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日常飲食蘊含養生大道理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創始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內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非典時期擔任中醫組組長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本文作者:陳瑞芳 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預防醫學學科帶頭人。國醫大師鄧鐵濤、孫光榮教授學術繼承人。

“養生重於治病”是鄧鐵濤教授一直倡導的健康理念,早在1986年,鄧鐵濤教授就設想把人們的健康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氣功、文學、音樂、歌舞、美食、藥膳、模擬的環境和夢幻世界成為“保健園”,讓人們能享受到健康的快樂。

他強調應發揚傳統的食療養生和體育運動等保健方法,用中醫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論,指導保健工作。他身體力行,年逾百歲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氣色紅潤,皮膚富有彈性,除了他最強調的養心養德及運動外,鄧老的日常飲食,也值得我們去整理和研究,看似非常簡樸的生活,卻是蘊含著中醫陰陽學說及五臟相關學說的內涵。

1

雜食不偏

近十年來,記者採訪鄧老時問得最多的是,平時吃什麼能夠長壽,每當這個時候,鄧老總是笑著說:“只有四個字,那就是‘雜食不偏’。這是鄧老從中醫經典和日常生活保健中總結出來的,五行學說認為萬物能分為五行,食物更不例外,自然界誕生的食物與陰陽五行,五臟六腑有著直接的關係。

《黃帝內經》中總結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的膳食配製原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以五穀、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補充人體氣血精微,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鄧老日常飲食偏於清淡,注意營養,強調要容易消化和吸收。主食以米飯為本,每週有1至2頓雜糧,如番薯、芋頭、淮山、土豆、燕麥、饅頭等。喜食蔬菜、水果、豆類、牛奶、雞蛋、核桃等,在動物食品的選擇上 ,鄧老喜歡吃魚、蝦、雞肉和牛肉等 ,在飲食養生方面,他強調的是飲食要有節度,

鄧老說:“大凡食無定時,過飢和過飽,都易傷脾胃,脾胃損傷,則諸病叢生”。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治病救人,他都重視脾胃功能的調理。強調進食“七分飽”。

2

每日一杯奶

鄧老對牛奶情有獨鍾,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已經堅持十年,有一次鄧老出差回到家,已經很晚了,鄧老想起當天還沒有喝牛奶,就對媳婦說:“安琳啊,你幫我衝杯牛奶吧,我要喝完這杯牛奶才能睡覺“,鄧老的二媳婦陳安琳女士回憶說。鄧老認為,牛奶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及安神之功效,結合現代研究,常喝年奶還可以有效補充鈣質,防止骨質疏鬆。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3

每天1至2顆核桃

鄧老特別喜歡吃核桃,多年來,他每天吃1至2顆核桃。具體做法是:先將核桃肉放在小碗中,加少量水和鹽,然後放在微波爐上加熱2分鐘,取出來涼至5至10分鐘後即可食用,鬆脆可口。鄧老晚年時多用來送飯,他愛開玩笑說,“人老了,牙齒不好,用飯與核桃一起吃更好”。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鄧老說:“核桃外形像大腦,有益智的作用,常食能增長智慧,保持大腦的記憶力,在烹飪核桃時加少量鹽,既能增加食慾做菜吃,而且鹹能入腎,吃核桃讓我感到最明顯的作用是夜尿減少,次日早晨大便通暢。”中醫認為,核桃有補腎壯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的作用。

4

每週3至4餐魚

魚是鄧老最常吃和吃得最多的肉類之一。鄧老說:魚屬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而且其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平時鄧老吃得比較雜,任何一種魚類他都吃,但是在食療輔助方面,鄧老強調多用鯽魚、草魚和鱅魚。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鄧老說:“鯽魚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通絡下乳等功能。對於肝硬腹水患者用鮮鯽魚與赤小豆共煮湯服食有一定的療效;而草魚有暖胃和中的作用,是溫中補虛的魚類食品,對於脾胃虛寒者可多食草魚”。

鱅魚又叫大頭魚,其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鄧老喜歡吃大頭魚中魚腮下邊的肉,其肉呈透明的膠狀,每次煮大頭魚,家人都將這部份肉留給鄧老吃。鄧老說:“魚腮下邊呈透明的膠狀肉,不但口感好,易食用,沒有骨刺,而且現代研究其膠質中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對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組織細胞,有利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魚湯中鄧老最愛吃的是大頭魚淮山豬橫脷湯。

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道理

大頭魚淮山豬橫脷湯

材料:

大頭魚一個,淮山15克,豬橫脷1條,姜3片。

做法:先將大頭魚洗乾淨,斬成小塊狀,下油鍋,用中火煎雙面至微黃色,煎前抹少量鹽在魚的表面,放鮮淮山和豬橫脷,然後加開水,調大火煮20分鐘調味後放進燜燒鍋,隨時可以食用。

鄧老說:“豬橫脷是豬的脾臟,有健脾胃,助消化,養肺潤燥的功效,不溫不燥,適合於男女老少食用。淮山健脾又養陰,此湯不但營養價值高,對於消化功能不好,而且容易腹瀉者尤為適用。

總結鄧老的養生理念,無論是運動養生,還是日常飲食,他都特別注重輕鬆、愉悅,要能持之以恆,值得後人學習。

國醫大師鄧鐵濤一日作息表

(一)早晨起床時段:

7點起床,喝一杯熱開水

梳頭,左右手交替共100次

自我保健按摩鳴天鼓、聰兩耳,擊枕處等動作

在陽臺練習八段錦

回房間量血壓,做詳細記錄

(二)上午時段:

約8:30 分吃早餐,每天一杯牛奶

餐後看《廣州日報》,看書看雜誌寫字,打電話, 寫文章。

接待來訪者

11點喝熱茶一小杯,約12點吃午餐

午餐後習慣看一小會報紙。

中午約13:30分午休

(三)下午時段:

下午15:30起床,喝熱茶。

看書報,常看《光明日報》《中國中醫藥報》《參考消息》

約1630分散步

站樁20分鐘,用電動按摩錘自我按摩20分鐘,(主要穴位是足三里、湧泉穴等)

(四)晚上時段:

約18:00晚餐

晚餐後看電視新聞

21:00冷熱水交替洗澡

休息10分鐘後測量血壓,做詳細記錄

冬天睡前熱水沐足

【本文首發於2019年3月11日《中國中醫藥報》,作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陳瑞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