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不少城裡人認為農村人買不起車,認為大多數農村人買車是為了攀比呢?

大貓羊


看各個地方吧,因為中國確實是有很多地方很窮的,即使同一個範圍內,也有可能經濟差距會非常大,就說我們老家寶應周圍的幾個鄉鎮吧,我們老家最有錢的是河西(運河以西)的一個鎮,那裡地勢低,家家戶戶養殖水產,所以富豪很多,普通人家也很有錢,我高中很多同學讀到高二就回去養魚了,他們鎮基本都是家家蓋別墅,縣裡也有房產,好車也是隨處可見。

第二有錢的就是我們鎮,我們鎮是周圍最早出國務工的鎮,我們鎮6-7萬人口,有幾千人在國外,我們鎮的年輕人不上學的基本都出國,在國外的工資比國內要高,所以他們回來以後也很會講排場,一般都是到縣裡買房,出國次數少的去淮安市區買,出國次數多的在我們縣裡買,因為我們縣房價比淮安市區高。基本房車都是一塊搞定的。

周圍一般的鄉鎮都是年輕人或者中年人在國內打工,那麼他們很多隻能在鎮上或者郊區買房,車子有的買的起,一部分買不起。還有一種都不出去,在本地做一些手工或者小工廠上班的,這樣的鄉鎮周圍有1-2個,他們基本都沒有車,房子基本都在本地重新修理農村那種2層樓房。

最後還有一個鎮,沒有人出去打工,平時也不上班,大部分時候就是打打牌什麼的,那個鎮人活的很瀟灑,家家戶戶還是那種老式的一層瓦房,但是隻有一個鎮這樣,那個鎮鄉下基本看不到車,除了過年的時候,一些在上大學後留在城市混的人回鄉才能偶偶看到幾輛車,那邊有個女的嫁到我們鎮,說我們鎮的人太辛苦了,不值得,他們那裡才快活。

其實我覺得制約鄉下人買車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先在城裡給子女買房,這個才是大頭,相反城裡人多少都有一套房,或者早就幫兒子準備好了婚房什麼的。想想鄉下人在城裡買套房花的錢,買車真不算什麼,就像我大表哥給他兩個女兒,一個在上海買了套房,一個在無錫買了套房,自己在老家就開了一個老式的卡車,卡車是用來運貨的,也沒有專門買什麼好的轎車。不是買不起,實在是沒必要裝那個什麼?


王二閒話


我也在城裡之住 ,沒覺得農村家裡買不起汽車啊,現在應該是城裡想買你沒權利買,你需要搖號,我都有些羨慕農村可以隨便買車啊。

誰說農村買不起車,農村的很多在外面打工或者自己辦企業,比城裡人賺的都多。而且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什麼農作物都可以賣出去。做網商的也不少。

現在城市汽車保有量也是有限了,農村正是汽車經銷商搶佔的市場。

至於說買車是為了攀比,這個我看視頻倒是說過,結婚女方都要求什麼不動一動,不動的是房子,要樓房,一動是車子。不然不好找對象啊。





休泊


我不是農村人,但是經常去農村,至少我見到的農村人經濟狀況都不錯,家裡有車也非常普遍。

在我看來,農村人的生活可能沒有城裡人豐富,離城市較遠,購物、娛樂、社交等方面跟城裡人有區別。但是同樣的,消費也較少,生活壓力較小,而且農村人普遍比較節約,所以我認識的很多農村人看起來窮,但實際並不比城裡人差,買不起扯什麼的絕對是錯誤的想法。

至於買車是為了攀比這種看法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我認識的農村人,假如在普通聊天中談到了車,就會議論誰家又新買了什麼車,誰家的車貴開出去有面子,這是很普遍的現象,給人的感覺就是買車為了攀比。當然了,這只是針對這種現象同時根據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所做的推測。

個人對農村人很尊敬,往上幾代,誰家不是農民,少攀比,多務實,農村人勤勞節儉的習慣值得城裡人學習。


palinex


近年來糧食價格持續下跌,農民收入倒掛是明罷的事實,農民工依靠打工收入佔到家庭收入的絕大部分,城裡人認為農村人買不起車,是他們對絕大部分農村情況瞭解和體貼農民的反映,有錯嗎?

少數富裕地區農村,比城裡人收入高也並非絕無僅有,但不是普遍現象啊!一說農民買不起車,就認為城裡人看不起自己,讓尚不富裕的農村農民打腫臉充胖子,有什麼意義呢?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人以貌取人的風氣,逼催相當一部分年輕農民超前消費,攀比心理驅使,借貸啃老消費買車裝璜門面者大有人在。買得起馬匹不起𩣑,導致閒置浪費的情況時有發生。

因為結婚買不了車推遲婚期,甚至泡湯分道揚鑣的也比比皆是。相當一部分買車是攀比引發的結果,一點也不為過。

只要農村與城市二元結構性體制問題存在,農村發展滯後於城市,整體收入水平低於城市的狀況,就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希望農村改變面貌,自己收入增長的農民,才不會糾結於此類問題。除非腦子進水的才那麼認為。


莫忘初心242650426


現在的農村已合非昔比,說工人沒有錢我相信,說農民沒有錢我真不信。(不包括貧困地區)我只講我看到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水塘養魚,包山林植樹養野豬丶野雞,包河道挖沙養魚,組建工程隊包工程,長途運輸等等,只要有點經濟頭腦的全都行動起來了,每年盈利十幾萬元算白千到農村去看一看,標準式住宅小洋樓一家強似一家。那種土豹子的生活方式己成為過去,農村家有汽車己不新鮮,只要孩子結婚,新車新樓馬上到位,他們不和城市比,而是村裡互相比,車一臺比一臺好,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特別是近郊,土地房屋被徵用,拆遷費用過百萬不在少數,城裡和人家沒法比,就論打工,人家是按天算錢瓦工35O元一天,十天一算,還找不到人。別說買車,過幾年都能有買飛機的。


筆刀邪神


上數三代,都是農村人。

對於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這是一種歧視。我代表8億多的農村人提出嚴重抗議。

農村人或許是時代的原因,被安排在了農村。數一數中國的老兵,有多少人當初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了國家著想,放棄了自己的地位。幹祖昌將軍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

不可否認,農村人買車有一部分存在攀比心裡,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人多了,存在什麼樣的人比比皆是。

農村人現在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貧窮。10幾年前,企業大面積蕭條,職工下崗的時候,多少人連吃的都不能解決,過的不如農村人呢。

農村人在家種田,閒暇之餘出去打工,一年也有10萬左右的收入,買個車,買個代步車,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不要用看不起的眼光看待農村人!




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


農村的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對於農村買車有少部分人真是攀比,有大多數人買車為了代步,出行方便,有的農村沒個代步工具出行真是不方便,比如說我們村,如果沒有代步工具,出趟門還的早起6點坐班車,而且還得走兩公里山路才能坐上班車,而且下午兩點多才能坐上返程班車,好幾十個農村就這一輛班車,只要一出門就是浪費一天的時間,如果著急有事,聯繫個車特被費勁。而且農村普遍買車都是五六萬的多,少部分家庭條件好的買車在十萬左右。


草根小林子


也許是城市經濟快速發現時留下的後遺症。80年代後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在這個過程中取到了巨大進步。反觀農村,在這波經濟發展大潮中逐漸被拋棄。於是,城市人對農村人的心理優越感逐漸建立。

到了本世紀初以後,國家漸漸開始重視農村的發現,農業稅取消,種糧有了補貼,農村的大量勞動力也進去城市打工,逐漸為農村積聚起了一些財富。

但是,出於長期養成的勤儉節約習慣,大部分農村人買車任然侷限於便宜好看的低檔車。城裡人也是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偏見,在不瞭解農村發展實際的情況下,任然對農村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誤解。


在河之洲兮


我就是農村人。但我多數時間住在城鎮,哪裡天災少,就去哪裡。以天下為家,家中深宅大院。風景優美。就是我的私人客店。回家住一陣,聽聽百鳥在樹上歌唱。挺好的。一天三頓飯開車上鎮上吃,不過六七分鐘路程。我沒覺得農村的我不比別人差。有的人在一個單位一輩子。換點退休金,他們很驕傲。但我認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才是做人成功,值得自亳的事。若是黃鼠狼下鬥處子,一代不如一代。又有啥用。


吳伯康271


我也是農村人,但是車這個吧你要說什麼幾百萬的跑車暫時是買不起,不過幾十萬的倒是可以買來玩,其實農村的收入也不低,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去做,最重要的怎麼去做,提高收入,不比城市差,很多農村土豪都很低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