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農戶開心果


在哪裡,只有錢和權,才被人親!這個可能看起來既現實又赤裸,我想試問:現在這個社會,誰不是呢?

無論舅還是叔,你混得不好,誰鳥你!當你不如人時,有幾個人會高看你,尊重你,不貶你,踩你,就很不錯了!

我們家窮的時候,親戚都遠離,表面看起來親熱,其實誰都明白之間的距離!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的學費沒有著落,父親找親戚借錢,別人直接說,沒錢上什麼學,現在南下深圳打工多好!

我們家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攀親的人一大堆,過年過節有電話了,不回去反而別人不習慣了,因為我們回家,肯定虧不了,還挺有面!

所以無論鄉下城裡,要想人親,自己必須強大!

或許這個是人性,也或許這個就是生存法則!





柏侖暖語


我以前也認為外婆家比叔伯家親!但家裡出事後讓我認識到了還是同姓親!

我媽肺衰竭住院,一天七千多!住了二十多天院的時候!當時家裡山窮水盡!最後走到借錢的一步!我三個舅四個姨,就小姨借我了三萬!我有兩個表哥從小在俺家長大,我滿懷希望的去借,最後一分錢都沒借到!出了門坐馬路邊哭了好長時間!

倒是叔伯,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出錢出力,跑前跑後!主動問家裡有錢沒,我帶來多少錢你們先用著,不夠再說!

最後醫生建議放棄治療,我家商量了,並經我媽同意辦理出院(我媽意識清醒,因戴呼吸機無法說話!)我外婆家那邊也開會商量!最後打電話說讓轉到北京醫院,我爸都被他們擠兌到哭的說不來話!最後我四叔接過電話說:你們做外甥的,能借多少錢,照我的頭,欠條我寫!你們聯繫人來看房子,把房子給賣了!那邊還一直說先轉院,錢以後再說!最後我在旁邊喊,那誰(我大表哥名字),不說借錢,你欠俺家7000塊多少年了,你現在也該還了吧!最後因為我小姨在醫院做護士長,她懂,最後經她勸說,那邊最後也同意出院!


就是要開心就好


我只能哈哈哈,你發財都親,你落魄了都不親,5年前我離婚了我家裡條件還可以,我舅,我叔,我姨,我姑,都給我介紹對象,你沒想到的他們都想到了,3年前我父親出意外不在了,孤兒寡母我帶著兩個閨女,到哪那嫌棄,當年結婚,彩禮不夠,沒人敢借,最後幾個朋友捧著結了婚,結婚當天需要我叔的媳婦我嬸去接親,我叔說要紅包400塊,在買一套新衣服因為是二婚人家覺得不吉利,我無話可說,又是朋友幫忙做伴郎接到家,好在這兩年自己努力,自己掙錢買車買房,生活穩定,收入穩定,誰都不靠,沒事陪朋友喝個酒,知足常樂!




豪豪生活


在農村,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小時候媽媽就跟我說起過,舅舅是所有親戚中輩分最大的,並且還跟我說了“孃親舅大”這句老話,當時年紀少,也不太理解。只是聽媽媽解釋說,在家中辦酒席的時候,舅舅都是坐主席位的,而叔伯往往會是坐在主陪位置。後來也在農村裡吃過不少的酒席,確實發現大多數人家中,如果是辦酒席了,只要舅舅到場了,那多數都是叔叔來做主陪,這個是農村的一個規矩。當時就感覺九九應該是最親的。

等到慢慢長大了以後,對這些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慢慢就覺得叔伯才是最親的。因為根據古人對親戚的劃分來看,“親戚”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內親、外戚。換言之就是“親”是指族內的親人們,而“戚”則是指族外的親人們。其中像叔伯這些就是內親,而舅舅這些則是外戚了。因此從古人對於親戚的劃分來看,明顯內親要比外戚更親一些。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是舅舅親還是叔叔親,這個就沒有具體的答案了。因為不同的家庭的情況不一樣,而親人之間到底親不親也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所影響的。比如有些家庭兄弟姐妹比較多,其中和舅舅家來往比較頻繁,經常走動。但是和叔伯家則會因為利益衝突而少來往,那就會和舅舅們更親。反之,和舅舅不怎麼來往,而和叔叔們如果一直關係處的好,那自然就是叔叔更親了。

所以,農夫認為這個就好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如果我說舅舅親,有些人看會認為自己有一個“假舅舅”。而說叔叔親,有些人同樣會這樣說。

感情是靠維護的,處理的好,那即便是沒血緣關係的人也會很親。而處理不好,即便是親兄弟也不一定親。


農夫也瘋狂


我覺得是跟舅舅親

我說下我的理由。我有兩個叔叔。兩個舅舅,我是山東青島的,我不是農村的,但是我媽是濰坊農村走出來的,兩個舅舅還在農村。而且逢年過節,老人過生日都會回去。

之所以我說舅舅親的理由又兩個。

我高中時。大概10年前吧,我們家要買車,因為剛買了房子,所以差1萬多,可能有人說車又不是必須品,出門坐公交就是了,但是當時我爸因為工作關係,單位離家有點遠,14公里左右,必須買輛代步車(10w左右)。我爸就給我二叔打電話借錢,我二叔是做快餐生意的,開了8加連鎖店,不差錢。可是我二叔以家裡週轉不開為理由拒絕了。我媽就找我舅舅借的,我舅二話沒說借了我們家1w5,多出來的是給車買車險的。後來還的時候也沒要,只好把錢給我姥姥,讓我姥姥代還的。

我大學畢業那年,因為剛找到工作的關係,要去濰坊,那時候我小叔在濰坊教課,他是做小學教師的,我媽想讓我在他家借住或者讓他幫我找個房子。我叔以家裡不便為由拒絕了,後來喲找的我小舅舅,我舅舅幫我租的房子,住了四個月。後來掙錢了想還給舅舅,舅舅也沒要,就是請舅舅,舅媽吃了個飯。


Dark丶DDD


我丈夫弟兄三個我丈夫是老大,我們是農村的,我們92年結婚的,結婚了,家裡窮,我們怕兩個弟弟不好娶老婆,我們幫助公公婆婆給兩弟建房子都建好,都結婚了,給我們分家了份了7袋麥子,新房子都份給倆個弟,我了土房子,份了家我我兩個女兒,讓我婆婆給我看,兩個弟有一建,沒辦法我給女兒送我媽家給我看孩子,我就給我丈夫出門在外打工,掙錢回來看見我婆婆公公,吃的沒有,我心狠酸,我婆婆來是一個老人,我丈夫和我一起在工地幹活,後來我丈夫慢慢的包活幹,生活越來越好了,後來我們又生了兩個兒子,我給丈夫在工地包活幹我給工地帶倆個兒子,我狠感謝我婆婆,他教育個好兒子,我和我婆我們倆個人狠好,好景不長,就在這侯我丈夫出車禍了,我婆婆就和我抱著哭,一前都我給錢,這個時候沒有個人來安慰我,就是我婆婆公公生活費他們說一年給3000千我來給3000千,他們不同意,我四個孩子還沒成家立業,一個大二一個大一,他哥哥在的時候,他們家幹什麼事,他哥哥都會幫助他,


黃麗玲66


我覺得都是親戚而已,談不上誰親誰不親。

說說我自己的例子。我有二個叔叔二個舅舅,我和弟弟從小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鄉,二個叔叔和二個舅舅誰也沒給我們花一分錢,沒買過一雙襪子、一顆糖,十幾年沒有誰登過我家的門。

幸運的是我們同族一對孤寡老人收養了我們,而且省吃儉用供我們讀書,我讀了專科,後來畢業後供弟弟讀了211本科、碩士。

畢業後我去一家外企做銷售,收入還好,結婚後和老公一起創業,現在有份小事業,收入湊合。弟弟考了省直機關公務員,目前是正科級公務員,弟媳也是事業單位。所以我們現在看起來日子過得都還不錯,二十幾年不見的舅舅、阿姨、叔叔又統統冒出來,讓我們和他們子女要多聯絡,說什麼大家都是至親,不要生分。

我小舅舅未滿五十,夫妻二人天天泡在麻將館,沒錢過日子,我小姨就讓我們出,每次過年過節時直接打電話來讓我們每人給舅舅幾千,礙於面子我每次都會拿,我弟弟懶得理他們,就被他們說成無情無義六親不認,最後實在看不過去我問他們:“我們小時候沒錢沒父母管了時候你們在哪裡?”。他們會說那時候大家都窮自顧不暇,最為搞笑的事,我小舅家表弟大學畢業了,我小姨天天惦記著讓我們湊錢給他買房子,我現在也懶得再搭理他們。

而我本家二叔一直在上海做生意,收入不錯,在社會上也算半個成功人士,所以特別愛面子,過生日、過年過節,都希望我和弟弟去看望他,我堂弟也考了公務員,單位不好,天天想著讓我弟弟找人幫忙調動工作,我弟弟對所有親戚都沒有半分感情,雖然嘴上答應了,但是沒有半點行動,到現在他都不願意加堂弟微信。為此我叔叔也是責怪很久,說我弟弟忘本。

所以說親戚都不親,沒錢時沒人會認識你的,當你稍微有點出息又會冒出來道德綁架你,告訴後輩們要孝順懂事,尊重長輩,卻從不記得作為長輩可曾愛護晚輩。

我和弟弟這生覺得最親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爺爺奶奶,以及我們的另一半和孩子,在社會上我們有很多特別要好的同學、朋友,關係好過所謂的親戚百倍。


水煮活魚和土豆絲


我是山東人,生在長沙,按我們山東人的習慣,還是叔叔伯最親,我舉幾個例子。

弟弟喝酒,死在酒杯上,父母去世後,我把父母的房產變賣後給姪女買商品房交首付,姪兒在我家就象在自已家,與我兒子象親兄弟。我回山東老家,也是住在伯伯的女兒家。到舅舅和姨姨家的表哥表妹家拜訪後仍然回叔伯姐姐家。而且在姐姐家,姐姐的女兒女婿叫舅舅,顯得格外親,舅舅和姨姨去世後,老表就沒那麼親了,表弟的兒子打個招面,叫一聲大爺就走了,而姐姐的女兒真的把我當舅舅(伯伯就一個女兒,可能是沒有親舅舅的原因〉,反正我認為還是血緣關係,叔叔伯伯比舅舅親。


齊魯國人黃河52O


小時侯我也認為是外婆家親,但是2011年我考上大學,因為我母親有病,家裡不夠錢,我爸爸就到我大舅家要錢,注:我大舅欠我爸的錢,欠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低於十萬元,當時我大舅家裡有錢。結果錢沒要來,還被大舅,舅媽,外公一起打了一頓,外公還說我把女兒都給你了,這點錢還來要,真沒出息。我爸沒辦法,只好向朋友去借,我爸剛出門不久,我大伯,二伯,叔叔,還有六位堂叔一起給我家送來了3萬6幹元,大伯1萬,二伯5幹,叔叔3幹,堂叔每人3幹。照這樣看來,你說誰親。


用戶8166798697794


我從小在姥姥家長大,感覺舅舅特別親,大姨已出嫁,姥姥姥爺和舅舅特別寵愛我,有什麼好吃的都給我留著,六七歲的我在姥姥家簡直成了小公主。

我沒有叔叔,只有個大伯,當時大伯是生產隊長,老是跟我娘過不過,我娘懷我姐姐都八個多月了,還去生產隊出工,往山上挑糞,由於身體虛弱,我娘挑不動滿滿一擔,只能挑半擔。晚上生產隊開會,身為隊長的大伯點名批評我娘:個子比人家高,力氣比人家大,人家挑滿滿一挑,你挑半擔,這是典型的偷工減料。氣得我娘整夜整夜的哭。三天後我大姐就出生了。等到我出生後,一向重男輕女的奶奶對我娘更是不管不問,還經常指桑罵槐,背後說我娘光拉屎不下蛋(不生兒子)。會做媳婦的大娘也經常擠兌我娘,比雞罵狗地跟我娘吵架,我娘只能忍氣吞聲。我娘白天去生產隊掙公分,帶著我們姐妹倆實在照顧不過來,沒辦法只好把我送到姥姥身邊。從此我對大娘大伯和奶奶都不親,感覺不是一家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觀點也在改變,主要原因是大伯大娘對我孃的態度逐漸變好了,我們姐弟也陸續長大了,感覺大伯大娘也很親。舅舅是母親的親弟弟,大伯是父親的親哥哥,論血源關係都是一樣的,都是嫡系血親。舅舅是最親的親戚,是家中尊貴的客人,”孃親舅最大”;大伯是自家中最親的人,家裡大事小事跟大伯商量;我弟弟結婚時,我舅舅來坐上席,大伯旁邊坐陪,和和美美,其樂融融,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現在我每當想起英年早逝的舅舅(因突發腦溢血,生命定格在了55歲),就淚如泉湧,徹夜難眠,只有把所有的愛傾注在妗子身上;大伯去年89歲去逝,我悲痛萬分,肝腸寸斷,只有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大娘身上。祝妗子大娘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