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後宮佳麗三千,為何要霸佔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

鄭曉奇


雖然後世傳說李世民對“齊王妃”非常的寵愛,甚至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想要立“齊王妃”為皇后,但是我認為李世民霸佔“齊王妃”的原因,絕不是貪圖美色。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李元吉家眷有什麼下場?

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時,當場就被李世民殺掉了,這個是絕對不容放過的。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所有的男性繼承人不論大小全都被殺害斬草除根,女性雖然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卻好好地活了下來,甚至在長大成人以後,被李世民封為縣主,嫁給朝廷大臣做兒媳婦。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眷又有什麼下場呢?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個是太子一個是齊王,雖然不能與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相比,但是也妻妾眾多,除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全部被李世民充入後宮,而不是僅有“齊王妃”一個人。

李世民為什麼要揹負罵名,將兄弟的女眷全部納入後宮呢?

當了皇帝以後,李世民顯然是不缺美女的,為什麼會這麼急色的,將兄弟的女眷全部納入後宮呢?

李世民為了斬草除根,將兩個兄弟的繼承人不管老幼全部殺害,可見萬一兩人有繼承人是非常大的麻煩。

將兩個兄弟的女眷全部納入後宮,可以防止這些女人懷孕生子,產生所謂的“遺腹子”,給心懷不軌的亂臣賊子留下造反的藉口,也是為了徹底打破太子舊臣的希望。

至於所謂的“齊王妃”,就算是再漂亮,李世民再寵愛她,後來還是將“齊王妃”的兒子李明過繼給李元吉,“詔令繼巢剌王元吉後”,徹底斷絕了繼承皇位的希望。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李世民霸佔弟弟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很多人覺得是因為齊王妃長的很漂亮,據史書上記載,齊王妃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而李世民本身又好色,再加上李唐皇室有鮮卑胡人血統,哥哥娶弟弟老婆也算是傳統風俗,自然沒什麼奇怪。

但事實上,李世民收李元吉的妻子,其實就是一場標準的政治婚姻,跟楊氏長得好不好看,關係不大,儘管楊氏的確漂亮,但是政治意義更大。

換句話說,對於李世民而言,如果娶楊氏有利於自己鞏固權力,那不管楊氏漂不漂亮,就算是個醜八怪,李世民也會照娶不誤,因為,不是有句說得好嗎?娶妻當娶賢!

反之,如果娶楊氏,不利於自己鞏固權力,而且還會導致自己權力受到威脅,那即便楊氏美若天仙,李世民也照樣不會娶她。甚至而言,如果殺掉楊氏有利於鞏固自己的權力,李世民也會毫不猶豫將其處死。因為,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女人如衣服!

李世民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人,他所謀求的不僅是登上權力巔峰,而且還希望能夠萬世流芳,所以李世民是不會讓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動的。換而言之,你對他的權力有利,什麼怨仇,也可以化解;如果你威脅了他的權力,什麼恩情也是浮雲。

我們知道,李元吉的妻子楊氏,並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她是隋朝皇室之女——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隋煬帝繼位後,楊雄歷任太子太傅、懷州刺史、京兆尹等,曾經是隋朝的風雲人物。

雖然當時隋朝已經滅亡,但是,前朝的楊氏皇族仍是一股影響很大的政治勢力,而且楊氏皇族本就和李唐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所以楊氏皇族勢力在初唐仍然有著強大的話語權,這股勢力如果能善加利用,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其次,李元吉的妻子楊氏,還有一層身份,就是她出自弘農楊氏。從南北朝到隋唐,弘農楊氏都是北方的名門望族,在社會上很有影響力。而李唐政權本就是在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門閥政治的地基上建立起來的,他如果想建立一個穩定的統治,不僅僅要從軍事上予以加強,同時還要各大名門望族的支持。

當時整個天下的門閥望族,總共就那麼幾家,江南世家以王、謝、袁、蕭為首,關東世家以崔、李、鄭、盧、王為首,關中世家則以韋,柳,薛,楊為首,這其中的楊氏,正是弘農楊氏。而當時李唐定都在長安,關中集團必然是其主要依靠和拉攏的力量。

與此同時,齊王妃楊氏的叔叔楊恭仁,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正擔任大唐帝國的宰相和左衛大將軍,掌握著帝國最高的政治權力和禁衛軍武裝力量,在其家族女兒的丈夫李元吉被殺後,楊恭仁甚至整個楊氏家族恐怕都是提心吊膽,猜疑害怕。



本來,李世民的玄武門政變,只是僥倖偷襲成功,如果他不能快速有效的控制局勢,各大利益集團和軍政大佬在恐懼的支配下,很容易鋌而走險,到時候帝國恐怕又會面臨一場大的火併,到時即便李世民能夠獲勝,整個局面恐怕也會如隋朝末年一樣,各方勢力紛紛登場。

在這種背景下,李世民就公開表示要娶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其目的就是為安撫楊氏家族,總而言之,你們不用怕,我不會對你們楊氏家族進行清洗,相反,我不僅要繼續尊重你們的利益,還要讓你們家族更上一層樓。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將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也一併收入後宮,鄭觀音出自滎陽鄭氏,正是關東五大名門望族之一。

原本,楊氏和鄭氏這兩大家族理應是李世民重點打擊的對象,因為他們屬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核心勢力。但是,李世民通過和他們和親,不僅變相將他們變成了自己的核心勢力,而且還等於公開向天下人表示,他李世民會一如既往尊重楊氏和鄭氏家族的權力和地位。

這對於楊氏和鄭氏家族而言,自然是最好的結局。這種背景下,他們自然會立馬聚集在李世民的旗下,幫助李世民穩定局面。至於其他家族,一看和李世民恩怨最大楊氏和鄭氏都能被既往不咎,而且還受到重用,其他人就更不用擔心會被清算,於是,李世民很快便穩定住局面。


我是趙帥鍋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公元618年,李淵長安稱帝,建立唐朝。之後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四子李元吉為齊王。由於在唐朝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功勳卓著,後來李淵又加封其為天策上將,隨著功勞的增加,李世民對太子之位也有了覬覦之心,並且越來越大,還積極地未雨綢繆。

公元626年六月二十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親手誅殺了與自己矛盾激化的大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第二天又將十個無辜的侄子全部殺掉。兩個月後,李淵主動讓位於李世民,成為唐朝歷史上第二位皇帝,兩年後李世民納已故齊王李元吉的楊氏為妃。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政治清明、國家安定、四海臣服,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盛世。他本人唯才是舉、從諫如流,成為中國歷史上明君的典範。


那麼,李世民皇宮佳麗三千,為什麼還要霸佔李元吉的齊王妃呢?

一、男人的先天慾望

男人征服世界,一半是為江山,一半是為女人,江山千秋萬代,女人多多益善。對於普通人來說,江山自然是痴人說夢,三千佳麗更是鏡花水月,而皇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切想要的東西只管信手拈來。因此,李世民縱然有再多美女,再多一個國色天香的齊王妃並無不妥,本來挺雅緻的一件事情,用上“霸佔”二字,倒是有些大煞風景。

二、女人的命運隨波逐流

自古皇家的權力之爭血腥而殘酷,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沒有誰對誰錯,更不會顧及道義。李世民為了當上大唐皇帝煞費苦心,李建成為除掉潛在的威脅處心積慮。最終李世民搶佔先機,將大哥和四弟一併殺死,不出兩月父親李淵主動讓位,李世民成為唐朝歷史上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稱帝后,天下盡在其手中,因此想要那個女人,只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而做為齊王妃的楊氏,能做主的只有自己過人的姿色。


三、李世民想給楊氏最好的歸宿

女人本就是弱勢的一類,李元吉被殺後,妻子楊氏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何去何從只能任人擺佈。幸虧楊氏姿色過人,又有顯赫的家世,李世民將其收留也在情理之中,同時也是楊氏最好的歸宿。如果歷史可以重新開始,玄武門之變也不可能會避免,這就是必然和宿命,而女人更沒有選擇的餘地。楊氏可以為李元吉生子,也可以和李世民再續恩愛,更何況當了皇帝的妃子,遠比齊王妃要風光的多。



總結:所以說,即便是李世民霸佔了李元吉的妻子,看似有違人倫,是其實出於人道,因為女人沒有愛就像沒有雨水滋潤的花朵,即使也有短暫的豔麗,但更多的是蒼白無力的寂寥。而花朵本身更渴望露水的垂情和光顧,因為她需要綻放自己的盛世美顏,花兒與水相互依存,各取所需,一個要釋放自己的價值,一個為了成就自己的價值,兩者之間只有魚水之歡的默契,並無心存芥蒂的排斥。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一、李元吉其人

李元吉,原名李記劼,字元吉,小字三胡,唐高祖李淵第四子,其母為太穆竇皇后。

為人驍勇,猜鷙驕侈,擅長使用馬槊。李淵晉陽起兵時留守太原,封姑臧公;唐朝建立後,封為齊王。隨李世民東征洛陽、討平劉黑闥,屢立戰功,受封上柱國、司徒、侍中、幷州都督、左衛大將軍等官職勳位。

在奪嫡政治鬥爭中,支持隱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與隱太子李建成同時遇害,終年二十四歲,五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全部株連被殺;妻子楊妃被李世民納入宮中,為李世民生第十四子曹王李明,李明被嗣為李元吉之後。


二、齊王妃楊氏

齊王妃楊氏,出身於名門望族,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恭仁、楊師道兄弟的從侄女,弘農華陰人。

武德初楊氏被納為李元吉王妃;玄武門之變後,楊氏被納入宮中,受到恩寵;據說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李世民欲立楊氏為皇后,因魏徵勸諫才作罷。

楊氏生有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李世民登基後追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曰剌;後又追封李元吉為巢王,楊氏也被稱為巢剌王妃,李明被嗣為李元吉之後。


三、李世民納齊王妃入宮探究

①楊氏出身名門望族,隋朝宗室之後,納楊氏入宮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政治聯姻。

其楊雄為隋文帝楊堅族子,曾封為廣平王、清漳王、安德王、觀王,歷任左衛將軍、宗正卿、右衛大將軍,司空,太子太傅、懷州刺史、京兆尹等職,與高熲、虞慶則、蘇威並稱四貴。

楊恭仁為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子;拜黃門侍郎,封觀國公,出任涼州總管,歷任侍中、中書令,領左衛大將軍;出任雍州牧、左光祿大夫,遷洛州刺史,以特進致仕。

楊師道接替魏徵擔任侍中,成為宰相,深受唐太宗器重;隋朝觀德王楊雄幼子、中書令楊恭仁之弟;拜上儀同、駙馬都尉,娶桂陽公主為妻,後出任靈州總管,歷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


②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很漂亮,能受到李世民恩寵。

據說楊氏是舞姬出身,能歌善舞,加之美麗動人,當初就是因為姿色和才藝被齊王李元吉看中的。

從史料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楊氏比較恩寵的,據說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有意封楊氏為皇后,並且楊氏為李世民生下最小的兒子李明。

③楊氏比較聰明,非常有政治眼光。

李元吉被殺後,楊氏很快找關係打通了李世民正室長孫氏的門路,向其訴說自己的無辜,哭訴完全不知情,又以退為進的請求治罪;當李世民面對梨花帶雨的楊氏時,男性荷爾蒙激發,完全被這位弟媳吸引住了,郎情妾意的眉目傳情也就此展開。

④唐朝風氣比較開放,再李世民估計有好人妻的癖好,是一個典型的人妻控。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納入皇宮的人妻不止齊王妃楊氏僅此一人而已;廬江王李瑗因為謀反被殺,其絕色小妾就被李世民徵到了宮中以供自己享用;隋煬帝皇后蕭氏流亡突厥後,被李世民迎回京。


蘇紀龍讀史


大家從史料上的資料呈現,能以得知,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時是佼幸偷襲得逞的,而為何他會使計利用不光明的偷襲呢。因為從史料得知,當時李元吉個人的能力及其所能涵蓋整個朝廷的勢力範圍,是大過於李世民的。因此勢弱一方之李世明,為了奪得皇位,不惜利用詭倆計謀!玄武門暗藏兵力,誘惑李元吉入甕宰殺。

當競逐主要對象李元吉遭其屠戮之後。原本與李世民勢力二相對立的主體雖被剷除,但是遺留在其周遭,原本付庸本體的殘餘勢力,尚留有諸多不可小視之反叛勢力。

因此有著帝王之格的李世民仔細思量之後,最後採取的手段並不是用剿滅,而是應用共享偷襲成果的有限度釋放利益來收編原本付庸在李元吉身邊的殘留副體的政治旁支勢力。

因此李世民便是利用了政治的非零合關係的策略,將原該是對立的二方勢力,有效的透過談判,釋放出階段性的合作關係,並分享政治利益。

化仇敵為戰友,因此善馭於帝王之術的李世民,在偷襲成功完殺了李元吉之後!便馬上宣佈要迎娶李元吉的老婆,楊氏,並順勢一起宣達將李建成的老婆鄭觀音也一併收下,納入後宮成為妃妾。

這種迎娶兄弟的老婆如果在現代可能遭受到與人倫道德互為矛盾不倫的非議。但是因為唐朝王朝有著鮮卑的血統,人倫關係原本就是較為雜亂。所以這種情形,在當時社會當是見怪不怪,且是稀鬆平常之舉,倒也是沒引起好事者的側目!

而為何李世民會迎娶被他屠殺二個兄弟的妻子呢,依照史料記載,並非貪圖其二兄弟妻子的美色,而是透過這個合親的舉動,無言的宣告,對於李元吉所殘留的政治勢力將用寬容替代追訴,透過這個儀式正告天下百姓,在李世民獲得王位的天下,將用寬容替代懲戒,應用合作同享共榮的治理成果。

因為李世民這種有智慧的政治手段不僅收編了李元吉背後原本的反動勢力,更是將李建成的老婆鄭觀音背後所屬關東五大名門勢力通通透過安撫收歸己有,更因此而避免了唐朝另一次因為政權確立而造作的一場腥風血雨之災難。



笑口常開1031


玄武門之變雖然成就了李世民但也註定讓他背上千古罵名。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他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之後逼迫李淵立其為太子,但是到了這裡事情還沒有結束,俗話說斬草除根,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後,李世民毫不猶豫下令殺掉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所以說“李世民仁慈”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然而殺掉侄子們後,李世民又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將自己的弟妹,李元吉的妃子楊氏納入後宮!

那麼李世民為何要這麼做?答案很明顯—貪圖楊氏的美色!

史書記載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有傾國傾城之貌,這樣的美人相信李世民早就惦記上了吧!


而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些人認為楊氏的出身也是一大原因,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家族實力很大,李世民之所以將她納入後宮就是為了討好他們,以便贏得這些士族門閥的支持,這一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畢竟那時候科舉制還尚未成型,士族門閥在朝廷上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但細想來是很牽強的。

首先,楊氏被納入後宮後,自始至終都沒有被冊封,也就是說楊氏在後宮是沒有一個正氏名分的,雖然李世民當年想要立其為後最終因大臣阻止而放棄,但封不了後封妃封嬪甚至封才人也行啊,為何什麼冊封都沒有呢?這就像一個沒有名分的小三一樣,只是包養者的玩物而已。後來李世民追封李元吉為巢王,而楊氏也被稱為巢剌王妃。那麼李世民這樣對待楊氏能贏得她家族的支持嗎?

其次,對比看一下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鄭觀音出身滎陽鄭氏,這個家族非常厲害,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都是有自己的族徽的存在,如果李世民納楊氏入後宮是為了討好弘農楊氏,那滎陽鄭氏更得討好啊,然而事實卻是李建成死後鄭觀音就一直孀居長樂門,撫養幼孤直到去世,歷李世民自始至終也沒有逼迫過鄭觀音。



所以綜上所述,李世民霸佔了楊氏而放過了鄭觀音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楊氏很漂亮,僅此而已。


鹹魚閒聊


我以為李世民的好色是人盡皆知呢。

唐太宗李世民固然是位明君。但是,他有個很糟糕的癖好,就是特別喜歡從政敵手裡搶奪人妻,這大概是一種戰利品的心態吧。

齊王李元吉妃楊氏,是李世民正經的弟媳婦,他不僅搶過來納入後宮,還曾經準備在長孫皇后死後立其為繼後。另外,唐朝宗室盧江王李瑗的姬妾,也在玄武門之變後,被李世民強迫納入宮中。

是以,古人對李世民不顧倫理、強納人妻之舉一直頗有微詞:

太宗殺弟元吉,即以元吉妻為妃。盧江王瑗以反誅,而其姬又入侍左右。是兩代開創之君皆以女色縱慾。

當然,李世民的好色,不只體現在這兩個案例上。只是由於這兩個女人都是李唐宗室的妻妾,所以被大書特書。此外還有其他記錄。

在唐朝人劉餗的《隋唐嘉話》中,還記錄了李世民從侯君集那裡抄走美人的事蹟:

侯君集既誅,錄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絕代。太宗問其狀,曰:“自爾已來,常食人乳而不飯。” 

貞觀十七年(643),侯君集伏誅後,李世民在他家抄走兩名美女。李世民問其為何如此豔麗,她們竟回答:我們只喝人奶,不吃飯。

如此香豔的故事,正好襯出李世民的荒淫。


HuiNanHistory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建立唐朝,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後天下並不太平,天下還是群雄割據的形態。李世民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由於戰功卓著,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內心有了深深的忌憚,於是就起來殺心,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繼位,勵精圖治開創了一代盛世。後世對李世民作為皇帝的評價是肯定的,那作為一代英主為何就會做出霸佔弟弟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這種違背倫理的事呢?

坊間流傳著這麼幾個理由,不過仔細分析一下都是解釋不通的,似乎都是在為李世民掩蓋這一汙點。

收買人心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弒兄殺弟,在當時給整個朝廷有著很不好的形象,尤其是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部下,在他們看來自己被李世民除掉是早晚的事。唐朝初建,天下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自己兄弟的舊部下很多都是當時能臣名將。殺之必然會造成朝廷的動盪,留下一則可以成就自己名聲,二則留下這些人對治理天下有莫大的幫助。當然也不排除一代英主應有的恢弘氣度。



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魏徵,他曾經是李建成的部下,甚至還支持李建成打壓李世民,可是李世民把他收過來以後,仍然器重他,還非常信任他,從諫如流。李世民在強力拉攏這些人的時候,把李元吉的老婆納入後宮做了妃子。有人說這麼做實為了安定李元吉的舊部下們,讓他們明白李世民不會因為李元吉而對他們趕盡殺絕,而是會善待他們,甚至可以重用,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放下戒備之心,效忠於他了。



感覺這個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李世民安撫這些人需要作出這類有悖於人倫的事嗎?弒兄殺弟已是向這些人展示了自己的狠辣,收編弟妻更是悖於人倫,明明就是欺負齊王妃嘛。李世民這麼做只會將自己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更加貶低,怎麼會起到安撫別人的效果,相反會起到反效果。

齊王妃的家族背景



這一說法是齊王妃楊氏是隋朝的宗室出身,家族背景在當時是非常強大的,李世民收編了她有助於鞏固皇位,籠絡她的家族,維護皇室和這些宗室大族的關係,穩定好他們,就能讓他們能很好地為唐朝效力,而不會起二心,威脅到李世民。

這一說法看似很有道理,可是問題出在既然她的家族是名門望族,齊王妃是被殺夫之人收編的,這對於傳統禮教是不符的,這種事情在當時的社會是家門莫大的恥辱,如果說她的家族真會以此為榮的話,那真就顛覆了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了。此外李世民將李元吉的男丁全部殺死,這中間肯定有屬於楊氏家族的後人。

特殊癖好



其實我感覺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沒有那麼多原因,就是因為齊王妃漂亮想據為己有罷了。據說楊氏是舞姬出身,能歌善舞,加之美麗動人,當初就是因為姿色和才藝被齊王李元吉看中的。


此外李世民可能有好人妻的癖好:據史料記載李世民納入皇宮的人妻不止齊王妃楊氏僅此一人而已;廬江王李瑗因為謀反被殺,其絕色小妾就被李世民徵到了宮中以供自己享用;隋煬帝皇后蕭氏流亡突厥後,被李世民迎回京。

外族血統

至於道德層面的東西也是有歷史原因的。李世民的父系是漢民族,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直系後裔,他的曾祖李虎是西魏北周開國功臣,李虎的兒子李昺被封唐國公娶了鮮卑人獨孤信的女兒(就是李世民的奶奶),李昺的兒子就是李淵了,娶的老婆(李世民的媽)是鮮卑貴族竇氏,竇氏生了李世民。李世民是有鮮卑族的血統的,當然他的家族世代與鮮卑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自然思想多多少少是會受到影響的。


大家也知道少數民族的婚戀態度與內地漢族本就不一樣,很開放,兒子接納父親的妻妾(自己的生母除外)很正常,兄納弟媳,弟繼兄妻也是常事。這從王昭君的身世中就可以看出來。王昭君先後嫁給了呼韓邪、復株累(呼韓邪的長子)、搜諧若鞮(復株累的弟弟)。加之李世民的後代唐高宗與武則天,唐玄宗與楊貴妃的事情了,可見李氏家族對於這類在我們看來悖於人倫的事情是滿不在乎的,霸佔人妻是有其家族傳統的。


棍哥觀史


這裡的原因很複雜。

第一,應該是政治原因。李世民殺建成,元吉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建成,元吉都有一定的政治勢力,如何安撫和收攏這些政治勢力,是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和齊王妃聯姻,無疑會對解決這個問題起重大作用,收化干戈為玉帛之功。

第二,齊王妃必是個出眾的美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第三,李世民具有北方遊牧民族血統。北方遊牧民族有父死子娶其姬妾,兄死弟娶其嫂的習慣。按照這種習慣,李世民娶弟媳就不算什麼亂倫的大事。

第四,李世民總體上是個明君。其娶弟媳也不排除有照顧的意思。

歡迎點評。


WM曉奇


拋開歷史功績不說,李世民為了自己皇權的利益,極對是心狠手辣之人。就算李建成是迫不得已而殺,他弟侄可以完全放過他們,但他為了斬草除根,指使手下殺得一個不留。因其統治了國家,現在的記載上都美化李世民的所作所為,有些意圖也不能真實的反映了。他將弟媳納入後宮,表明他還是好色之徒,殺其弟有一箭多雕之功,如無貌美之妻,或許李元吉還不致於喪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