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今天一回家,发现隔壁邻居正在吵架,了解后才知道,是因为其中一位把私人物品放在他们的公共区域,说起来其实挺小一件事情,但是另一位觉得对方就是认为自己好欺负,故意要占用他们的公共位置,因此呢两人吵得是不可开交。

站在第三方可能会觉得为这么点事情争吵,实在是没有必要的,可是,他们为什么就会为这样的事情吵起来呢?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

A指的是激发事件,C指的是事情的结果,B指的是人对于激发事件的解释和看法。

看起来是因为事件A,导致了情绪结果C,但其实,这并不是产生愤怒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在A与C之间,还存在着一个B,这就是我们的信念系统,这个信念系统,决定了我们的反应,

好比这个例子,看起来让我的邻居愤怒的好像是:对方占用公共区域这件事情A,其实是,她因为觉得对方占用公共区域是自己被欺负或者说觉得对方占小便宜而自己吃亏,而引发的C。对不对?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有位哲学家是这样说的: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你们也可以回想下,在生活中,有哪件事就是因为自己的看法而激怒了你?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觉得理解还不是特别深刻的话,我再来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下雨天搭乘公交车,车上乘客挤得像沙丁鱼群一般。在不耐烦中,他突然觉得某个人的雨伞尖碰到了他的脚踝。他本想转头还击那不知轻重的人,但车里实在太挤了,他根本无法转身。当车子摇晃时,那雨伞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渐升高,心想等一下非要好好的训斥对方一顿不可。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终于有了回转余地,然后愤怒地以皮鞋顶开那刺人的雨伞尖,并转身以最严厉的表情怒视那个“不长眼”的乘客。

结果他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盲人,刺到他脚踝的并非他想象的雨伞尖,而是她的拐杖!他心中原本难以遏制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脚踝似乎也不那么疼痛了。

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没错,是因为他想法变了。表面看来,这个人的愤怒是起因于刺痛他脚踝的“那个人”,但其实是来自“这个人真鲁莽又无礼”的想法。

所以,当他发现对方是个盲人的时候,他的“想法”变了,随之“感觉”也就转变了。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是怎么产生的呢?从事件发生到看法形成,这中间又经历了什么?

打个比方吧。此刻你发了一条重要的微信给某人,结果迟迟不见某人回复。不同的人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情绪,并做出不同的决定。

有的人生气愤怒,发誓再也不给某人发微信了;

有的人平静从容,决定等会儿再说;

有的人呢着急忙慌,立刻发更多的微信。

从发微信不回复到做出各种决定,这中间一定有一个像催化剂一样的东西起到激发作用。

心理学家把这个东西命名为归因方式,也就是每个人解释事件发生原因的倾向。

当我们发现微信没有得到回复后,并不是立刻形成看法,做出决定的,而是先在大脑里做出对方未能回复原因的解释。

如果解释为对方现在很忙,没有看到微信或者暂时没有找到回复的时机或者需要深入思考,才能慎重回复,你就会平静松懈,继续等待。

如果解释成对方会不会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正处于危险之中,你的肾上腺素会骤然升高,紧张慌乱之下又发了更多微信,甚至还可能立刻打电话过去。

总之,你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才使你形成对事件的最终看法,继而影响情绪和行为。

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认知,可能会跟事物的原貌全然不同。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伤害你的从来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如果希望自己能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非理性的想法转化为理性的想法,将消极的信念转化为积极的信念,这些非理性的想法通常都是自动化的思维过程。我们的想法和信念大多是来自于早期的养育者,她们的言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同时文化中的潜意识也会被我们所吸收。假如我们被错误的信念所支配,我们的心灵就可能会生病,比如,父亲花心,抛弃了母亲,母亲常在女儿面前唠叨,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女儿长大以后,在与男性建立亲密关系时,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她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认知就是,男人都不可靠,也就无法对男性建立信任,而信任本身就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全面、客观去认知外界刺激的情况,非常非常少。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长期根植于成长环境和思维惯性的影响下,产生消极、负面的认知障碍,导向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

想要摆脱情绪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维陷阱」,让理性掌控大脑,学会多元化、甚至逆向思考,重新去解读它们,你将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成长,也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总之,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一切不过是看你怎么想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