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省屬師範院校的“迴歸”

每天擠公交“上班”、聽課、試講、評課,對西華師範大學2015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陳佳來說,這樣的生活習以為常。眼下還有3個月才畢業的她,已經有了3年“教齡”,南充、成都兩市多個小學都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正因為我們不卓越,所以才追求卓越。”陳佳“工作筆記”的扉頁上寫著這麼一句話。陳佳的老家在四川農村,而她就讀的西華師大,是一所位於四川二線城市南充市的省屬院校。“我必須加倍努力。”陳佳說。

為解決師範教育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一年後,西華師大正式啟動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借鑑過去中等師範學校學生培養模式,加強對學生的教學技能培養,力圖通過重新制定教育目標和課程標準、重構課程體系、強化專業實踐、改革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提高師範生培養質量,讓師範教育迴歸師範性、專業性、職業性。

從大二開始確定卓越教師培養方向,此後便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技能訓練和進校實踐,陳佳報考西華師大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園丁班”後,就這樣與學校一同開始了“迴歸”之路。

“迴歸”,為什麼?

蔣曉慧是西華師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也是西華師大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她特別關注學校的教育教學問題。近幾年,當看見像陳佳一樣的學生們“動起來了”“忙起來了”,她由衷地欣喜,因為“這樣的感覺,彷彿讓我回到了1985年”。

蔣曉慧至今仍清晰記得當年課堂上,學生們“放光”的眼睛。

1985年,國家實行師範專業學生提前批次錄取,學校當時也招到一批好苗子。“他們基礎好、動手能力強,所有人上課時都目不轉睛地跟著老師。後來,他們大都成為基礎教育界的骨幹。”這批學生給還是青年教師的蔣曉慧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華師大的前身是1952年組建的四川師範學院,是四川辦學時間最長的師範院校之一。60多年來,學校培養各類畢業生30萬餘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四川基礎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四川有著“讀書好去處,選材好地方”的口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誰說是四川師院的學生,都自帶光環。我們教師也有一種‘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滿足感和榮耀感。”蔣曉慧說。

時光推移到新千年,一些新的情況讓這所老牌師範院校面臨衝擊和挑戰。

上世紀末,國家提出鼓勵綜合性高等學校和非師範類高等學校參與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探索在有條件的綜合性高等學校中試辦師範學院,其目的是想打破師範教育的封閉性,通過綜合性大學和非師範類高等學校的參與,提高教師隊伍建設質量。

然而,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隨之出現。比如,中等師範學校撤銷、師範不再提前招生、師範生生源質量降低;不少師專、師院熱衷於升格,不關注教師培養、不關注學生成長;部分師範院校轉型為綜合性大學後,學科建設朝著“大而全”方向發展,不僅不把力量放在加強師範專業建設上,反而抽調師範專業教師充實其他新建學科……由此,師範教育的師範性、專業性、職業性不足問題日益凸顯。

西華師大亦受波及。

蔣曉慧回憶,2000年以後,由於師範畢業生不再包分配,學校師範生源數量大幅下降。為了穩住學生人數,學校鼓勵新辦專業。2004年,她所在的化學化工學院新辦了科學教育、環境工程、應用化學三個專業。但實際上,當時學院的師資仍以師範教育為主。

更為頭疼的是,近年來,大城市、“一線”學校對優質師資的虹吸效應越來越強,像西華師大一樣的中西部“二線”高校,人才流失嚴重,辦學維艱。

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西華師大這所老牌師範院校該何去何從?

“迴歸”是大勢所趨。

記者在瀏覽學校網站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關於教學活動的信息佔了大部分頁面。而對於西華師大來說,“卓越教師培養”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2011年,學校已啟動“優秀園丁教育培養計劃”,逐步提升師範生專業能力。

“師範教育是我們的特色和優勢,不僅不能丟,還要發揚光大。”對於選擇“迴歸”的初衷,西華師大校長王元君給出了他的答案:只有全面提高師範生綜合素養與能力水平,培養卓越教師,才能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學校提升辦學層次無可厚非,但師範院校在提升辦學層次的同時,要更加註重強化教師教育特色,提高育人質量,把學校辦成培養卓越教師的基地。”西華師大黨委書記王安平認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迴歸”的應有之義,不管在什麼類型的學校,人才培養都是立校之本,離開人才培養談“迴歸”,都是空談。

“迴歸”,回到哪兒?

如今,在成都實驗小學實習的陳佳,從備課到課堂組織和實施,都能獨當一面。這樣的“老成”與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密不可分。

陳佳還記得,參加卓越計劃選拔的時候,同學們要通過4關,分別是“思維能力、科學與計算機、兒歌和舞蹈、書法和繪畫”。而入選卓越計劃以後,除了要學習語數外三門專業必修課,陳佳還得學習“三筆字”、簡筆畫、聲樂、舞蹈、計算機運用等技能課,每天要進行英語口語和普通話的晨練、午練、晚練。

“有點類似於中師培養全科教師的辦法。”對於“中師”,90後的陳佳已經說不清楚來龍去脈,但她知道,學校對他們的要求就是要像“老中師生”一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中師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西華師大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杜永紅說,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國家為緩解中小學教師缺乏的問題,選拔初中畢業生到中等師範學校,學習3年後再分配到中小學任教。那時,初中畢業上中師,是不少優秀學生的選擇。

成都實驗小學退休美術教師陳遠傑,是西華師大卓越計劃的選拔專家,他對中師的人才培養模式十分熟悉。恢復高考後,陳遠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成都雙流縣師範學校。在他看來,中師學生之所以能在基礎教育領域大放異彩,主要原因就是培養目標清晰,“學生畢業以後就是當小學教師”,而且基礎課學得非常紮實,“可以說‘吹拉彈唱’什麼都行”。

“過去,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師範生主要由中師培養,本科學校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西華師大是2000年才開始招收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的。而不少師範院校辦成綜合性大學後,師範教育的優質資源被稀釋了。”陳遠傑說,教師培養是實踐導向型,而傳統本科教學,學生實踐操作比較欠缺。

“培養目標模糊了,師範生專業技能下降的情況十分嚴重。”杜永紅說,師範教育要“迴歸”師範屬性,就要著力解決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斷裂的問題,“中師生的培養模式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提供了借鑑和思考。”

近10年來,西華師大“迴歸”的成效日益顯現:卓越計劃“園丁班”畢業生實現全部就業;該班學生在第五屆全國師範院校師範生教學技能比賽中,獲獎等級和數量在西部參賽高校中居於首位;在四川省2018年初中歷史優質課展評活動獲一等獎的7位教師中,有5位畢業於西華師大。

“一所大學安身立命的‘命根’究竟是什麼?”王安平認為,能否培養出優秀人才,既體現了一所大學昨天的辦學實力,也反映出這所大學今天的辦學水平,更關係到這所大學明天的辦學未來。

未來,向何方?

陳佳沒有想到,在成都實驗小學的實踐經歷,讓她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越到深處越是難”。

陳佳的實踐導師於露有20多年教齡,是成都實驗小學的教學骨幹。一次,陳佳聽了一堂把音樂課和語文課結合起來的混合課程,這讓她如痴如醉。於露鼓勵陳佳也試一試,“結果不到10分鐘,就講不下去了”。

“為什麼有經驗的教師能講40分鐘,而她講不到10分鐘?”於露說,沒有經歷過反覆訓練,師範生往往不能把握住課堂的重點,比如“哪些地方該快,哪些地方該慢,哪些地方該停下來讓學生思考”。

到教學一線實踐,既讓師範生得到了技能上的鍛鍊,又讓他們有機會觸摸教育發展的前沿。為了加強實踐教學,西華師大調整了學生培養方案,與成都實驗小學、南充五星小學等名校聯合,對師範生進行貫通培養,實行理論導師與實踐導師雙負責制。

像陳佳一樣的師範生,每週都有一天半時間到南充的中小學去實習,每學期有一週的時間到成都的中小學去實習,他們的實踐導師由中小學教學骨幹擔任。按照培養方案,這些實踐是師範生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導師的評價決定學生是否合格、能否順利畢業。

成都實驗小學被譽為四川基礎教育界的“常青樹”,這得益於系統的師資培養機制——凡是進校的青年教師,都將面對嚴格的二次培養。

“上大學的時候其實是很理想化的,走上三尺講臺卻發現很不一樣。”成都實驗小學教師鄭琳子回憶,2001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老教師帶著我,每天不停地上課、聽課、磨課,然後參加各級賽課”,“有時很委屈,自己精心設計的課堂,被一次次推翻”。等到真正獨立站上講臺,鄭琳子發現自己已經“脫胎換骨”。

鄭琳子表示,現在師範畢業生學歷都在本科以上,但“功底”較差,學校往往要進行2至3年的二次培養。不少新進教師在“回爐”過程中,心理落差太大,適應不了便離職了。

“師範院校與中小學聯合培養師範生,這是雙贏的事。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據中小學需求調整培養方案,中小學也為師範生實踐提供平臺;另一方面,中小學提早介入師範生培養,可減少二次培養的投入。”鄭琳子說。

南充十中副校長張紅豔,是一個有著33年教齡的“老兵”,也是西華師大外國語學院特聘研究生導師,如今仍堅持每年都帶實習生。“師範院校要為基礎教育培養師資,所以與中小學天然‘血脈相通’。卓越教學不僅表現為大多數師範生對教師的教學感到滿意,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引發師範生的深度學習。”張紅豔說。

2018年底,四川省召開全省師範教育工作座談會,副省長楊興平提出要“構建現代師範教育體系”,“不斷提高綜合性大學師範專業水平,加強教學實踐類課程比重,師範專業教師和中小學教師要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共同指導師範生的見習和實習,確保育人效果”,“推進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

“構建現代師範教育體系,是一項大工程,需要我們借鑑中師,又高於中師。”王元君說,近年來,西華師大通過舉辦教學技能競賽、教學博覽會等各類活動,提升師範生“三字一話”等看家本領,涵養師範生專業品格,培育師德師風。同時,學校還與實習基地校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促進學校與實習基地校資源共享、專家互派、課題共研,“目的就是要將師範生培養成專業功底紮實、學術視野廣闊、緊跟教育前沿、把握教育規律、擁有高尚情懷的複合型人才”。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25日第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