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傳統來講,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通常被稱為“三駕馬車”。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紡織行業“三駕馬車”集中在棉花消費環節,是棉花市場內生動力所在。當前全球經貿形勢尚未出現明顯好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棉紡織產業逐漸興起,我國紡織業面臨嚴峻挑戰。國家不斷調整紡織工業規劃,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擴內需,加快與周邊國家產能合作,推進中國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中佈局與發展。

政策拉動紡織產業投資增長

2008年金融危機後,我國陸續出臺四萬個億等積極財政政策,2009年4月份,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1)發佈,刺激紡織業投資快速回升。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底,全國紡織業固定資產同比增速14.6%,增速較2008年加快12.9個百分點。到2011年底,紡織業固定投資增速達到30.9%,較2009年初的-19.8%增速大幅改善,一度高於全國投資增速。但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外部環境沒有改善,導致2012年以後民間投資意願不高,投資增速下滑,紡織行業投資增長回落至10%左右,再次低於全國增速。

2015年,儲備棉輪出開啟,次年9月,《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公佈,紡織產業鏈再次被激活,促進了紡織工業轉型升級。2015年8月-2016年底間,紡織投資增速一度超過全國投資增速0.2-3.9個百分點。

2017-2019年全球經濟短暫復甦後放緩,紡織業投資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韌性下保持穩健。2018年1-2月,我國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上升到12%,創17個月以來新高。2019年1-2月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7.8%,增速創近5年來新高,但全球貿易環境持續緊張,市場投資謹慎下,3月份紡織投資有所下滑,2019年1-3月紡織投資增速回落至9%,但依然高於2017、2018年同期增速3-6個百分點。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圖1 2008年以來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隨著東南亞、南亞等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崛起,未來紡織服裝加工產業向這些地區轉移已是必然趨勢。未來我國紡織企業勢必加速跨國佈局,參與國際紡織產業合作,整合內外資源延伸產業鏈,推進結構調整,不斷向產業鏈高端領域滲透,提高核心競爭力。

內需韌性仍在,潛力待釋放

中國加入WTO以後,行業復甦刺激內需快速增長,2001-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銷售絕對量持續增長,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同比增速呈衝高回落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額達到14557億元峰值,較2001年增加了13倍,2001-2007年間,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以平均每年16%的增速快速發展。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紡織品服裝類銷售增速開始下滑,雖然在2010年、2017年增速有所回升,但是總體增速放緩。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圖2 2001年以來服裝針織品類零售情況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外貿形勢嚴峻,國內擴大內需政策陸續出臺,紡織服裝內銷整體平穩增長,線上銷售增長明顯。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同比增速8.01%,較2017年加快0.2個百分點,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22%,增速較2017年加快1.7個百分點,保持高於整個紡織服裝10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速發展。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圖3 2017年以來限額以上服裝紡織品零售增速

進入2019年,紡織服裝內需增速有所放緩,政策推動內需持續潛力待釋放。2019年1-3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同比增速3.3%,較上年同期放緩6.5%,較過去5年同期平均增速放緩5個百分點;網上“穿著”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9%,較上年同期放緩15個百分點;2019年,國家陸續出臺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助於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居民購買產品價格降低,使得企業以更低的價格銷售商品成為可能,從而進一步刺激內需潛力,後期內需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紡織品服裝出口平穩增長,市場份額下降

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國際份額保持三成以上。早在1995年我國成為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第一大國,我國加入WTO以後,特別是配額全面取消後,紡織品服裝出口快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2001-2015年期間,紡織品服裝出口絕對量和在市場份額持續攀升。紡織服裝出口額從2001年的527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2767億美元,增長了5倍多,佔全球的市場份額從2002年的17.4%上升到2015年的38.5%峰值,其中,金融危機情況下,2009年紡服出口額雖小幅下降,但國際份額卻有增無減。但隨著近年來越南、孟加拉等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棉紡織產業的崛起,2016年以後,紡織品服裝出口絕對量雖保持平穩,但佔全球份額略有下落,2016年佔全球份額下降至36.7%,2017年為35.8%。其中,紡織品貿易份額由2015年的37.4%降為37.1%,服裝份額則從2015年的39.3%降到了2017年的34.9%。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圖4 2002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及佔全球市場份額

2018年,中美貿易談判懸而未決,紡織品服裝加速搶跑,全年保持出口增長態勢,出口結構有所分化,出口新興市場快速增長。2018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3.66%,增速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近幾年隨著東南亞等服裝生產國快速發展,對中國紗線需求增大,紡織品國際競爭力強,2018年紡織品出口額出口同比增長8.5%,增速較上年加快4個百分點,佔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41.12%提高到43%。而服裝出口略顯疲弱,2018年服裝出口額同比微增0.29%。增速較上年放緩0.13個百分點。201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明顯,2018年增長5.3%,對東盟出口增長11.7%。

【觀察】“三駕馬車”拉動下,中國紡織如何在全球產業鏈中發展?

圖5 2015-201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速

2019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整體平穩。今年1-2月,元旦、春節因素錯位干擾,出口出現下滑局面。3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強勁增長,扭轉1-2月份出口下降局面,拉動一季度整體出口恢復平穩。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3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81.8億美元,同比增長28.4%。其中,紡織品出口增長36.4%;服裝出口增長20.6%。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同比下降2.24%,其中紡織品出口累計同比增長3.91%;服裝累計同比下降7.27%。從往年一季度絕對值來看,2016年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為566.4億美元,2017年一季度為548.8億美元,2018年一季度為573.5億美元,今年一季度563.20億美元出口額與前三年均值持平,尚屬平穩。

中美貿易摩擦反覆發酵背景下,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保持穩中有增的態勢實屬不易。在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下,各國貿易政策和產業佈局加速變革,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情況並不樂觀,出口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鏈整合,提升綜合競爭力,擴寬出口市場,保持我國紡織品服裝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