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欣藥業擬借殼登陸A股,東音股份今日股價開盤漲停

罗欣药业拟借壳登陆A股,东音股份今日股价开盘涨停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完成私有化從港股退市近兩年後,今年4月,羅欣藥業擬借殼東音股份登陸A股。

如果交易順利完成,東音股份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羅欣控股,上市公司將轉型進入醫藥製造行業,其主營業務也將由“專業從事井用潛水泵、小型潛水泵、陸上泵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為井用潛水泵”變更為“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受此消息影響,東音股份今日股價開盤即漲停,截至記者定稿,東音股份當前股價為13.54元每股,單日漲幅為9.99%,對應的總市值為27.2億元。

羅欣藥業擬借殼上市,置入資產預估值為75.43億

4月25日,東音股份披露了其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本次交易包括重大資產置換、股份轉讓、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三部分。

根據公告可知,如果交易完成,東音股份將獲得羅欣藥業99.65476%股權,後者預估值為75.43億元,預估值增值率為137.65%;同時,東音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方秀寶及其一致行動人李雪琴、方東暉、方潔音合計轉讓60260900股東音股份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9.9999%,股份轉讓價格為14.2712元/股,交易對價合計為859995356元;上述股票的受讓方為克拉瑪依欣華、克拉瑪依恆佳、成都欣華。

本次交易完成後,東音股份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羅欣控股,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劉保起、劉振騰父子。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並且構成重組上市。

而一旦羅欣藥業借殼東音股份上市成功,上市公司將轉型進入醫藥製造行業,其主營業務也將由“專業從事井用潛水泵、小型潛水泵、陸上泵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為井用潛水泵”變更為“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根據上市公司與本次交易對方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業績承諾人承諾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畢後,羅欣藥業在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5億元、6.5億元和7.5億元,相關淨利潤為經審計的扣非歸母淨利潤。

曾在港上市超過10年,羅欣藥業前年私有化退市

根據公告可知,羅欣藥業系2001年11月由醫藥公司、平邑醫院、臨沂醫院、利君集團、臨沂醫藥、國風膠州、藥科大學7名法人和劉振東、劉振海、李學良、王健4名自然人共同作為發起人以發起方式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

2002年5月8日,羅欣藥業召開2002年第一次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公司擬在中國香港創業板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計劃》及《授權董事會辦理上市的相應事宜的議案》;2005年12月,羅欣藥業發行H股。

2017年3月13日,Giant Star和Ally Bridge作為聯合要約人,就羅欣藥業全部已發行的H股提出自願有條件的要約。通過私有化要約,Giant Star和Ally Bridge分別取得羅欣藥業8763.0635萬股、4308.3320萬股股份。

2017年6月,羅欣藥業私有化退市。

羅欣藥業主營業務系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板塊。目前,羅欣藥業的控股股東為羅欣控股,實際控制人為劉保起、劉振騰父子。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