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民不燒柴火或者煤炭做飯,空氣質量會有好轉嗎?

用戶262479124


作為一個三農領域的創作者,我非常樂意分享我的看法,我是一個山西人,也是一個農村人,我從小大就是和煤一起打交道,我生活的村裡面在我小的時候有4個煤礦,我記得我們的院子裡都是黑色的灰層,每天回家洗臉都是一層黑,當然天雖然有藍顏色的,但是很少。

其實我認為造成空氣汙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汽車排放的尾氣、工廠的排放的廢氣、煤炭燃燒的粉末等等,我認為農民燒柴火或者煤炭做飯,空氣質量是會有所好轉,但是我認為這種好轉收效甚微。

其實造成空氣汙染嚴重的原因還是工廠排放的尾氣較多,像如今我們的農村都被拆房搬遷到城市裡,所以農村地區基本上已經沒有燒火做飯了,所以,我認為要想改善空氣質量還是要從源頭把關,才能把環境治理好。


三亞鮮果園


腦殘吧,現在農村百分之九十是燒電做飯的,只有個別邊遠山村還燒柴火或者煤。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燒柴火,天空白天瓦藍瓦藍的,晚上能看見滿天星斗。

空氣汙染不是燒火做飯的原因,別把與農民無關的事推到農民身上。這段時間看到頭條上很多腦殘的問題,真的把頭條當成弱智收容所了。

空氣的汙染是多方面的,但個人著得最嚴重的是汽車尾氣和工業汙染。有火電廠的地方很難看到星星,大城市也很難看到星星。

建議小編一天不要太幼稚,問這種只有幼兒園的小朋友和精神病患者才會問的問題。


路過你們的愛情


不能說專家放那什麼,不知道專家有沒生活過農村,現在農村生活的人總數有多少?七十八十年代,應該是農村人口生活的高峰期,那個時代應該也是農村養殖的高峰期,養豬,養牛養羊什麼的。就我家來說,八十年代,我家有七口人,每年養了兩頭豬,一頭牛,雞若干,一年到頭,豬吃的都是要煮熟的,牛羊冬天吃盆食,即要加熱,洗澡、洗臉、吃飯全部是柴禾燒水,那個年代從來沒有霧霾一說。

現在,我家平時就我媽或者是我爸一個人,他們輪流住縣城,只有節假日才回到鄉下,我們基本上長假或者是過春節才回去,家裡裝了熱水器,洗澡都不用燒水了;煮飯用電飯鍋,炒菜用柴禾,一個人能用多少柴禾?家裡豬牛羊統統沒有,雞有二十隻左右,狗有一隻。但只有霧霾增加,沒有聽說我家柴火少了,霧霾減少的一說啊😊

從現在國家對清潔能源的補貼來說,生物質發電是國家鼓勵項目,屬於清潔能源;另外鍋爐改造,環保也允許煤改氣,煤改生物質,從這方面來說,柴禾屬於清潔能源。為嘛要說現在霧霾是因為我們農村人燒柴禾導致的呢?

現在終於明白,我們農村人沒有專家


九峰木子李


我記得小時候寫作文時,一般描繪村莊生機景色都是旭日東昇,裊裊炊煙,雞鳴犬吠。農村晨起生火燒柴做飯是一幅活生生的美麗的畫卷,怎能由所謂磚家們一句“霧霾”就改變了數千年生活呢?其實柴草燒結的草木灰不僅僅是農作物的肥料,還會燒死蟲卵,有利明年生機。不能忘掉那燒結的草木灰還會飄著出一縷縷青煙,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草灰清香,伴著大鍋裡瞄瞄飄起飯菜食慾香氣,想想令人垂涎欲滴。其實農村燒結柴草,所冒煙火遲留空氣環境不久,隨著太陽冉冉升起,炊煙就自然散發掉了,應該說這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種福祉。我不知道磚家們是怎麼認知這個問題的,但他們知道他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多數幾乎與本尊一樣,食五穀等粗茶淡飯長大,所以他們不該把霧霾都歸罪於農民燒柴上,這是有偏見的,我一直持反對態度。


下里巴人153887258


我是一個農民,在農村生活了三十年,這三十年我見證了農村的變遷,變化確實很大。

我小時候記得一到冬天,村裡的大人就會扛著扁擔或者推著手推車去山上砍柴,這種砍柴往往一直持續到臘月二十幾才停下來。那時候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放柴火的屋子,我記得我家當時砍來的柴就堆滿了一間小屋子。而如今我在我們附近的農村基本上看不到有農民砍柴了,記得十幾年前我們村附近的山人可以輕鬆的走進去,因為那些年村民連年砍柴所以樹木不茂密,在山上也看不到特別高大的樹木。

而如今村民多年不砍柴,附近的隨便一座山你都無法走進去,因為到處都是荊棘,樹木也長得很茂密。這些年山上植被也得到恢復,從一個很小的例子就能看出。我小時候在我們周邊山上你最多也只能看到一兩隻野兔,而且數量還不是很多。可是這幾年山上動物多了,野雞野兔那更是多得不得了。而且還有大型的動物,比如野豬,獐子等動物。

為什麼村民不砍柴了?據我所知有幾種原因,第一砍柴得不償失。你砍一天的柴累不說,所砍的柴也只夠燒兩三天。而你現在用煤氣做飯,一個四口之家一般一個月頂多一瓶煤氣,也就百來塊錢。而你假如用電做飯,一個月充其量也就幾十元。所以一對比,你說哪個划算?

第二燒柴另外需要房子堆放,而且堆柴火容易滋生老鼠等小動物,還有現在農村廚房也有很多時瓷磚大理石鋪地,燒柴火也影響整潔。

所以這些年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我們村是很少看到有人去砍柴了。

如果說如今空氣汙染是農村燒柴引起的,我不是太贊成,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們這邊燒柴火做飯的確實不多了。

要說汙染應該是十幾二十年前得農村,那時候農村還不富裕,家家戶戶都燒柴火灶,要說空氣汙染說那時候才更符合邏輯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誰提的問題,首先現在農村是有燒柴做飯的,太少了,燒煤的也更少,不要以為農村像以前那樣隨便去街上找點柴禾都能做飯,首先沒有玉米秸稈,基本都粉碎了,玉米芯太少了,餵羊牛都得提前儲存,最主要的是用慣電飯鍋,電磁爐,天然氣,基本上都沒用不慣土灶了,就連燒煤做飯也沒幾個了,讓燒煤都不燒,出去半天忘了填煤,就滅火了,除非有些上年紀的不會用電鍋的,唉太少了,家裡是有灶臺,不過那是有時蒸個包子,來親戚了人多了才用灶臺,數數我家一年用不了幾次,想吃包子電鍋上蒸老婆還懶得動,出去買些吃,不要說燒土灶,能包好扔到鍋裡就不錯了,沒那燒火的人,還是用電鍋吧!


用戶8598677301293


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特別是有的地方空氣汙染嚴重,有的人提出如果農民不燒柴火或者煤炭做飯,空氣質量會有好轉嗎?


小編不認同這種觀點,首先我們來說說農民燒柴火或者煤炭做飯的問題,這種現象在我國農村已存在多年,然而之前的環境維護的很好,青山綠水,傍晚村子裡開始做飯的時候,升起裊裊炊煙,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那時空氣依舊清新,說明柴火或者煤炭做飯不是引起空氣汙染的原因。

如果說不讓農民燒柴火或者煤炭,應該更多的是從環境資源的角度考慮,因為樹木、柴火和煤炭等自然資源都日益稀缺,所以我們要保護和珍惜這類大自然贈予我們的“禮物”。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引起環境汙染,空氣質量下降的原因。工業汙染和汽車尾氣排放才是“罪魁禍首”,想想每天從化工廠大量冒出的“白煙”,加上城市裡來來往往汽車排出的尾氣,相比之下,農民們燒飯排出的那一縷炊煙算什麼。


要想把空氣質量有效的改善,需要從關鍵地方著手處理,只有治理好工業汙染和汽車尾氣排放等核心問題,才能重現多年以前的白雲藍天!

歡迎關注頭條號:灣塘谷, 更多三農的相關內容。歡迎進入灣塘谷頭條店鋪選取特色農產品。


灣塘谷


答案是否定的。中國自盤古開天地,有了火,人才能進化文明。歷史以來農民就靠柴禾樹枝燒火做飯,近幾十年才用上煤。但歷史至今,農村天空都是藍的,城裡人來到村,說空氣都是甜的。這怎麼把汙染的帽子又給農民戴上了呢?北方嚴冬零下30度,不取暖,不耍說老人孩子,年輕人也受不了,要把火炕火牆燒熱,屋子才有十幾度的溫度,燒什麼?柴禾,煤。昂貴電費液化汽,收入微薄的農民用的起嗎。燒柴造成的汙染與鋼鐵,化工,城市供暖那濃濃黑煙還值得一提嗎?汽車尾氣造成的汙染得相當於多少農村煙囟?有的工業用水,地表水己幹沽,鑽幾百米深深水井,日用水量達千噸。請問這些專家,是誰造成汚染最嚴重,破壞生態最嚴重?農民本來在現實社會中地位最低,經濟最貧窮,為啥還要把罪過都推給他們呢?


海納百川21210


看到這個題目,心裡似有所感,這是一個根本做不到的天大的笑話。既然做不到,為什麼還要設置這樣_道題?且不說中國農業人口眾多,土地遼闊,你不允許燒秸杆,煤炭,現在的其它可燃物質能充分供應嗎?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搜的刮肚每天不知為什麼就想這些玄而又玄的怪題,由此延生,我也想到一個向題,如果讓全國所有這些拿著國家發給的工資,且又不幹正事,凈出一些唬人的么娥子的專家丶學者,每天不吃飯,凈喝白開水,是不是能緩解國家在出現重大農業災害時,有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


用戶9819868999224


農民不燒柴做飯,空氣質量一點不會受到影響的,這就如大海中倒入一點墨水,不會有任何影響。

真正會影響大氣環境汙染的,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某些偽磚家拋出的偽命題,成功把沒有的事說成有的,無中生有這就是某些磚家的能耐。

我只知道,農村碧水藍天,綠樹成蔭居住環境舒適。空氣質量最好旅遊都去農村,體驗最原始的大自然該有的面貌,有霧霾也是城裡被風颳過來的。

某些環境汙染的鍋我們農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