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最近熱播的紀錄片《航拍中國》,看後讓人耳目一新,內心為之一震。

作為一個曾經在甘肅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來說,看到甘肅篇的內容,不由想起了難忘的青春歲月。

1、黃河文化

黃河從蘭州穿城而過,南北兩山夾河而立,不僅有五泉山,還有蘭山,這兩個地方都去過,印象特別深刻。

五泉啤酒也是蘭州當地很有名的一種啤酒,有種獨特的味道,配著燒烤,想起那些難忘的日子。

黃河裡面,最有名的就是羊皮筏子了。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蘭州黃河風情

在《航拍中國》裡面,也對羊皮筏子這一傳統工藝做了重點展示。

羊皮筏子用的都是山羊皮,它其實是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自漢唐以來,就一直在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載著市民過河使用。坐在上面,跟著水流顛簸起伏,感受一種別樣的風俗風情。如今,它也是蘭州這座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黃河上的特殊文化名片。

此外,黃河上的中山鐵橋,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時,上面還有車輛來往穿梭,如今只能步行通過。

黃河上的水車園,也是一個文化符號。當時也是為了方便灌溉,蘭州黃河邊有很多水車,現在更多的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現在的黃河風情線,已經成為了蘭州市的一大旅遊熱點,無論是黃河母親像,還是人行道,還是沿途的黃河風景,就像一串精美的項鍊,把這些明珠一顆顆地穿了起來。

每天晚上華燈初上,夜幕降臨的時候,是這裡最熱鬧的時候,大家三五人群聚在一起,喝點啤酒,吃點燒烤,嘮嘮家常,最愜意的時光。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沿途風光

2、絲路文化

提到甘肅,不得不提河西走廊,那條古今中外,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

沿著祁連山一路向西,有一條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那就是聞名中外的河西走廊。透過飛機航拍的鏡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河西走廊的地理風貌,它全景式地展示了地殼運動形成後的獨特地理結構。

無論是河西走廊的起點烏鞘嶺,還是沿途的每個重要城市,涼州攻鼓子等民俗,以及山丹軍馬場,匯聚了東西方藝術的敦煌莫高窟,別具一格的金昌藜麥等,紀錄片都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做了詳細展示,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采。

甘肅的張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關,敦煌,這些城市我當初都去過,每次坐著火車,汽車一路經過那裡,都會被它的歷史與輝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無論是飛沙走石,還是大漠孤煙,所深深震撼,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紀錄片《航拍中國》甘肅篇,也對這個絲路文化給予了集中展示,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絲綢之路,是中華文化向外傳播的一條重要通道。從這裡,農耕文明向外逐漸擴散,慢慢影響到周邊地區。

同時,它也是一條經濟之路,通商之路,華夏文明以及產出的絲綢,茶葉等,經過這條道路,慢慢到達西域,乃至更遠的地區。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大漠駝鈴

3、邊塞文化

紀錄片重點拍了天下雄關嘉峪關,這個河西走廊上最難以逾越的關口。

中學歷史課本上學習過它,作為明代長城最西端,耳熟能詳,印象深刻,但是,當真正走近它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雄偉壯觀,以及獨處大漠的孤獨與鎮定。

從航拍的鏡頭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它的輪廓,外形,城門,以及複雜的內部結構,並從文字解說中瞭解到“關照”的由來,相等於今天的護照,實際是最古老的一種通關憑證。

它就像一個年邁的老人,守護著這塊土地,也遙望著這塊土地。

甚至在紀錄片中,我們還看到了蔚然壯觀的懸壁長城,那些彷彿爬在懸崖峭壁的一段段長城,遠遠望去,它就像懸在半空中一樣,異常震撼。

不由納悶,當初古人是如何設計,規劃,修建成這段傾斜在45度的山脊上的長城的呢?

真的難以想象,古人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所具備的非凡智慧與勇氣,以及背後蘊含的科學原理。

這條數十公里的長城防線,共修建了168年,這個古老的邊防重鎮,孕育了多少的邊塞詩人?培育出多少類似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般的邊塞文化?

看到玉門市那一排排旋轉的風車,不由驚歎,這個戈壁灘的主人,曾經威風凜凜的狂風,如今都被風車給轉化為了新的能源,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沙泉共處

鳴沙山與月牙泉,多少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多少遊客夢寐以求的地方。遊客在沙丘中滑行,紀錄片從空中給予了精彩呈現,讓人心馳神往,暗自羨慕。

那道傳奇的光影,將“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美好景象盡然囊括,傳遞出不一樣的精彩。光影照進了現實,也拍出了別緻的美景。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這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寫盡了大漠的蒼涼,邊塞的孤寂,以及守邊將士的艱辛。

《航拍中國》,黃河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共同演繹大美甘肅

玉門關

紀錄片對這一畫面也予以了精彩呈現,如今的玉門關,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城,很難想象,過去這裡曾經是邊防重鎮,士兵們屯墾戍邊,厲兵秣馬的輝煌。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曾經的陽關,如今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土墩,在航拍鏡頭360度的呈現下,更加具有歷史的滄桑感。

紀錄片《航拍中國》,從不同角度呈現出甘肅的全貌,以及它背後的歷史文化,讓我們對於甘肅的前世今生,有了一個更加立體化的深刻認識。從中看到了甘肅的地理風貌,看到了甘肅的山水畫卷,看到了甘肅的民俗風情,看到了甘肅的歷史文化,看到了甘肅的旅遊景點,也看到了甘肅的輝煌往事。

大美甘肅,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通過光影與詞彙,正呈現在我們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