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六旬大爺30多年老手藝,苦等半天賣5元,大爺:永遠堅持下去


改革開放已走過40餘年的歷程,農村和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的傳統老手藝雖說在當時能養家餬口,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老手藝正在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唐山大集上,有著30餘年木匠手藝人張大爺正在售賣自己的“寶貝”。

66歲的攤主張大爺是一位木匠,有著30多年的木工經驗。張大爺說,他從30多歲便開始跟隨師父學木工,木工看似簡單,卻是手工藝活,勤學苦練的同時更多的技巧需在平時實踐中積累。張大爺自制的馬紮子、板凳賣價15元,柺杖賣價25元,真心不貴。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曾經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木工活兒一天比一天少,人們的需求量更是讓人難以養家餬口,張大爺打小就喜歡石頭,便從山上尋些畸形怪狀的石頭拿到集市上來賣些零用錢。

整個攤位賣價最高的石頭280元。

圖中大哥相中了手中一塊石頭,仔細翻看好長時間。

畸形怪狀很是討人喜歡,最後因石頭的顏色未成交。

張大爺說,這些鐘乳石均是老兩口從山裡尋得,有時一天下來很難尋到幾塊。

張大爺說,這塊石頭是朋友讓幫忙代賣的,掂了掂有些分量,上面的圖案是自己雕刻。

張大爺由於偏愛石頭,又自學了石雕。“姑娘,你看這塊石頭是不是特別適合健身,現在這有錢人都去健身房,咱老百姓自制健身器材照樣可以鍛鍊身體呀。”

張大爺說,這塊石頭是老兩口3個月之前從山裡尋到的,由於50元錢的高價,直到現在未售出。

漂亮的石頭成了人們的“新寵”,形狀奇特,有很高的欣賞與收藏價值,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石頭做成底座也是很好看的吧。

圖中顧客大叔相中了一塊木頭,經討價還價,最後以5元錢的價格成交。

顧客掏出50元錢,隨後張大爺找零45元。“苦等半天,賣了5塊錢,是老百姓不捨得花錢了,還是我真的該徹底退休了,別說5塊錢,就算分文不入,我這個老頭子也要堅持下去······”手中握著從老一輩傳遞的接力棒,是一份使命,是一份責任,無時無刻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延續的意義。願老手藝永遠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