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安慰別人,而自己遇到同樣事情,卻安慰不了自己?

瑩瑩小吃貨


說說自己吧,我算是個比較開朗神經大條的人,好多事情我都看得很開,不屑一顧,自我調節能力算是中上⬆️。

有時候發過的脾氣,一轉身就開開心心了🥰。可最近,心裡總有一些事情,感覺很難,很鬱悶。細說吧,總覺得這一件件的小事並不值得我這個樣子,可是就是很惆悵....

有個朋友向我訴說了她遇到的某些事,然後,我勸她一套一套的,句句在理,句句誠懇。甚至把她下一步如果怎麼做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都給說中了....其實我跟她遇到的差不多,我明知道會是這樣的不好的結果後悔的結果,我還是傻傻地去做了....

我也很惆悵,讓我這段時間心情很不好……


蜜蜜甜麻麻


如同醫不自醫一樣。

我們安慰別人時,我們的情緒處在正常平均值以上,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本來樣子,說的話也更具有正能量。

說的難聽一點,我們安慰別人時,我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一方。

當我們自己傷心、寂寞、冷,需要安慰時,我們的情緒處在低谷,滿滿的負能量在身,自己想不透才會有這些情緒,是很難自己安慰自己的。

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外在的力量來輔助自己安慰自己,看看雞湯的書啊,看看勵志的電影呀這類的。

說難聽一點就是說我們現在是腰疼的一方,我們自己腰疼的站都站不起來,需要的是站著直的那些人來拉一把。




巧手馮保長


旁觀者清,當事者迷


燒火棍1518


當一個人需要被安慰的時候,他真正需要的是來自情緒的宣洩,和體會到被他人重視的溫暖和滿足,只是單純的情感治癒,而不僅僅是就事論事的解決方法。

但是當自己感到落寞傷心時,解決的方法自己都是明白的,但情感的慰藉,只能通過外界來尋找。


一咦亦議


就像我們常說的我們懂得了很多大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一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