魚肝油,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養一養就會好的


針合堂


這麼小的孩子一般不需要補鈣,如果出現方顱現象,可補一點,我孩子吃的是福人金身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和星鯊維生素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