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別人質疑、指責、責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踏入社會之後,我才逐漸認識到社會的複雜。無論幹什麼事情,自己都會有所顧慮。

人生的坎坷,事業的不順,生活的壓力,往往不是來自於事情本身,而是別人的眼光與議論。

每當面對別人的質疑、指責、責難時,自己很難做到心如止水,反而影響了情緒,使事情偏離了原有的軌道。

面對別人質疑、指責、責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我會懊惱,甚至會陷入到焦慮之中。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選擇。不再那麼自信,反而患得患失,猶豫不定。

來自外來的聲音,往往會影響到自己的心境。

在面對這些困惑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心,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和認知水準。沒有絕對的錯與絕對的錯。堅守自己的內心很是重要。

無論別人的質疑、指責、責難是出於有心還是無意,我們都應該定住自己的根本。我們可以欣然接受,也可以無言拒絕,而不是活在別人的言語裡。

無論你做的再好,也會受到別人的不同看法。就是上帝也做不到別人對他的完全認可,更何況自己是一個凡人。

一旦我們動了怒,陷入到自己的情緒之中,就不是在面對事情,而是在做意氣之爭,在做情緒的抵抗。這樣的狀態無益於解決問題,反而使事情失控,造成更大的麻煩。

我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不是全盤的否決。對則欣然接受,錯則置之不理。

我們要讓自己的心胸變的開闊,容得下不同的聲音,從而使自己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有利於我們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與抉擇。

我們要學會忍受,但不是軟弱。我們可以吞下所有的委屈,只為把問題解決。而不是選擇逃避或者無原則地退讓與妥協。

我們不能陷入意氣之爭。如果陷入意氣之爭,爭論的形式就會大於爭論的內容,傷害彼此的感情,毫無意義。

面對別人質疑、指責、責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面對別人的質疑、指責、責難,我們應該不糾纏,少爭論,全心全意把事兒幹。事實勝於雄辯。何必為了爭一時之快,而浪費時間呢?即使最後我們跟別人爭贏了又能怎樣?

古往今來,那一位有所成就之人,不受世人之稱頌與唾罵。

我們的成長之路,必然會碰到很多困難,特別是別人對你的不當看法。

轉變自己的心態,把它當做鍛鍊自己機會而不是障礙。愈是艱難驚險處,愈是要做到冷靜旁觀,不可快速入局,落入情緒的泥潭。

我們的成熟伴隨著汗水與淚水,汗水是你的付出,淚水就是你的委屈。委屈吃得愈多,心胸撐得愈大。

在委屈中總結自己,歷練自己,比在委屈中只是自我痛苦要好的多。

自己要堅強,更要剛強。萬萬不可懦弱無剛。別人的質疑、指責、責難算得了什麼,自己身上又不會少一塊肉。萬一自己在質疑、指責、責難聲中,幹成了自己想要的事情呢?豈不是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即使沒有做成,至少自己無悔,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

大不了重頭再來。

按照別人的聲音去做事,不可能做成事。因為大家的舌頭是軟的,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可是你面對的事情並不是那個樣子。

堅守本心,心有定見,自為主持。

做堅強的自己,比迎合別人要踏實的多。

面對別人質疑、指責、責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