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金龜村——能人返鄉 興村有道

北川金龟村——能人返乡 兴村有道

人工授粉

“昨晚一宿沒睡,現在20畝獼猴桃果園人工授粉基本完成了,再等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坐果咯!”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安昌鎮金龜村的一處獼猴桃果園,負責人周強告訴記者,他和合夥人幾日來幾乎沒有休息,為的就是趁著這幾天的好天氣完成人工授粉,這樣,今年夏天就可以豐收獼猴桃。

在金龜村,像這樣的獼猴桃果園還有很多,大都屬於北川金龜惠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我們這個合作社‘大有來頭’哦,個個都是能做事、做成事的能人!”合作社負責人之一、金龜村書記劉剛帶著記者來到合作社的辦公點,指著產業規劃圖介紹,全村共有800餘畝獼猴桃果園,其中497畝屬於合作社,從A到G共分了7個區,每個區都有負責人。這個園區是由政府引導返鄉的村民創辦的,劉剛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政府和我聯繫,想讓我回來創業,帶著村裡的鄰里一起脫貧致富,我毫不猶豫就回來了!”劉剛告訴記者,不僅是他,村主任陳才龍也是返鄉創業代表之一,“村裡一下回來了很多有創業經驗的人,大家經常一起討論,經過考察、研究、論證後,一致認為村裡可以成立合作社種植獼猴桃。”於是說幹就幹,這一干就快兩年了。

為了把貧困戶和村民帶動起來,合作社確定按勞力、資金或土地入股的方式,鼓勵村民加入合作社種植獼猴桃。“村民也可以藉助產業扶持週轉金或者小額信貸來入股,如果沒有資金,還可以提供勞動力。”劉剛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村民在果園務工,每天可以獲得60到80元的報酬。每年果園盈利後,還會抽取3%到7%的資金,分發給各園區的負責人。這樣一來,入股的村民就可以分得兩份紅利,“獼猴桃是三年掛果,也就是說明年就可以分紅了。預計2021年以後,每年分紅金額將會達到投資款的1.5倍,這樣的分紅模式至少可以持續10年。”

這樣的賬一算,村民紛紛主動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共吸納了35戶122人加入,其中貧困戶有6戶21人。

“每天我早早就會過來幹活,雖然辛苦,可我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村民蒲崇輝種植的60多畝獼猴桃被評為貧困戶創業示範園區,明年果園就開始掛果了,想到未來的日子,他信心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