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銀行股的“戴維斯雙擊”!

耐心等待銀行股的“戴維斯雙擊”!

今年市場行情不錯,面對火熱的市場,銀行的股價表現只能算是一般吧。不過這都不重要,“漲與跌”從來都不是“買與賣”的理由,買入、賣出、或者持有的理由只有一個:價值與價格的差距。我喜歡那些一眼看過去就能很容易看出來的低估機會,銀行股就是如此。


雖然銀行今年也漲了一些,但是目前個位數市盈率、1倍以下的市淨率、超過一年定存利息的股息率,這估值所對應的預期依然是十分悲觀的。說明市場大多數人都預期銀行是零成長,甚至是負增長,所以才給出了如此低的估值。市場目前的定價就好像銀行未來將事事不順,壞賬爆發,業績下滑,甚至破產清算,正是因為這一致的悲觀的預期才使得股價十分便宜。

耐心等待銀行股的“戴維斯雙擊”!

銀行平均估值在:市盈率6倍,市淨率低於1倍,股息率將近4%,這是什麼樣的估值水平?這是兩市最低的估值水平!破產價的水平!這是對銀行的未來有多麼悲觀啊!


但如果實際情況是銀行不但沒有零成長、沒有負增長,而且是不錯的成長呢?那麼未來投資者們將會重新把注意力放在銀行擁有的優勢上,而非它們所遇到的短暫困難,股票價格就會上漲。當基本面確實改善的時候,投資者不僅可以從業績提高中受益,也可以從這些股票的估值提升中獲利。這就是戴維斯雙擊:升業績+升估值。在股票市場中,人們的一致性預期很少有正確的時候,人們的預期越是一致,就越是接近錯誤,否則賺錢就不會是少數人的事情了。


而事實呢?2018年年報,大多數銀行的業績表現都不錯具體年報數據不多說廢話了,自己去看吧。至少沒有如估值反應的那樣悲觀,更沒有破產,比市場一致性的低預期要強太多太多了。

即使是單看不景氣的2018年的盈利水平,也算得上是“黃金賣出了白菜價”!2019年的業績繼續向好、息差回升、不良下降已經是板上釘釘,不信走著瞧!


最近平安銀行率先公佈了2019年一季度報告: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9%;減值損失前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7.1%;淨利潤同比增長12.9%;扣非後淨利潤74.22億元,同比增長13.2%。

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11.2%;淨息差2.53%,同比上升28個基點;非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5.3%。

逾期貸款佔比、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佔比、關注率和不良率較上年末均有下降。

撥備覆蓋率為170.59%、較上年末增加15.35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撥備覆蓋率177.71%,較上年末增加18.26個百分點。

說實話,平安銀行算不上銀行中最優秀的,但依然交出了一份靚麗的一季報。營收利潤兩位數增長,息差回升,不良下降,撥備覆蓋率增加,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平安銀行估值為:市盈率9.6倍,市淨率1倍。


就在我寫本文的時候,北京銀行也發佈了2019年一季報。北京銀行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23.78%;淨利潤同比增幅9.49%,不良貸款率降至1.40%,撥備覆蓋率為214.11%,撥貸比3.00%。北京銀行估值為:市盈率6.5倍,市淨率0.7倍。

哎,你倆害不害羞?這業績對得起你們的超低估值嗎?


都說一季度定全年,我也不知道準不準。我相信其它一些優質銀行的一季報,甚至是2019年的全年業績也應該都不會差,至少比目前的估值所對應的預期要強太多了。銀行實際的經營業績與目前的估值是嚴重背離的,戴維斯雙擊一定會出現,雖然我不確定什麼時候會出現,但是我願意耐心的等。銀行息差回升,不良好轉正在發生。業績回升了,估值的提升還遠嗎?其中一些優秀的銀行,即使按非常保守的預期,未來的業績增速按照9%左右,股息率3.5%,按照約翰聶夫的估值方法也應該至少價值12.5倍市盈率了(PE)。優秀的銀行未來ROE保持在15%以上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怎麼算也應該值2倍市淨率(PB)。目前個位數的市盈率,1倍左右的市淨率,不錯的股息率,怎麼看都是非常低估的。穩穩的一倍增長空間!


我為什麼重倉銀行股,因為銀行是個好行業,是個賺錢比較容易的行業,那些優質的銀行絕對稱得上是優秀的好公司,並且最重要的是估值非常非常的低,股息率也很誘人。好行業+好公司+低估值+買入之後的耐心=賺錢,就這麼簡單。那為什麼別人不買,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持有銀行股?不是因為他們傻,而是因為他們太聰明瞭!聰明到了“每天都在聽著各種市場中的雜音”,聰明到了“不相信優秀的公司會出現超低的估值”,聰明到了“認為市場中人群一致的觀點一定是對的”,聰明到了“認為短期大漲的熱門股才值得投資”。當然了,聰明人都喜歡賺快錢,他們對於幾年不漲,沒有想像空間的銀行股自然沒有興趣。


市場給予銀行如此低的估值的主要原因就是:銀行過去兩年的經營業績不理想,並且ROE在逐步下降。但是,銀行過去幾年ROE下降是正常的,因為過去幾年監管趨嚴、去產能調結構、降槓桿、經濟不景氣,致使銀行息差收窄 信用成本上升,隨之ROE下降。但是這不代表未來這些狀況會進一步嚴重,所以也不代表未來銀行ROE會繼續下降。相反,有些情況正在逐步好轉。銀行是百業之母,銀行如果不行了,可想而知整個實體經濟得變成啥樣?只要金錢不過時,銀行這個行業就永遠不會過時!


還有人說銀行利潤太高,所以拖累實體經濟。我只能說:那些說銀行拖累實體經濟的人,只看到了銀行賺的利潤,卻沒看到銀行為實體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所承擔的風險。很多看空銀行的人一邊罵銀行賺的利潤太多拖累實體經濟,一邊噴銀行槓桿太高承擔的風險太大,這真是神邏輯了,好像只有銀行關門才是對經濟的利好。假如有一天銀行的盈利能力真的下滑再下滑,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實體經濟不行了!看好銀行業,就是看多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有信心,所以對銀行業很有信心!當然,更重要的是目前銀行的業績與估值是嚴重背離的,銀行不錯的業績,賺著大把的利潤,很高的分紅率,卻享受著兩市最低的估值,這很不正常!這是黃金賣出了白菜價!

耐心等待銀行股的“戴維斯雙擊”!

對於銀行股,大部分人被市場中多如牛毛的悲觀看空言論嚇住了,不敢買。甚至很多人因為銀行股低迷了好幾年,而把這種低估當成了習以為常,認為就該如此,認為低估值會永遠持續下去,這種慣性思維很符合“投資中人性的弱點”。但是對於少數懂得“投資中人性弱點”,懂得“投資常識與理性”,懂得“逆向思維”的人,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他們看到的是機會!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


在牛市中表現不錯的股票通常是那些人們給予很高預期的股票。當這些預期沒有實現時,這些股票的價格就會大跌,實際上這些高估值的股票根本沒有什麼安全邊際,有的僅僅是“戴維斯雙殺的風險”。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我都喜歡在那些不受市場喜歡的股票中去挑選投資目標,比如兩市估值最低的“銀行和地產”。我不奢望去尋找那些超級偉大的公司(當然,如果真的遇到超級偉大的的公司估值也非常低那就更好了),只要公司質地還算優秀,最重要的是股票價格大幅低於內在價值,我就會很感興趣。我喜歡那些一眼看過去就能很明顯發現的低估,我喜歡有著巨大安全邊際的股票,我喜歡逆市場而動,我不喜歡去追逐高估值的熱門股,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


一些優秀的銀行股,屬於是好行業中的好公司,並且享受著超低的估值。目前的業績已經開始提升,估值的提升也不會遠了。這是千載難逢的投資良機,耐心的等待之後,一定會出現“戴維斯雙擊”:升業績+升估值。

`````````````````````````````````````````````````````

附上部分以前寫的文章鏈接:

(如果覺得寫的還可以,麻煩幫忙轉發一下,或者點個贊,謝謝!)

聲明:本人重倉持有銀行股,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持倉佔比超過50%,短期內沒有賣出的打算。本文僅僅為個人看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買賣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