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一生殺人如麻,但為什麼在最後他會穿上御賜袈裟,坐化而去?

我說真話但不違法


在《水滸傳》中,梁山108位好漢裡能擔得起“好漢”二字的,不過如下幾人:魯智深、武松、林沖、燕青,楊志和阮氏三兄弟。其實在整部書裡,能稱上真正的好漢,都有一條規律,那就是不愛貪戀美女。

但林沖性格妥協、燕青英雄氣概低、楊志苟且忍辱、阮氏三雄農民思維、武松中期濫殺無辜,在“好漢”二字前再加上“英雄”二字,恐怕就只有魯智深一人了。曾有觀點認為林沖是梁山的山魂,但筆者認為梁山的山魂應該屬於魯智深,甚至水滸全書的好漢代表也該是魯智深。

魯智深在石碣上的星號是“天孤星”,好像他是個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悲觀厭世的抑鬱症患者,然而細思之下也並非全無道理,如果將“孤”字解為“獨一無二”之意,其星號則頗有道理了。此論絕非一家之言。

金聖嘆說:

“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底厚實,體格闊大。”

尚南生也認為魯智深:

“以平天下不平為己任,專一捨己救人,則仁也非鹵莽也 。神禹於一人飢猶己飢之,一夫溺猶己溺之;空則席不暇暖,墨則突不及黔。敢殺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釋教言眾生未度逝不成佛,皆此意也。”

以上評價基本上概括了對魯智深的總評,性格,不難看出古今學者對魯智深的推崇。

佛家的修行不僅僅在於寺廟中的打坐,只會唸經敲木魚也並一定成佛,比如西遊中偷袈裟的觀音禪院長老。不講理、不受戒看似一個大老粗的人,魯智深其實一直踐行“利他”的思想。巧救金翠蓮,暴打蔣門神;護送林教頭,仗義野豬林;就連那號稱小霸王其樂無窮的周通,搶了民女,也被魯智深一頓胖揍。魯智深儼然就是一位救世的活菩薩,比那位西湖邊的濟公,更加富有英雄形象。

征討方臘之後,魯智深呼入頓開,於六合寺坐化成佛。可能很多讀者要問,魯智深滿手血腥,怎麼能站在佛的行列?

五臺山智真長老的一句話,可能被大多數讀者給忽略了。在魯智深徵方臘前,同宋江再上五臺山文殊院時,智真長老對魯智深說:“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殺人放火不易?不容易嗎?對於魯智深來講,殺死個人還不容易?

在這裡,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場修行,魯智深就是下界的降魔者,手中禪杖也命名為“瘋魔月牙鏟”。作者也是通過這樣的一個精心安排,為讀者們塑造了水滸第一英雄好漢的形象,同時在現實社會中,祈求能有這樣的一位降魔者來掃清天下濁。


刀墓手札


魯智深所殺之人,都是該殺之人,魯智深所行之事,都是義氣之事;魯智深的結局,合情合理。他是“水滸”中的正義使者,義氣化身,“施先生”對魯智深的描寫,有始有終,毫不吝惜筆墨,成功塑造了這樣一個完美人物形象。

“施公”筆下的魯智深,是一個見義勇為、慷慨大方、粗獷豪放、粗中有細、不畏強權、嫉惡如仇,對朝廷不抱任何幻想的英雄人物,他敢於反抗,與惡勢力做鬥爭,近乎完美!

身為一個朝廷軍官,聽聞民女金翠蓮父女被當地惡屠欺辱,有家難回;魯智深馬上湊銀兩並護送父女兩回家,等兩父女走遠後,再去懲治鎮關西,怎奈三拳就結果了那廝,踏上逃亡之旅。輾轉到五臺山削髮為僧,這粗獷豪放的花和尚,怎麼甘心受寺廟教條的束縛,於是大鬧了五臺山,被流放至大相國寺菜園。途中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都把魯智深好打不平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之後他倒拔楊柳,與林沖相見結為兄弟,野豬林表現了魯智深粗中有細,為兄弟兩肋插刀,再度走上逃亡之路。三山聚義後,魯智深加入梁山泊陣營,隨宋江一起接受朝廷招安,之後隨軍出征,屢立戰功。班師後拒絕封賞,於六合寺坐化。

魯智深一生都受仙佛指引,出場、發展、結局近乎完美。由五臺山開始,他的命運已成定數,“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包括重返五臺山,智真長老的四句詣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規劃了魯智深的下半生。所以他的命運是上天註定的,就算有兩次迷失的時候,也都有仙人指路,一次活捉神駒子,一次活捉方臘。世間之事早有定數,完全應在了魯大師身上,最後誠心皈依佛門,坐化於六合寺。








愛尚文史


其實魯智深屬英年早逝,只是人生相對完美。活的瀟灑走的灑脫,一生率性而為,毫不拘束,走時說走就走且豪無痛苦,一般人真是做不到此種造化。

但要說結局最好也不盡然,看從哪個角度來看。從年齡上,武松八十善終,壽命上他不如武松。以地位:李俊駕船出海做了一國之王。地位上他不如李俊。從身份上:紫進辭歸故里仍做大財主也是善終。富貴上不如柴進。

可和尚曾道:“灑家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無慾無求。生擒方臘功成圓滿時。宋江與之對語:”談道功名利祿,和尚一拍腦袋,:俺都不要。

但卻領承師付曾經法旨:見潮而圓見信而寂。

錢塘每逢十五月圓。必來江潮,從不失信,以此喚做潮信。大和尚一生從不妄語,也不失言。如這錢江潮水,來時轟轟烈烈去時悄然無息。只為一個信守的承諾信義


拿錯碗的勺子


魯智深一生殺人放火,殺人如麻,細心的朋友看過原著後都知道,魯智深殺的每一個人都該死,甚至是死有餘辜!

鎮關西,殺豬屠戶,橫行霸道,可以說是黑社會,勾結官府,欺行霸市,強佔金翠蓮為妾,

而且虐待,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解救弱女子。

瓦罐寺與史進殺死生鐵佛崔道成,解救大量良家婦女。

不一一而數,除魔既是衛道,我佛慈悲,不願眾生受苦,遣智深替天行道。又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魯智深做每一件事,考慮的是別人(眾生),為救林娘子,不惜與高俅為敵!

捨身為眾生,這就是佛心,就是佛。

不象李逵大斧一揮,殺個痛快,不分官兵,鄉勇,還是百姓,性頭一來,大斧狂砍一氣,其中不乏無數冤魂!

魯智深成正果,當之無愧!


馬到成功148659402




沒有霹靂手段,哪有菩薩心腸!

您看廟裡都有金剛羅漢——怒目圓睜、腳踏邪魔!

國學大師翟鴻燊在講“亮劍精神”的時候曾說道:

“殺日本鬼子是給中國人放生,殺壞人是給好人放生,吃肉是給植物放生!”

我們不用去評價對與錯!前提是一定要在遵紀守法、利人利己的範疇內才行。

試看魯智深一生光明磊落、行俠仗義。雖然其犯了不少殺業,但可以看出他確實也救了不少人,從他的行為舉止來看其就像佛門的一尊金剛羅漢——外形威武 ,不修邊幅 ,處事風風火火,對待“妖魔鬼怪”毫不留情......

真的,他就是金剛羅漢轉世!降臨世間專門懲惡揚善的——自然得到善終哪!


共賞五千年


魯智深隨宋江南下征討方臘後,大功告成。武松、魯智深不願接受朝廷加封,在杭州六合寺出家。最後圓寂於此


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大多都殺人如麻,最後被逼無奈上了梁山(而梁山好漢所殺的都是所謂的惡人。)殺惡就是行善,實為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然而這群替天行道之人卻大多不得善終,魯智深是梁山好漢中極少數得善終之一。

其實魯智深死的也早,早於宋江等人。只能說魯智深是死得其所爾。

仁人、智人、勇人、聖人、神人、菩薩、羅漢、佛。魯智深率性而行,不拘小節,方是成佛根基。

【魯智深成佛、李俊成王,都是為頂天立地的漢子】


左將軍


金剛怒目菩薩心,五蘊魔窟任縱橫;

止惡原來是行善,直來直去即道場。

善惡性空觀世音,榮華富貴莫逞強;

了卻平生兄弟義,我是我來悟潮聲。



用戶62843118471


其實就是一種迷信的輪迴,殺人多與死的好壞沒有直接因果關係。人類生存的地方就有和諧和爭鬥的矛盾。魯達皈依佛門時也因殺人,逼上梁山時還是因為殺人,詔安直至征討方臘後競殺人無數,按佛理,智深應不得好死,死無葬身之地,可為什麼就善終了,看來佛也認為可惡的,罪大惡極是要的遭報應的,懲惡揚善是全人類共同的人道理念,所以設十八層地獄來衡量惡人的惡行標準進行懲罰,告誡人們還是要多作好事善事。最終說明智深善終是因為遵循了佛教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


子鵬17


七、廣靈子 2016-3-26 魯智深,厲害,無所束縛,做和尚了,還在吃肉喝酒,可以把亭子打倒,可以把金剛砸爛,也可以把寺廟裡的老住持拉過來給上兩拳。是一個非常放縱,張揚個性的人物。他四處伸張正義,有自己的理念。 魯智深才是真正的活佛,那些閉目合掌的和尚,一輩子也成不了佛的。學習魯智深,才是學佛!

十、廣靈子 2016-3-31 00:32 開悟的水滸傳,成佛的水滸傳。成佛開悟的水滸傳,有魯智深為證。修行人一旦見性後、開悟後,就會跟魯智深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說明一切。看清楚魯智深的個人形象,自然反照出那些在燒香、磕頭、唸經、唸咒、唸佛號的東西,全是在裝模作樣的魔類!


用戶77340293686


咋說啊?說多了無法通過!

殺惡就是行善!殺惡多了!即是行善多了!行善多了自然就成正果了!!!!!

就是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