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我是廉海瑞,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

如果你是做服裝實體的,那你這二年一定過得非常的困苦吧?

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如果你是搞批發的,你是不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房租被個別幾個生意好的商戶炒的很高,自己的客戶卻越來越少,客戶們的下貨量也越來越少,以前講究跑爆款,現在幾乎沒有什麼爆款,現在的廠家喜歡天天有新款,每款都不多,新款多了好啊,但新款多了,適合零售,對批發來說卻是個非常難把控庫存的事,你想好好做市場,卻總有人在甩貨,整個價格體系都是亂的,40的有、60的有、80的有、100的還有,連你都分不清誰是誰,貨堆少了不吸客,堆多了壓貨,壓貨了就少進貨,少進貨就養不住廠家,你開始想“不會了”,玩好了給房東打工,玩不好一壓貨還得賠?

如果你是搞單店零售的,你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大路貨遍地都是,價格混亂,加上網絡上的衝擊,大路貨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個性貨人群太少,面對本地,人找不到貨,貨找不到人,而且你的風格太窄,淘寶可以找到非常廣泛的一個類型的產品,你卻只經營了一點點而已。你代理了某個品牌,估計就更麻煩了,單個品牌的風格很難支撐變幻莫測的潮流變化,很難快速風格跟進,也不適合經常變換風格。

經常是偌大的商場,沒什麼人流,很多老闆連本都保不住了,你是這樣的嗎?當然任何生意都會有做的好的人出現,不用太絕對,但這裡說的是趨勢,以前大部分都掙錢和現在大部分都賠錢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大批的服裝人一年四季無休,越是節日越忙,換來的確實保本或者賠錢。

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做直播的人最近越來越多,大部分人都是跟風的,不會有任何效果,搞好了,一天麥上幾十件,前提是你的價格很低,那就沒有利潤,還有就是你確定你每一款都備貨了嗎?備多少?只有個別幾個有團隊的能做出點成績,還是既花錢刷了流量,又花錢僱了模特的。直播是個社交模式,是個自媒體模式,必須先以自媒體的心態去做,做起來了再去想辦法變現,而不是以產品的角度去做,直接賣貨,註定了大部分人都是跟風,沒有什麼卵用。現在想紅,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就連網紅們都開始結盟,變現的前提是有優質的供應鏈,一個小實體是很難有體量去做到優質的供應鏈的,你不過就是個小零售商或分銷商而已。

再問你,你的廠家是不是也開著淘寶,開著直播?你的批發價比人家的零售價都高了,甚至你的進貨價比人家搞活動時的零售價都高了。

未來是社交的時代,倒是不管用沒有用,做做直播也沒什麼壞處。

你將會面對什麼

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服裝是個門檻比較低的行業,從業人員的格局參差不齊,不論是哪個環節的老闆,開廠的、批發的、零售店、加盟的,好多都只能算是買賣人,就是盤算我賣了多少貨,掙了多少錢,別的不考慮。我們習慣管這叫務實。我們從來都是從自己出發,我要進什麼貨,我要賣什麼貨,我要掙多少錢,我的貨好在哪裡。

大家都很務實,都很勤勞,全年無休。都沒有關心這個世界的變化。電商時代的去中間化,就是要去掉層層批發、去掉零售店 環節,本身就是在幹掉這些實體。近年來電商遇到了瓶頸,有很多產品需要場景,有很多產品離不開線下的體驗,於是大佬們又開始研究新零售,利用自己強大的供應鏈系統,直接深入到線下,創造又便宜又好的產品,再利用強大的大數據和AI分析能力,直接分析到每個客戶的精準需求,提供完美的用戶體驗,然後再利用線上線下的互動,產生強大的用戶粘度。

想象一下,當你走進一家未來的大品牌店鋪,一個漂亮的導購馬上招呼:“XX女士,您好,歡迎再次光臨我們,您喜歡和紅茶,我讓導購給您準備一杯紅茶,您有一個月沒來了,上次您購買了我們哪件衣服,現在天氣轉暖,氣溫升了高几度,我們給您準備了幾款適合您的衣服,您可以到我們的電子試衣鏡前試一試”,你站到鏡前,衣服就自動穿在了身上,隨手劃拉了幾下,就把衣服試了,你選中了一件,鏡子上顯示了你的會員數據和您的各種身高體重參數,並給了你尺碼建議和價格優惠,你點了一下購買,直接刷臉支付了,380元,比隔壁傳統品牌的988便宜的多。你穿上效果很好,你點了一下屏幕上的曬圖,你穿美衣的圖片就被曬了出去,於是你把每件衣服都曬了一遍。導購告訴你:“XX女士,您的體重比上個月上升了2斤,我們給您推薦了一款減肥茶,在這個減肥範圍內,效果特別好,另外數據顯示,您的臀部稍微有一點點癟,我們有一款墊臀,可以讓您的臀部馬上達到完美,如果您不喜歡的話,我們有一家合作的美體館,XX老師會幫你做在兩個月的時間實現豐臀,用我們的會員卡可以享受8折優惠”,鏡子上顯示出了幾個鏈接,你可以馬上做出支付。支付完你就可以繼續逛街了,下午六點,產品送到了你家,並且收到了一個小禮物(一小罐紅茶)。而系統分析了你在體驗過程中的一言一行一個表情,更加了解了你的喜好,通過一次次的試穿,系統製作出了適合你的穿衣風格,並推送給了你。

面對這樣強大的數據能力,這樣低廉的價格,這樣優質的產品質量,這樣完善的生態,你到底有什麼生存的空間?

小米都顛覆了家裝行業了,一個大家一直認為很難被互聯網化的行業,雷軍用強大的架構能力,分解了家裝產業鏈,然後重新組裝,設計了標準化,實現了模塊化、批量化,再一次突破了家裝行業的成本,不掙裝修的錢、不掙傢俱的錢、免費給你設計小米風格的裝修設計,來了一次徹底的價格顛覆。

你還覺得你能生存?你還覺得今天發了1萬的貨而洋洋得意?

誰來拯救服裝實體

事實證明,大平臺救不了你,大平臺註定了是寡頭經濟,只有少數頭部玩家在掙錢,淘寶一路走來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團拯救了實體餐飲業沒?現在都抽26個點了吧?

都想在大平臺的浪潮中分一杯羹,有沒有可能,當然有,但是比例太低了,這裡面有太多的套路,太多的資源差別。服裝界做的好的一定出現在北上廣深杭,因為這裡是發源地,你一個末端渠道,沒有任何優勢,設計不是你的,生產不是你的,價格還是二道三道。

所以,就算你在搞直播,也不是傻傻的每天賣貨,賠本賺吆喝,要播就扔下服裝,專心做成網紅,紅了再去變現。專心做成網紅這件事其實是自媒體行業,不是服裝行業,你就轉行了。

大平臺救不了你,只有自救。

服裝實體門店的未來在哪裡?

最開始是產品的時代,經營的是產品,投資的是設備,研究的是技術。

後來是渠道的時代,經營的是渠道,投資的是資金,研究的是市場。

未來是社交的時代,我們經營的是人,投資的是感情,研究的是族群。

你的對門、隔壁不是你的競爭對手,大平臺才是你的競爭對手。

未來是“搶”的時代,誰能“搶截”顧客,誰才能生存。

未來是“合”的時代,與其被大平臺割韭菜,不如早早聯合起來抵抗收割。

太原有個案例,一個城市有兩家當地連鎖便利,“金虎”和“唐久”,每家都有400個分店,基本壟斷太原的便利店,當社區團購火熱的時候,卻幾乎對這兩家沒有什麼衝擊,你搞,他也搞,你還沒有找下團長,他已經鋪設完畢了,這種現象在全國都非常少見,也許這就是“閻錫山”的思維吧,任你外面如何變幻,我的地界有我內部的生態,我也不擴張,你也別吃我,你流行啥,我也弄個啥,你弄的很牛,我只為了不受你衝擊。當然在大的趨勢面前,這些算不了什麼,但確實管用,確實生命力比較強大。

他們之所以抗壓力強,原因是因為他們有龐大的渠道,龐大的用戶基數。為什麼這二年只聽說海爾和格力,再也聽不見其他品牌的家電?因為當年國美和蘇寧強勢發展的時候,其他廠商都屈從在國美蘇寧的渠道之下,只有這兩家跳出來自己建立了渠道,才給今天的發展創造了可能性。其他廠家都銷聲匿跡了,卻只發達了國美和蘇寧。

渠道放在今天已經過時,但闡明瞭很多道理,在實體界,渠道才有話語權,生產商和末端都是韭菜。

今天的服裝實體,要做兩個大的改變,一個是聯合起來,把若干個沒有競爭力的小個體,變成一張有組織的渠道網絡,這樣才能找到相對優質的供應鏈。另一個就是要轉做社交化,變經營產品為經營人。

你沒有能力沒有思維做成全國性的平臺,那就努力做成閻錫山。當然就這樣一件事情也不是容易做成的,這裡面需要有一個有高等全盤思維的懂商業模式的總指揮,需要有很多懂的社交化的基礎力量,需要有懂的股權設計、懂的招商引資的的架構師,需要有擁強大系統思維 、能設計出精細的成交裂變優惠系統的架構師。

做大的根源不是你產品多少,利潤多高,而是你的系統夠不夠標準化,好不好複製,好不好裂變。今天不是研究你能掙多少錢,而是研究你能分出去多少利潤給大家,能給客戶節省多少的成本。

願所有服裝實體的老闆,都能耐下心來,思考和學習自己的未來之路。

我是廉海瑞,專注於紅粉經濟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