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完編程教育近9年政策

3 月 14 日,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明確表示,今年將啟動對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還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


一文看完編程教育近9年政策


時至今日,中小學編程教育得到教育部正式蓋章。近幾年,國家開始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出臺各項規劃和政策,不難看出,在這一系列政策背後,國家旨在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阿童木創想家給大家梳理下近9年的國家層面為推動編程教育發佈的政策:

--2010年--

國家就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革命性影響。

--2014年9月--

浙江省提出《深化高考改革試點方案》,信息技術(包括編程)正式納入高考。

--2016年6月--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通知,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應用。

--2017年1月--

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標準規定將小學科學課提前到一年級,每週課時不少於一節。

--2017年7月—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宣佈:“即日起,從小學教育,中學科目,到大學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課程,建設全國人才梯隊”,以此倡導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少兒編程教育。

--2017年10月--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網絡強國戰略,加強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2018年--

教育部中學新課標方案發布,人工智能進課堂,編程技術納入高考範圍。

--2019年3月--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中透露:今年將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同時,推動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

各省市編程教育發展政策

自國務院、教育部將編程納入課堂教學及大學考試後,全國主要省市也加快了編程教育的步伐,特別是今年教育部發布的重頭通知,要推動測評,更是進一步加強編程教育的普及。各省市也早就開始推進少兒編程教育發展工作:

·

浙江:2018年新高考,已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考的考試科目。

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將編程教育列入中小學必學科目。明確規定各小學要開足開齊編程教育課程,小學3~6年級累計不少於36課時、初中階段累計不少於36課時。

山東:山東省最新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教材加入了 Python 內容,小學生都開始接觸Python語言了。據悉,山東也確定要把 Python 編程基礎納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

江蘇:江蘇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印發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學普及編程教育。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學校嘗試在一、二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學編程、做動畫,培養孩子計算思維。同時,南京還將科技特長生列入中考招生項目。

天津:天津政府招生辦發佈的《2018年天津科技特長生招生計劃》中,多所中學將信息學奧賽、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納入了招生範疇。

經過幾年的政策推動,編程教育已經開始走進中小學課堂。至此,編程將很有可能成為“新英語”,而隨著人工智能的推進,各行各業都將需要掌握編程能力方面的相關人才。所以,編程在10年、20年後將會成為一種主流的能力。


一文看完編程教育近9年政策


家長若能及時跟進幫助孩子提早學習相關課程,將為孩子的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此時趁著編程教育還未徹底普及,可以先行讓孩子接觸和學習相關課程,快人一步,幫助孩子實現人生的領跑。

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阿童木創想家官方公號。阿童木專注於3-18歲孩子的STEM教育,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軟實力及綜合素養提升。阿童木創想家目前開設有五大跨學科課程體系——機器人、編程、創客、競賽、特色(3D打印機、無人機......)課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