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追究套路式“複雜交易”:北水流出A股下跌全怪借道香港高槓杆配資?

昨日香港金管局與證監會發出聯合通函,稱發現有內地銀行通過在港所屬銀行和子公司進行“引起嚴重關注的複雜交易”,表面上是子公司私募基金的貸款,實質上變成向香港上市公司提供高風險股權質押貸款。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撰文認為,從種種描述推測,受查銀行極可能是他去年撰文提及的民生銀行(01988.HK),包括旗下民銀資本,更牽涉綠地香港(00337.HK)。此等評論立馬引發軒然大波,相關機構立即作出澄清,紛紛表示“不是我,你別瞎猜啊”。

民生銀行香港分行及民銀資本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均具有完善的風險控制管理體系,嚴格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合規合法經營。同時,我們也留意到此次金管局通函中提到有些香港金融機構存在類似情況,我們會結合監管要求加強自查和合規管理,確保業務合規合法。

綠地香港則在午間發出澄清公告,稱一名財經評論員近日刊登報告,指王偉賢已就中國內地銀行一筆涉及基金的貸款質押本公司若干股份。上述貸款和基金與公司無關。公司已從王偉賢得悉貸款已悉數償還。上述質押股份已獲解除。

“複雜交易”的套路是怎麼樣的?

簡單來說,受查銀行旗下的子公司先從該銀行取得一筆信用貸款,用作一般業務用途。但實際上,這筆錢轉而投入一家資管公司成立的私募基金。這傢俬募基金的目的則是向由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所擁有的一家特定目的公司提供一筆貸款,而這筆貸款的抵押品主要為該上市公司的股份。這就意味著達成了一筆“神不知鬼不覺”的股權質押,從而獲得了一筆孖展融資(保證金融資貸款)。

香港的孖展業務在2015年曾達到6倍,如今大部分都已被清理,一般提供3-4倍場外融資。但是這種故意規避監管的“複雜交易”的槓桿比率是多少,就難說了。花了這麼大功夫到境外,除了利用香港配資的低成本,槓桿比例或許會在境內配資的6-10倍以上吧?

事實上,大型在港中資券商已經壓縮了孖展貸款的規模,降低抵押物中流通量較低、市值較小的股票比例。因這些股份很容易被操控。這樣的背景下,某些利用孖展融資炒賣此類股票的莊家為了“拆東牆補西牆”也就促成了這筆“複雜交易”的出現。

舉2018年的一個例子,某隻被大量質押的股票的價格急挫,有總市值超過四分之一的股份被質押給約20 家保證金經紀行。以單一股票作為抵押品而借予該名大股東的款項,已佔相關經紀行約20%至40%的總保證金貸款。最終在股價急挫當日和隨後的一個星期,港證監要求經紀行注入了新資金,才得以緩解。

今天港股市場也有一隻富匯建築控股(01034.HK)暴跌了81%,其一度被點名股權高度集中,暴跌原因未明,但難免讓人聯想到股權質押強平上去。內地投資者有的對香港市場望而卻步,部分原因就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套路”影響了香港市場的聲望。

香港金管局追究套路式“复杂交易”:北水流出A股下跌全怪借道香港高杠杆配资?

不能否認的是,香港相關監管機構已經在有關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就孖展融資一事,本月剛剛公佈的指引已經將券商借出的孖展總額上限定於資本額的5倍。有意思的是,4月4日公佈收緊券商孖展借貸指引總結後,北水便立馬疲弱下來,總體均呈現淨流出狀態。

北水快進快出操作似遊資 莫非有些“假外資”?

有內地市場人士認為,顯然,做這種複雜交易結構的肯定不止一家,如果聯繫近期北向資金持續賣出A股的情況,這項檢查可能與A股存在一定聯繫。言下之意是這些錢通過“複雜交易”進來香港高槓杆配資,然後再“假裝”成北水炒賣A股,如果是這樣的話,近期北水的流出和A股市場的下跌很可能就是香港證監會監管行動在背後“發功”了。

從數據上看也得到一定印證,1-2月的滬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創下新高。3月份,北向資金買入賣出的力量都很強,累計成交總額突破了萬億規模,達到1.15萬億,環比大增91.67%,接近2月份的1倍規模。但是,最後淨買入金額為43.56億,跟1月和2月逾600億的規模相比已經大幅縮減了近13倍。4月份更是呈現大筆淨流出狀態,本月以來已累計淨流出超過200億。北水的快進快出操作,與內地遊資十分相似。

香港金管局追究套路式“复杂交易”:北水流出A股下跌全怪借道香港高杠杆配资?

結語:

如果光是部分遊資在香港進行正常的配資,再假裝成北水,因倍數有限,對市場的干擾其實不大。但是如果放任香港金管局與證監會指出的這種“複雜交易”,難以估量他們的配資力度和市場影響力,經紀行面對的風險也會被放大。

香港金管局與證監會的聯合通函中,鼓勵所有進行類似融資安排的機構,馬上檢討相關情況,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處理所有相關風險。在這樣的表態下,北水的淨流出態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