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年肆無忌憚對伊拉克動了武,為什麼跟伊朗卻遲遲不敢呢?

品味人生1659320


當年美國對伊拉克動武,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苦衷。實際上也有為收拾伊朗鋪路的意思。只是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一腳踩進去再沒能抽出來,所以才給了伊朗戰略窗口期。


實際上深入研究伊朗崛起之路可以看到,伊朗也恰好是在美國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這期間,才積極對外擴張,在中東地區坐大的。

首先討論一下為何說美國發動伊拉克,是在為收拾伊朗鋪路。

伊朗身處中東、波斯灣,屬於戰略位置,其屬於西亞、中亞、南亞交通樞紐位置。西部和伊拉克、土耳其接壤,東部和阿富汗接壤,南部隔著波斯灣和海灣阿拉伯國家相望,北部沿著裡海,和中亞國家毗鄰。

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初步取得戰果之後,就馬不停蹄的突然調轉槍頭,向伊拉克進軍。實際上可以看到,除了伊朗北部,伊朗已經被美國三面夾擊——東面美國進入了阿富汗,西面發動了阿富汗戰爭。而南部,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軍事集結地區,海灣地區。

不僅如此,實際上美國在進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時候,也開始積極向中亞滲透,也就是基本上伊朗已經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

俄羅斯處於自身利益考量,也基於戰略考慮,在中亞地區實際上幫了伊朗一把。俄羅斯在中亞發揮影響,促使美國在中亞的滲透十分有限,其在中亞建立的幾個基地,也基本上難以承擔與伊朗開戰的負荷。而且在俄羅斯作梗下,美國和伊朗開戰,中亞的基地美國也恐怕將不能再使用。

美國對伊拉克開戰,也誤判了伊拉克局勢的複雜性。美國是很快就推翻了薩達姆,但卻沒能從伊拉克泥潭裡再邁出來。

美國對伊朗東西兩鄰國的戰爭,原計劃成為進攻伊朗的翹板,結果卻因為深陷其中,成為了伊朗的戰略機遇和救命稻草。

這箱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還沒有收尾,敘利亞再起波瀾,伊朗也為了緩解美國對伊朗本土的戰略威脅,開始主動跳出去到敘利亞和美國亮劍。


從2001年阿富汗戰爭開始到現在,19年,美國前十年都準備收拾完阿富汗伊拉克後兩面(實際上是三面)夾擊收拾伊朗,但卻自身無法再沒有抽身之前發動第三次如此體量的戰爭。

後9年,美國和伊朗在敘利亞開始博弈,而且還對了一個俄羅斯。

所以美國不是遲遲不敢和伊朗動武,而是美國遲遲解決不乾淨和伊朗動手前的礙事的工作。


中評中語


伊拉克和伊朗情況完全不一樣,伊拉克從薩達姆上臺開始就在中東攪動的非常的動盪不平靜,跟伊朗打兩伊戰爭,還入侵科威特得罪了全世界,而伊拉克的經濟完全是通過售賣石油來換取武器和生存的資源,國內沒有建立起來自己的工業體系,加上伊拉克薩達姆屬於獨裁者,在國內的名聲並不太好,而美國利用這種機會挑撥伊拉克內部矛盾其實也是比較輕鬆的。


最關鍵的還是伊拉克在薩達姆的統治下放著好日子不過,到處惹是生非,而薩達姆這個人又比較容易膨脹,給老百姓帶來了好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危機和災難,所以伊拉克國內的老百姓對薩達姆和其政府的感覺非常的矛盾,而再加上伊拉克在國際上面沒有強大的靠山,所以美國對伊拉克這種沒有靠山的國家肆無忌憚的收拾。

伊朗不一樣,伊朗是一個宗教為構架的國家,在宗教信仰上面伊朗人都是比較統一的,美國很難在伊朗身上進行大規模挑撥離間,再加上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是大國之間較量的前沿,伊朗的位置比伊拉克更重要,而伊朗比伊拉克有一點先見之明,並非只是靠買賣東西來維持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是一直在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在多年的努力下伊朗的國內工業體系已經有一定規模。



伊拉克就沒有伊朗這樣聰明,國內的大量物資都是國外購買,把柄很容易被人捏著,伊朗從伊拉克身上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拿伊拉克做了反面教材,最主要的是伊朗知道拉關係懂得利用自己的重要位置來給自己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在這上面伊朗也強過伊拉克,伊拉克之所以美國肆無忌憚的吊打,最主要的是伊拉克沒有大國幫忙,而伊拉克自己本身在美國面前就是三歲小孩一般,想怎麼修理就怎麼修理。


美國在過去吃過幾次有大國支持的戰爭,畢竟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都沒有討到便宜,光看實力來說朝鮮和越南在當時遠不是美國的對手,但是有了大國支持以後就不一樣了,美國沒有討到便宜,而現在的伊朗情況也和過去的越南差不多,美國顧及到背後的大國,所以不敢肆無忌憚,畢竟在過去有過兩次這種遭遇,美國清楚動手後面臨的困難和代價。

再加上伊朗自己本身的工業體系在一些方面能夠自己保障,從這一點來說都讓美國膽心會陷入長期的消耗戰裡面,以美國多次吃虧來看,沒有絕對的把握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的條件下,美國是不可能冒著自己再次陷入戰爭泥潭讓自己潛在的對手抓住機會發展壯大的,美國的目的看起來是伊朗,其實伊朗只是一個引子,大國之間的較量才是重點,伊朗只是在裡面扮演前沿戰場急先鋒的角色而已,也就是大國博弈的戰場而已,美國在戰爭衡量上面也非常的謹慎,畢竟現在不同往日。


無法超越的足跡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已不是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國際環境。伊拉克當時沒有強大的國家全力支持,作為一個小國來單獨抗擊美,英超級軍事強國,絕對沒有勝算。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美國才明門張膽地,大張旗鼓地用一瓶洗衣粉做道具發動了侵略伊拉克戰爭,而且開始還是以零傷亡就取得了勝利。事過境遷,今天的世界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敘利亞戰場美國想逼巴沙爾下臺,但在俄羅斯強有力支持下,巴沙爾不僅沒有下臺,最後還是美軍灰溜溜撤走了大部分軍隊。在委內瑞拉,美國製裁了多少年,但由於委背後有俄羅斯,古巴,中國的堅定支持,美國始終不敢軍事幹涉,害怕造成美,俄正面衝突,給美國帶來重大危害。伊朗更是如此,伊朗本身就具備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背後有中,俄支持,不允許美國再發動當年侵略伊拉克那樣的戰爭。另一方面當年美國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雖然起初是零傷亡,但佔領伊拉克後,在伊人民的反擊中卻不斷損兵折將,致使美軍造成了上幹名士兵魂斷伊拉克的惡夢。在阿富汗,在利比亞,現在比美國入侵以前更加混亂。美國花了數萬億美元,傷亡了數以萬計的士兵,又收穫了什麼呢?美國建國二百四十多年,僅有十幾年沒有打過仗,窮兵贖武最終導致國力逐浙衰退,走在了衰落的道路上。如果特朗普貿然對伊朗再進行一次動武,必然會得到中,俄,聯合國,甚至歐盟及全世界的反對,美國的國力必將進一步衰退,而且特朗普明年連任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很可能一敗塗地。這就是美國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武的原因。


華157252741


美國對伊朗的心態可以說必除之而後快,但對伊朗為何遲遲沒動手?看看伊朗和伊拉克的對比就很容易看出端倪。

伊拉克雖說軍事力量相對強大,但基本不能自給,而且武器裝備通常靠買,並且相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落後,國際環境比較孤立,國家體量較小,戰爭潛力沒有,最關鍵的國內矛盾非常尖銳(有反對派可利用)。



再看看伊朗,中東一大國(真正的),8000多萬人口,164萬平方公里面積,國內各民族相對比較團結,國內經濟基本能夠自給自足,外部環境也相對伊拉克要好,最最重要的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一旦戰爭來臨在戰爭的各種因素更容易持久戰。美國要對伊朗動武必然會三思而行,直接說美國要打伊朗肯定能打下來,差距擺在那,但它不得不考慮後果,這和打伊拉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可以看看美國打伊拉克之前做了多少準備,十幾年的制裁和封鎖導致伊拉克經濟衰落,老百姓日子不好過,軍事實力可以說名不符實了,這時候打他容易了。美國對伊朗現在採取的策略可以說和當初打伊拉克的策略同出一轍,通過不斷嚴厲的制裁摧毀伊朗的經濟,挑起民怨、甚至挑起反叛力量,讓伊朗無法發展經濟、國內動亂,國家實力徹底衰落之時恐怕就是伊朗國破家亡的日子來臨。總之伊朗現在只能被動的應對,儘可能的採取應對措施保證自己的安全,後續如何不樂觀。


眾流成海


1.伊朗經濟抗打擊力更強!

伊拉克基本沒什麼工業技術,外國一封鎖,經濟馬上崩潰。

伊朗有一定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背後有毛子和東方大國的支持),雖然比較初級,但基本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尤其是軍事工業方面,伊朗也是國際主要賣家。一旦開戰,美國付出的代價會很大。

2.伊朗地理環境較好。

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已經被周邊國家孤立,既得不到周邊的支援,也無法向他們後退,基本是孤立無援。

而伊朗通過裡海可直達俄羅斯,陸地接壤的幾個“斯坦”,不僅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也同屬伊斯蘭國。

一旦開戰,伊朗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俄羅斯和伊斯蘭世界的支援,美國沒法封鎖。即便敗了,也可以從容退到那幾個國家,組建流亡政府,繼續作戰。

另外,伊朗守著“世界油管的總閥門”——霍爾木茲海峽。一旦伊朗封鎖海峽,全世界經濟都要遭殃,包括美國盟國。投鼠忌器,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3.找不到入侵伊朗的理由。

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理由充分。

但出兵伊朗卻沒什麼好的理由。目前,美國唯一的理由就是“伊朗研發核武器”,可伊核協議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簽署的,至今也得到普遍承認。

沒有正當理由,則失去道義支持,甚至全球反對——美國可以入侵伊朗,就可以入侵任何一個國家,誰不害怕?

4.美國國力衰退。

美國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時,正是搞崩潰蘇東集團,搞垮日本經濟,歐洲一體化未成型,中國未崛起時。美國的國力達到頂峰,通過戰爭炫耀武力。

而現在,俄羅斯緩過勁了,中國崛起了,歐盟一體化加深了,還有些新興工業國(如印度)也在快速發展,正蠢蠢欲動準備取代美國呢。

相反,美國卻因兩場戰爭消耗了國力,還爆發金融危機。

此消彼長,美國也經不起再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即便贏了,也不過給別人做嫁衣。


雁去無痕ty


2011年9.11發生,美國儼然恐怖受害者的身份出現在國際社會,博得全球一致同情與聲援,其反恐名正言順,憑安理會決議一路順風打擊並推翻據不交出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

小布什政府乘勝追擊,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歐洲乃至美國之罪名“聲討”薩達姆,但遲遲得不到安理會的動武“授權”。無奈,它與英國等一干追隨國於2003年3 月掀起伊拉克戰爭,如願掀翻薩達姆政權。

戰爭沒有引起革命,但它教育了世人:薩達姆不善,美國的行徑更壞!

破壞聯合國安理會大國一致的原則,使得單邊主義達到極致;開創新世紀武力推翻主權國家政權的先例,嚴重損壞基本國際準則;傷害伊拉克人民的民族與宗教感情,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嚴重損壞原有的政治與社會秩序,為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滋生創造土壤。

奧巴馬上臺後,美國宣佈結束伊拉克戰爭,除軍事顧問外的作戰部隊撤離。

與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在國際社會“臭名昭著”不同,伊朗實行伊斯蘭民主選舉制度,沒有侵略周邊國家或挑起戰事的惡績。且在同有關各方長期博弈後達成放棄核濃縮的伊核協議,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

時代在變,美國隨意對其他國家動粗的時代不再。它看委內瑞拉不順眼,但沒有理由動武。

伊朗亦然,一個在中東舉足輕重的大國,一個重要的石油生產輸出國,一個扼守波斯灣出口的國家,一個擁有萬枚導彈、伊斯蘭軍民誓死捍衛尊嚴的國度,若大國貿然啟動戰端,後果要比伊拉克戰爭嚴重複雜得多,世界經濟、全球安全將遭受災難性影響,美國能夠承擔得起嗎?

不對伊朗動武,是審慎明智且負責任國家的基本標誌。


ruixuezhaofeng


美國為什麼會對伊朗開戰?,這是美國人在拿伊朗做文章,做石油文章,並且公開化,為什麼要公開對伊朗的戰爭呢,公開化的設計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呢,爭對的對象是誰呢?本來戰爭對誰戰爭是保密的,美國即然公開了。那肯定是藉助伊朗石油寫戰爭文章,爭對需要石油資源的國家了,石油資源美元化,說明了美國的美元少了,需要製造石油市場危機化,公開化,讓各國知道美國又要對伊朗開戰了,你們抓緊時間排隊用美元買石油吧,當然,也可以藉此給那些不聽美國指揮的國家,有野心的國家,打掉他們的妄想症,打掉他們在伊朗的利益,作為條件交換,就是一個動作,引發眾國條件反射,美國要用指揮棒敲打這些不聽話的國家,伊朗只是躺著中槍,誰讓伊朗有石油呢,這不是伊朗的錯,也不是美國的錯,是石油需要國家的錯,即然是大多數國家的錯,也糾正不了美國的(指揮棒)對呢,呵呵呵


旭日東昇80847515


美國民意風向變化了,911後美國民意戾氣十足直到三年後才有所削減。中國可以理解美國為了珍珠港幾千人滅掉日德卻很難理解死亡人數超過珍珠港的911事件後滅掉阿富汗和伊拉克。

在中國看來美國911後最佳選擇是用自欺欺人的手段封鎖消息當鴕鳥當縮頭烏龜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這樣就不用發動戰爭了。在有些國家看來甚至死個幾萬人都不是發動戰爭的理由更何況幾千人。

911風波過去了近二十年後民意早已趨於平靜,在這樣背景下崛起的伊朗儘管再怎麼囂張但是奈何國內民意平靜即便是總統也無可奈何。


迷路的時間


美國從對南聯盟與伊拉克的戰爭中是取得無比自信的戰爭零傷亡理念的,並且迷之自信,國際社會對伊拉克的核查起到了推動作用,使美國對伊拉克軍事力量一目瞭然,心中有數,並給了其零傷亡作戰的決心,當然也促成了其在阿富汗的欲罷不能。

伊朗對美國是有部分秘密未被明白的,而且伊朗受國際社會力挺,美國並沒有充足的開戰理由,無理由用兵並不能得到美國國內的支持,美國特朗普只是在為實現自己施政業績挑起美伊齟齬,出師無名,必受掣肘。

美國對伊開戰將使其零傷亡理念破裂,美國人有錢支撐戰爭,但絕頂不起傷亡造成的國內反戰浪潮,而特朗普還有連任總統的雄心壯志,他是必須考量的,所以製造高壓態勢,逼伊朗自亂其政才是上策,所以美國好象一直在忍,實則不然。


硃紅傑490


🤔美帝向中東下手滅了伊拉克,又幹掉了利比亞根本不是獨裁不獨裁的事!!主因,一,石油。二,更根本的是宗教之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不和協的對抗)!對伊朗恨之入骨由於地理及實力是有忌憚的!它若干掉伊朗之後,沙特就是下一個目標!別看現在“友好”。(個個擊破個個收拾)美帝才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