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最近,美國中西部地區受極寒天氣影響,部分地區戶外體感溫度降至零下52℃,超過8千萬人生活在零下18℃以下的低溫中。澳大利亞夏季將會持續7個月之久,未來40高溫將成為常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交替出現,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氣候環境。我們不禁自問,若有一天氣候變得極其惡劣了,我們的家在何方,我們的出路又在哪裡?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近些年的氣候變化,開始讓人們思考,如果真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天,我們該怎麼辦。201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2012》在面對末日災難時,為人類量身打造了巨大的方舟,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之上;2014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在面對地球毀滅時,設計了美輪美奐的空間站,讓人們從此生活在太空中。大年初一就要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大劉更是腦洞大開,直接把地球拖離了太陽軌道,讓人們從此能夠生存下去。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冰封北京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早期的小說作品,故事的脈絡順著太陽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即將吞噬整個地球,人類試圖逃離地球,給地球安裝上巨大的發動機,將整個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小說給了人想象空間,但《流浪地球》的預告片卻給人以極大地視覺衝擊。“未通過抽籤者,嚴禁進入地下城”這條標語刺目的掛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上,地表溫度儀器上迅速下降的溫度,冰山中的上海電視塔,冰封的北京高樓大廈,寒風中晃動的春節福字,黃昏中的課堂,從大的世界再到小的家庭,視覺拉進了感情,切身的體會到地上我們永遠回不去了,我們永遠的離開了家,那個永遠守候故土,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沉甸甸的,精神上被震撼著。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冰封上海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句“寧惡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這一句道出了我們的心聲,故土難離是我們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漂泊在外,總愛思念故鄉,每次生病,總會想到家的溫暖;每次觸動味蕾,總會想到家的味道;每次觸景生情,總會想到家的一草一木。無論你是富裕還是貧窮,無論你的家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每一個國人心中的家都會被念想,每一方故土都值得守望。

國人對家有種特別的感情,家有著無盡的意義,你可以從中找到哲學、倫理與宗教內涵,更能找到國人困境求生的壯闊精神史。每次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每次到國破山河舊的時刻,因為家的寄託,我們總能夠挺起脊樑,挽救民族於危難中,振興祖國於水火中,不瞭解國人對家的這種濃烈情感,就不會懂得中國歷史,就不會懂得中華民族為什麼在經歷無數苦難之後,仍然生生不息。

新春將至,願那些奔波在回家路上的遊子,早日回到溫暖的家,用心中的愛,祝福一切,守望一切。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家:苦海方舟——感《流浪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