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武警平涼支隊靜寧中隊賡續

“思想紅、作風硬”優良傳統紀實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每當人們欣賞毛澤東同志這首膾炙人口的《清平樂·六盤山》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紅軍長征翻過的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駐守在這塊熱土上的武警甘肅省總隊平涼支隊靜寧中隊一代代官兵矢志用青春和熱血傳承紅軍血脈、弘揚優良傳統、踐行服務宗旨,建隊70年連續保持安全穩定,先後27次被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5次被授予榮譽稱號,榮立5次二等功、14次三等功。湧現出被毛主席親切接見的“五好”戰士安得倉,“優秀隴原衛士”張先國,甘肅省“新長征突擊手”路克強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巍巍六盤山下書寫了一個個“追夢者”的動人故事。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紅軍遺址是歷史教材, 紅軍故事是時代印記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1964年6月6日,時任中隊長安德倉在北京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中隊被授予“思想好作風硬的紅旗縣隊”。我們看到的這面旗幟和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實物……”中隊榮譽室裡,指導員王小紅指著一面斑白髮黃的錦旗說,“思想好、作風硬”六個大字,更像是一座精神豐碑, 銘刻在一茬茬官兵的靈魂深處。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跟著走就是拉緊母親的手,跟著走就是心頭愛不夠,跟著走就是風雨同舟,目光看齊向著勝利,今朝更風流。

打開一扇信念之門,根植一片紅色基因。每年新兵下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聆聽隊史,第一個參觀地就是駐地紅軍遺址——界石鋪紅軍長征毛澤東舊居紀念館,第一次學習內容就是吟誦《清平樂·六盤山》等詩詞,就是要讓每名戰士都有紅軍傳人的光榮感和自豪感。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用紅色文化薰陶人,用紅色故事激勵人。中隊堅持開展“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尋紅色足跡、寫紅色家譜、揚紅色傳統”活動。還把紅色元素融入營區建設,讓紅色文化進櫥窗、進史館、進走廊,讓紅軍傳統在新時代接力傳承。

一堂紅色教育課就是一場精神洗禮。新戰士們就像一塊塊被扔進熔爐的“鐵片”,很快被“紅軍血脈”所融化。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下士喬震入伍前曾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成天迷戀於“古惑仔”的打打殺殺,出入於各種娛樂場所。入伍後,班長專門把他帶到榮譽室,一遍遍地給他講中隊的戰鬥故事。一個個獻身使命、敢打必勝的英雄故事深深地震撼著他的心,讓他流下了熱淚。從此,喬震有了很大轉變,成為中隊訓練尖子。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建隊70年,中隊始終堅持純正作風,純潔風氣,不斷厚植部隊優良作風。中隊榮譽室裡擺放著一臺補鞋機,是70年代官兵們省吃儉用買的,如今已成為文物,它見證了中隊官兵艱苦奮鬥、厲行節約、愛民為民的光榮傳統。“以前,我穿的用的都認牌子,講檔次,到了中隊,才明白精神充實才是真正的富有,感覺以前追求的物質享受挺浮淺的。”戰士郭鑫說。

傳承戰鬥基因,為夢想而戰

漫漫長征路,紅軍在艱難困苦中歷經600多次戰鬥洗禮,取得最終勝利。和平時代,中隊一茬又一茬官兵聚力練兵備戰,不斷磨礪克敵制勝的鋼鐵拳頭。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前不久,支隊領導率考核組到中隊考核,剛走進營區就被聲震如雷的番號聲震撼了。他不知,官兵們獅吼般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從新兵下隊起,每名戰士每次報數、答“到”都要用盡全力,直到口含兩個甘草片用最慢的速度還能暴發出震耳的聲音,才算達到“先聲奪人”的要求。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中隊還經常開展學戰史、學戰例、學戰將、學戰鬥英雄等一系列活動,在六盤山下練技術、練戰術,在紅軍長征路上練作風、練膽識;開展“五小練兵”活動,不斷砥礪血性膽氣。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就是這樣一群為實現夢想而奮勇向前的兵,讓中隊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血性男兒。上等兵馬豔飛年終考核一人揹著3支槍跑完5公里越野,在最後衝刺階段還在拼命推後面的戰友;上等兵溫家誠參加支隊“創紀錄當尖兵”比武競賽,仰臥起坐做到2175個,裁判要求他停下來時,他還高喊著要向2500個衝刺。老兵羅富強在10公里中不慎跑掉了鞋,高喊著“老兵衝啊”,光腳跑完全程…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建隊以來,圓滿完成急難險重任務318起,配合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分子289人,繳獲各類兇器246件。支隊政委史旭斌感慨地說:“靜寧中隊就是六盤山下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軍民魚水情深, 代代流傳佳話

幾十年來,中隊官兵積極參與地方脫貧攻堅,幫助群眾新修水利、平田整地、植樹造林、抗旱救災、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活動,先後捐款36000餘元,捐物4300餘件,照顧41名孤寡老人,資助34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官兵們始終把駐地當故鄉、視群眾為親人的感人事蹟,留下了許多廣為流傳的佳話。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養兵千日,用兵千日,哪裡群眾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奮不顧身的身影。”2017年8月,靜寧縣高城寨發生山體滑坡,一屠宰場被摧毀,兩名電焊工人被掩埋。得到災情,指導員王小紅迅速向支隊值班室彙報情況,中隊長李亮帶領救援官兵迅速攜帶搶險救援器材趕赴現場救援。經過連續6個小時奮戰,成功救出兩名被埋工人,被埋的工人逢人就說,是武警中隊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2018年底,中隊官兵得知靜寧縣社會福利院有一個被遺棄的11歲小男孩梁尚實,便主動聯繫,結成助學對子,想方設法資助小尚實上學。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每年老兵退伍離隊那天,方圓數十里的村民們都會前來送行,彷彿要送自家孩子遠行。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總會讓新戰士久久難忘,也讓他們更加堅信: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只有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軍”正能量,才會永遠充滿生機活力;只有擁有廣大人民群眾支持的“強軍夢”,才能託舉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六盤山下,風展紅旗美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