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孩子應對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晨晨媽媽接孩子放學,發現孩子臉上有好幾道抓痕,褲子上還有被踹的痕跡,便問孩子:“晨晨,你臉上這傷是怎麼回事啊?”晨晨說:“我臉上的傷、褲子上的腳印都是班裡的軒軒弄的。我拿了長頸鹿玩具,他也想玩,可是我先拿的啊,我也想玩,他搶不過,他就從我手裡硬搶,用手撓我、用腳踢我。”

晨晨媽媽聽完孩子的話,很氣憤,因為之前也有過類似事件,晨晨媽媽並沒有在意,認為就是小朋友之間的打打鬧鬧,但看到孩子臉上的抓痕,晨晨媽媽無法淡定面對這件事。她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去面對被別人欺負,到底是找老師瞭解情況,還是直接找這位同學家長,她拿不定主意。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擔心孩子生病,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又擔心孩子不適應、被欺負,為了養大孩子,父母真是操碎了心。近些年,孩子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的新聞常見諸於各社交平臺,晨晨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

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欺負別人,也不希望孩子被欺負。面對被欺負,孩子應該怎麼應對?今天小編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那些經常欺負人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

1、被家長過分溺愛

經常欺負別人的孩子,通常在家裡也是小霸王。這些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疼他,爺爺奶奶寵他,還有七大姑八大姨愛他,孩子在家裡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就差讓父母上青天攬月。家長的過分溺愛,造成孩子不管犯下什麼錯誤,他都有恃無恐,孩子認為反正大家都會原諒他。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孩子應對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2、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在書香中長大,必定愛學習,飽讀詩書;孩子聽著父母的爭吵,看著父母用暴力溝通,孩子也就慢慢學會了用暴力解決問題。父母的錯誤示範,讓孩子認為武力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3、表達能力差

愛打人的孩子表達能力比較差,比如一個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如果喜歡一件玩具,可能會採取和小朋友商量的語氣,告訴小朋友自己也想玩這個玩具,但是如果這個孩子不知道該怎樣表達,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拿著那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可能就會直接採取直接上手搶奪的方式。

父母們可以對照上述三個特點,看看你們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孩子呢?父母不應該教育孩子去欺負別人,但是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應對被打。那麼我們再來看看

當孩子面對被欺負、被打,孩子應該如何回應?

1、增強勇氣

欺負人的孩子一般身材比較壯碩,膽子也比較大。他們一般會挑選那些身材矮小、瘦弱、膽小的孩子,作為被欺負的對象。所以告訴孩子首先不要因為他的高大而害怕,班裡的孩子都是同齡的,從力量上相差不多,如果表現得越是膽小,就越容易被欺負。同時平時要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只有讓孩子強大起來,才能保護自己。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孩子應對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2、保護自己

當孩子被欺負時,第一時間應該先保護好自己,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如果對方拿東西砸過來,孩子應能躲就躲,或找東西阻擋襲擊,千萬別傻傻站在原地等待襲擊。哭也不一定有用,班裡有那麼多孩子,幼兒園老師不一定能照顧到所有孩子,所以儘量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如果對方還是不停手,可以適當予以還擊,但是千萬要告訴孩子,頭、臉等部位不能打,更不要用利器傷人。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孩子應對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3、靈活處理

三歲左右的孩子產生矛盾多以爭搶玩具為主,不會有太大的矛盾衝突,該怎麼處理要看自己與對方的實力對比。如果有小夥伴過來硬搶,而自己的孩子與這位小夥伴身材和力量懸殊很大,就不要跟對方硬碰硬,畢竟孩子有可能在爭搶中受傷,不妨先放棄手中的玩具,去尋找其他玩具玩耍。如果孩子與這位小夥伴身材力量相差不多,可是試著與對方溝通,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比如孩子玩十分鐘後再給他玩,或者兩個人一起玩,這樣就避免了更大的矛盾衝突。

孩子被欺負看似是一件小事,但體現出的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且孩子的這些素質和能力可能決定著今後的一生。

1、強健的體魄

孩子的外在身體條件,比如孩子的高矮、胖瘦、健康與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想報考飛行員,就要經過非常嚴格的體檢,身高不達標不行,太胖不行,眩暈測試未通過也不行,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通過當上飛行員的第一關。福利待遇好的企業,對應聘者的形象和素質要求會比較高,如果孩子個子太矮、太胖,就可能錯過很多入職機會。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孩子應對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2、溝通能力

父母可以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這對於孩子提高溝通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溝通能力強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擁有更多的機會。

比如面臨小升初,兩個學習成績很優秀的學生,其中一個孩子見到陌生人羞於張口說話,只能別人問一句便回答一句;另一個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是學校大隊部成員,經常與老師交流,在陌生人面前也能表達自如,那麼第二個孩子一定會比第一個孩子擁有更多的錄取機會。

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親子溝通,鼓勵孩子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同時,父母多帶孩子外出,拓展孩子的眼界,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有父母的親身示範,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會慢慢增強。

3、應變能力

現在最大的變化就是一直在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計劃來,常常會有突發事件出現,臨場應變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孩子面對陌生環境依然能很好適應,面對一個問題可以採取多種不同方法解決,這樣的孩子就是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需要長期訓練和培養,父母首先要從生活小事著手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創造機會要孩子獨自處理問題,孩子在不斷試錯和摸索中,就會培養出良好的應變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體現出孩子獨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生活。

互動話題:對於“孩子在幼兒園被打,要不要打回去?”這個話題,父母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把你的方法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父母們~

------------------------------

我是話梅,你們最忠實的育兒夥伴,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話梅的媽媽】頭條號,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