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普通人和強者的差別就是:時間成本的高低。

1

沒有什麼成本比時間成本更高


幾年前我還在香港讀研究生時,認識一位BCG(編者注:Boston Consulting Group,波士頓顧問公司)的高階主管,她每天都很忙,不停的飛行、參加會議、打電話。

我總是說:「你這麼忙,和你聊天都覺得很有壓力,害怕浪費你的時間。」

她也如實回答:「客觀的講,我的時間是很貴的,你知道有個詞叫hourly rate(每小時工資率)嗎,也就是如果客戶要買你的一小時,市場價位是多少。」

我問她:「你的每小時工資率有多少?」

她:「700美元。」

我的天,夠我當年一個月的飯錢。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發現自己對錢的敏感度越來越差,因為錢肯定會越來越多;而對時間的敏感度則越來越高,因為時間越來越少。

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時間價值,是可以用具體化的金錢來衡量的。

覺得自己的一小時值多少錢、一天值多少錢,基本上就能判斷自己在什麼段位。

2

財富的累積和對時間的吝嗇


網路上有個詞一直很火,叫放棄「無效社交」,意思是說很多社交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沒有浪費時間。

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呢?

當一個人的時間本身不值錢時,就很難判斷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

因為即使節省了所謂無效社交的時間,多出來的時間,也沒有用在發揮更大價值的地方,更談不上產生更大的收益。

所以,對普通人來說,放棄無效社交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正如另外一句話:「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實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假議題,浪費的前提是要有價值呀,如果一個人的時間價值本來就低,哪來浪費可談。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時間更自律,人生才更自由。

一個人財富的累積程度和他/她對時間的吝嗇程度,一般都是成正比的。

捨不得花2、3個小時去電影院看一部電影,因為花的時間比電影票貴太多,如果電影還不好看,那簡直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捨不得花時間和沒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沒的,於是自然摒棄了無效社交;

捨不得買東西時貨比三家,而更傾向於多花點錢來過濾,這不是用時間換錢,而是用錢換時間。

這時候,這句話最終開始成為這些人的準則: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花時間。

3

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

網路上有句話我特別認同:如果想找人幫忙,去找那個特別忙的人幫忙,而不是去找那些比較閒的人。

因為那個忙的人,只要答應幫忙,就一定會很有效率的把事做好。反倒是那個閒的人,很可能會拖延,最終幫不了。

人成功之後,因為影響力更大,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了,選擇退休無所事事的成本已經大到根本無法計量。

換句話說,他/她的時間更值錢,怎麼捨得浪費。

這就像是,很多人不理解所謂工作狂的生活方式,總覺得他們只有工作,沒有生活。其實不然,這些人確實在有意無意壓榨自己的假期,但他們有一套自己獨特的作息時間。或者說,他們並不覺得別人在度假休息,自己就也要休息。

時間更自律,人生才更自由。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我的時間這麼值錢,怎麼捨得浪費。

所以我有個理論:要了解一個人的段位,只要看他/她如何處理自己的時間,和如何對待他人的時間。

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找別人代購還挑三揀四的人,這就是典型的覺得對方時間不值錢。所以當現在還有人問我在香港,能不能代購某樣東西時,除非我們關係好到不行,不然ta就是不尊重我的時間,一定不是我的好朋友,而我一定會拒絕。

約會時女孩平白無故的遲到1、2小時,沒錯,一次、兩次的話可以被原諒,順便說兩句「親愛的做什麼我都喜歡」這樣的話。

但如果總是這樣,我不得不懷疑對方的價值觀,難道我愛你,是為了被你消耗成沒有時間觀念的傻瓜嗎?

我有個讀者每次向我諮詢一個問題時,都會很主動發一個金額不小的紅包,並且說如果我沒有時間回答也沒關係,我每次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說:「你不用這樣,搞得我都無法拒絕了。」

她很嚴肅的說:「當彼此的時間價值不對等時,這是唯一展現尊重時間的方式了。」

想一想自己的時間值多少,就大概知道接下來,哪些東西值得追逐、哪些東西應該放棄了。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撐起你的野心:寧對時間焦慮,不要對時間無感

測評後,可私信給予深度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