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做成大事,只需要做好這一點

人生要做成大事,只需要做好這一點

脫不花說:“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

漫漫人生旅途中,你有沒有一些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想去開拓新的領域,想去嘗試另一種生活,想應聘一家很有名的公司,想給自己思念的人寫封信?

我們總是告訴自己,再等等吧,再準備充分一點吧,這事不著急,於是眼睜睜看著機會從身邊溜走,別人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心愛的她/他成了別人的伴侶。

而你只能後悔地想,我當時要是再勇敢一點,早點行動就好了。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那些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開始行動的人,不管結果如何,都很慶幸自己的選擇。

人生要做成大事,只需要做好這一點

01 不顧結果,主動行動

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脫不花,就是一個典型的“魯莽派”,她從一個高中畢業就出去闖蕩的打工妹,成為全國最大知識付費平臺的創始人,跟她的“莽撞”有很大關係。

脫不花早期是做廣告的,她喜歡去蹭一些廣告圈名人的免費講座,在一次聽講結束後,她鼓足勇氣從主講人湛國祥那裡拿到了一張名片。

普通人就算拿到名人的一張名片,頂多也是小心收藏或默默瞻仰,可脫不花竟然在一次工作中遇到問題而又沒人能解決時,一咬牙按照名片給湛先生撥打了電話,並且表達了自己希望得到湛老師的指點,有問題想向他請教。

湛老師不僅接過了電話,還被脫不花約了出來,看了她尚在準備中的材料,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指點,在PPT製作、投影膠片等方面都指出了存在的問題。

在同事即將帶著材料去趕火車的最後時刻,脫不花歷盡艱難改好了方案,並被老闆認可,提出要她親自跟著去,還給了她上場演講的機會。

她從此成為這個方案的主力,成了項目負責人,開始接觸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脫不花說:“我所負責的第一個客戶,組建的第一個團隊,合作的第一個媒體,寫的第一篇文章,培訓的第一個學員,賺的第一筆獎金,買的第一部手機,都源於此。”

《時間之間》裡有句話:“意義非凡的事,總是碰巧發生的,只有不重要的事,才需要周全的計劃。”

當你覺得這事太魯莽,我應該等時機成熟再去做時,不妨學學脫不花式做派:先幹起來,然後再一步一步逼近成功。

人生要做成大事,只需要做好這一點

02 無懼困難,立即行動

不僅在現代,古人也明白行動的重要性。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文言文《為學一首示子侄》,大意講的是天下的事沒有難易之分,只要肯做,難事也變易,如果不做,易事也變難。

世上的事情和學問沒有難易之分,肯學去做,難事也會變容易;不學,易問題也很難。

文中還講述了兩個和尚的故事,說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裕。

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您憑藉什麼去?”

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僱船沿著長江下游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什麼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

四川距離南海,路途達幾千裡,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

可見,一個人能否做成一件事,其實與你的各種外界條件和環境因素無關。

無論貧窮或者富有,聰明還是愚鈍,當你行動起來時,一切因素都不再重要了,你已經超越了你自己,也超越了許多人。

人生要做成大事,只需要做好這一點

03 踐行習慣, 觸發行動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雖然很想行動,但開始做起來實在是太困難了,我總是無法邁出第一步。

那麼對於總是完不成既定計劃,或者無法堅持,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來說,需要一個特殊的方式來觸發行動——微習慣。

斯蒂芬 · 蓋斯寫了一本神奇的書,叫做《微習慣 —— 一個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書中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基底神經節和前額皮層兩個區域。

前者不分辨行為的對錯,只負責識別並重復工作;後者可以理解長遠利益和結果,並負責處理短期思維和決策。

如果我們的任務非常小,那麼前額皮層只需要一點的精力和意志力,就可以指揮我們完成任務,大腦不會覺得疲憊,基底神經節可以輕鬆的讓我們重複任務,最終養成習慣。

我將微習慣分解為以下三步:

1.微量開始,降低門檻。把任務雖短到足夠小,足夠容易,我們不必特別花心思去做好他,只是簡單的費一兩分鐘或者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做到,那就沒有了心理負擔,可以很輕鬆的開始行動。

2.一天一次,隨時可做。不要貪多,一天只做一次就好,不刻意規定某一時間或某一地點,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開始,按照實際情況隨時安排。

3. 超額完成,追蹤記錄。我們的最終目標,當然不是隻做一件這麼小的事情就可以了。所以,要鼓勵自己超額完成任務,記錄下自己每天的進步,給自己積極的鼓勵。

馬雲曾說,人永遠不會為自己做過什麼而後悔,只會為沒做過什麼而後悔。

因為人總是擅長於為自己找藉口,從心裡認為自己做過的事都是有合理原因的,就算你當時後悔做了,日後回想起來也會覺得還好當時我做了這件事,才會有後面一系列的經歷與收穫。

在成長的旅途中,當你面對是否要去做這件事的選擇時,希望你可以魯莽一些,勇敢一些,幸運女神或許就在你的敢想敢做之中意外降臨。

就算做錯了,也沒有關係,那個奔跑著摔倒的孩子,總有一天會笑著拍拍身上的土,悄然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