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伊朗,沙特卻謹慎觀望,在增產問題上含混猶豫,難道是怕得罪伊朗嗎?

新文化街男孩


這首先應該是現實版“狼來了”的故事,只不過現在是美國只騙了沙特一次,沙特就不想再輕易相信美國了。另一方面,沙特也不希望激怒伊朗,畢竟狗急了會跳牆的,沙特還是想避免自己邊境地區發生戰爭的。

利雅得(路透社)4月24日報道。沙特能源部長週三表示,在美國結束對伊朗原油豁免後,他認為沒有必要立即提高石油產量,但他補充說,如果市場需求加大,沙特將回應客戶的需求。

(特朗普準備讓伊朗石油出口變為零)

此消息一出,中俄土等國對此都表示強烈反對;而作為美國忠實盟友的韓日等國也通過自己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了對美國這一政策的不滿。而本應該是這個政策最大受益者的沙特卻含糊其辭,沒有明確表態要增產來彌補伊朗空缺的石油份額。

(沙特能源部部長法赫利)

這是因為沙特已經上了美國一回當了。損失有點慘重。去年11月,美國第一次宣佈將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後,沙特立即響應將產量提高到了1100萬桶/日的水平。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特朗普政府決定豁免部分地區幾個月,進而導致油價暴跌,沙特損失比較大。這一次,沙特決定謹慎行事,不立即宣佈增產,等到伊朗石油出口量真正到零,再增產也不遲。

另一方面,伊朗對於美國的這一決定表示出強硬態度。伊朗國家電視臺援引伊朗軍方人士的話稱:“如果我們被禁止使用霍爾木茲海峽,我們將把它關閉。我們將捍衛我們的榮譽,無論何時只要是涉及到伊朗的權利,我們都會進行報復。”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主要石油運輸通道)

這個出了大問題了,霍爾木茲海峽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路線,沙特和伊朗的大部分石油都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到世界各地。伊朗要是關閉海峽,這就意味著戰爭了,因為沙特的石油也運不出了,美國沙特歐盟以及世界各國都不會同意的。爆發戰爭到頭來最吃虧的還是中東地區的伊朗沙特。

沙特若馬上響應美國號召增產石油,很有可能會被伊朗以為是與美國唱雙簧使得自己從中獲利。沙特最聰明的做法是等伊朗出口量為零,世界原油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大漲時,它再宣佈增產,這樣沙特是應各國要求迫不得已增產的,而非是因為伊朗。

(網圖,侵刪)


拾之秋


沙特的確在觀望,我看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

伊朗作為歐佩克組織成員之一,沙特也是歐佩克成員。而歐佩克一直通過控制石油的產量和美國爭奪石油定價權。

現在美國一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石油產量,一方面不斷的打壓歐佩克成員,很明顯就是為了瓦解歐佩克,全面獲得石油定價權。如果讓美國全面掌控了石油定價權,這對沙特利益為是有損害的。

美國需求的國際油價大概在70美元左右,而沙特要達到80多美元才能維持財政平衡。如果美國掌控國際油價,那麼以後將會長期把油價維持在70美元一桶,那樣一來沙特只會越來越窮。

第二點、

如果沙特響應美國製裁伊朗而增加石油產量,必然會增加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到時候會加劇兩大伊斯蘭派別的衝突,只怕一到那種情況,中東可能會開闢一個新的亂局。

因為敘利亞問題以及也門問題已經讓沙特等國家大出血了,如果繼續再亂,這對沙特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現在中東國家也需要和平,要是把伊朗逼上絕路,誰能說的準他會不會大鬧波斯灣,只怕到時候大部分國家都跟著遭殃。

中東國家剛經歷了一輪顏色革命,如果地區動盪再讓經濟出問題,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災難等著他們。

第三點

美國雖然說要讓伊朗石油全部歸零,但是這只是美國單方面的行動,世界上幾個大的勢力並不同意。歐洲為了避開美國和伊朗進行交易,還開闢了一個新的結算系統。

俄羅斯也絕對不會聽美國的,雖然俄羅斯不需要伊朗石油,但是俄羅斯完全可以幫伊朗專賣石油。

就像美國強力要求印度停止進口委內瑞拉石油一樣,俄羅斯從委內瑞拉進口了石油,然後印度再跑到俄羅斯去購買,只是搭了一座橋而已,不會影響石油交易的。

這時候沙特增長不會獲得太多的好處,而且有可能還會讓國際油價下降,這並不符合他的利益。

像美國可以要求印度這些國家一次不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二次不用伊朗進口石油,要是再要求不能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印度也會爆發的。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美國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的願望是不可能現實的,他最多是在表面上做到讓別人不直接從伊朗進口石油而已,伊朗的石油該賣的就是一樣賣!


一號風手


事實上有這方面原因的,美國現在對伊朗步步緊逼,將伊斯蘭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5月2日伊朗石油禁運緩衝期也將到期,伊朗賴以生存的石油出口也將面臨全面禁運,美伊之間衝突一觸即發,而沙特一直在謹慎觀望。

伊朗石油被全面禁運,必然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攀升,而沙特必然也會是收益國之一,因為伊朗石油出口倒下,其他的石油出口大國都會受益,而沙特之所以態度含糊,持續觀望,主要和中東亂局有關。雖然沙特會在伊朗石油禁運後和美國一起成為賺這個伊朗“國難財”的狗大戶,但是伊朗真的會甘心罷休嗎?

沙特現在處於很緊張的狀態而不是很得意,因為伊朗的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石油,沙特也嚴重依賴石油,倘若美國真的對伊朗石油全面禁運,伊朗很可能動用大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是波斯灣石油運出去的唯一通道,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咽喉,伊朗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就是抱著玉石俱焚的決心了,科威特、沙特、伊拉克中東石油生產大國全都要遭殃,一天時間都會讓這些國家經濟面臨崩潰,全球經濟發展都會受到波及,而美國和俄羅斯無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他們的石油不需要經過波斯灣。


所以有理由相信沙特現在不是在關心掙錢不掙錢的事情,而是沙特和海灣一眾君主國生存的問題了,伊朗背水一戰,遭殃的就是沙特。


西涼宣撫使


近期,美國再次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從5月2號開始,美國將停止對任何國家與地區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豁免權。這也就意味著,屆時如果還有國家選擇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同樣會對其實施制裁。



面對美國製裁力度的升級,德黑蘭再次使出有可能玩火自焚的招數:你敢阻撓其他國家從我這裡購買石油,我們就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理論上,一旦美國真的將這項制裁付諸行動,勢必會引發國際原油市場大的震盪:伊朗石油無法出口,市場供應下降,油價持續上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美國則要求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的沙特和阿聯酋在制裁實施後增加產量。

或許是為了應對美國的督促,沙特能源部表現出了積極配合的姿態:沙特將聯合其他產油國保證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但隨後又有消息顯示:沙特最高決策層其實對於是否增產是持保留意見的,積極回應完全是考慮到沙美關係的場面話。

其實不難理解,伊朗石油出口的缺失、委內瑞拉和利比亞內亂等事件必然會影響市場供不應求,油價也必然會迎來大幅度的上漲;這對於沙特等石油大國而言自然是好事。此時如果為了美國的政治企圖和利益挺身堵缺口,最後損害的只是沙特的利益。

另外,沙特對美國日漸嚴重的信任危機也是利雅得在增產問題上猶豫不決的主要因素:2018年11月的時候,美國對伊朗實施了與這次相差無幾的制裁措施,但誰曾想美國同時還給了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此舉也造成了油價近四年來的“大跳水”,沙特等國損失慘重。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沙特在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或許會充分考慮美國的感受,但“害怕得罪伊朗”的假設根本無法成立,因為遜尼派和什葉派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方,都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沒有這種事情!沙特跟伊朗的仇恨遠遠大於沙特跟以色列的仇恨!沙特能怕得罪伊朗?

沙特阿拉伯之所以遲遲沒有答應美國立即增產(注意是“立即”,沙特已經承諾會增產石油彌補伊朗石油缺口),不立即增產石油,就是要哄抬油價,油價上漲對沙特這個頭號產油國有利。

因此說任何國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即使是跟美國這種非常緊密的關係,也是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只是這有個尺度問題,在大方向上還是要考慮相互的親密關係,但在細節上可以為自己多考慮一些,這無可厚非!

就像西方集團宣佈制裁俄羅斯一樣,歐洲國家雖然跟隨美國這個盟友一起制裁俄羅斯,但是實際上“擦邊球”不斷,歐洲還是在購買俄羅斯天然氣,還是在俄羅斯有投資,這就是在“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為自己考慮,打打擦邊球!

就像我們政府在“政治道義上”必須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必須在道義上支持一下伊朗,但實際情況上都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畢竟中美貿易量是中國和伊朗貿易量的幾百倍!怎麼可能為了伊朗跟美國翻臉?但是該在道義上支持伊朗的時候,還是要支持一下,畢竟我們是“負責任大國”😄。有主持公道的責任😄。

但是主持公道不代表就要犧牲自己的利益,那是腦殘幹的事,也就是一些喊喊口號的傻缺們乾的事情,因為這些傻缺不需要出錢,不需要出力 只要喊喊口號表達自己的“正義”就行。

國家是要為全體人民謀幸福的,不能憑“義氣用事”。


黃家老爹


美國🇺🇸是掠奪、恐嚇者、利己主義者、一旦得到想要的利益就會隨時抽身,而沙特是永遠搬不走的伊朗鄰居。

沙特是太瞭解美國🇺🇸,才猶豫不決。而且戰火開打,最倒黴的還是沙特,一是美軍基地在沙特。二是如果幫助美國,伊朗導彈會燃燒沙特油井。三是伊朗導彈可以覆蓋沙特,而不是像拖鞋軍的導彈。四是整個阿拉伯世界會對沙特形成壓力。

所以沙特王室投鼠忌器。


東旺公社


沙特擔心步伊朗的後塵!一旦沙特無利用價值了美國下手一樣很!現在做美國的幫兇和打手可要三思而後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