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戶口”真相

一位沒有署名的“中國聽眾”在電子郵件中寫道:“目前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呼聲很高,請問能否介紹一下美國有沒有類似的戶籍制度?一個州(或城市)的居民遷移到另一個州(或城市),是否與當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包括政治、經濟權利?”

美國沒有那種按照一個人的出身來固定其“戶籍”並限制跨地區特別是城鄉遷徙的制度。遷徙自由被認為是受美國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美國公民有從某州搬到另一州定居的自由,未經正當法律程序,當局不能剝奪公民的行動自由。不過另一方面,美國各地都有一些居民登記的制度。


美國的”戶口”真相


遷移自由 居民登記

美國憲法並沒有直接提到“行動自由”、“遷移自由”或者“旅行自由”等字眼,然而,美國法律和歷年法院判例一再把美國公民的旅行自由視為一項根本權利。美國簽署和批准的國際人權公約更是明文把在本國境內自由遷徙和定居列為基本人權。

不過,某州或某市的居民雖然有自由遷入另一個州或另一座城市,他能不能一搬來就立刻享受本地居民的待遇呢?在福利和選舉等事宜上,各地可能會規定某人必須在本地居住一定時間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某些權益。也許,這種“居民規定”(residency requirement)可以算是美國的一種“戶口規定”吧。

一些“戶口規定”遇到法律挑戰,有的被推翻,有的被維持。比如,曾有州立法規定,某人必須成為本州居民一年以上才有資格領取福利,這樣的規定就被美國最高法院裁決違憲。而各州曾規定選民必須在本州居住一段時間才有資格在本州投票,這項規定得到了最高法院的維持。不過,自從1970年代中期以來,越來越多的州放棄了對選民居住時間的限定,後來

國會又在1993年通過《全國選民登記法案》(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Act),允許任何18歲以上的人在辦理駕駛執照的同時辦理選民登記。

以毗鄰首都華盛頓的馬里蘭州為例,“外地人”因為上學、找工作、成家或者各種原因,可以自由搬來馬里蘭居住。當他落下腳有了地址後,就可以去州車輛管理局,辦理馬里蘭州的駕駛執照,同時,車管局還可以當場幫助他申請選民登記。

美國沒有全國身份證,一旦有了馬州駕照,就等於有馬州身份證了。一旦完成選民登記,就成為馬州選民了。做為本地居民,他的孩子立刻可以免費就近上公立中小學。如果有需要並符合其它條件,他也有資格以本州居民的身份申請福利。

受本地好處 為本地交稅

各州還有一個慣例,那就是,由本州納稅人資助的州立大學在收學費時分成兩檔,本州居民交較低的“州內學費”,而外州來的學生要交較高的“州外學費”。如果某位學生和父母喜歡別的州的某個州立大學而又不想多交學費,他們可以選擇搬家。不過,上學前一天空降可不行,因為這其中有“戶口規定”。

以馬里蘭大學為例,外州學生的一年學費目前是24,831美元,而州內學生只需要交8,146美元。不過,要享受“州內學費”,學生必須在馬里蘭長期落戶,並且一定要在註冊之前在馬州連續居住12個月。

有權益也有義務。成為本地居民也意味著成為本地納稅人。從落戶之日起,居民就要向本州和本縣市交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等。

另外,他們的車輛也必須限期在新落腳的州交費過戶。例如,馬里蘭州就規定,新居民從外州開來的私家車,必須在搬來之後的60天內在州車管局登記。

城市地區 鄉間地區

美國有沒有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之分呢?從經濟學、人口學和城市規劃等角度出發,美國當然有“城市地區”(urban area)和“鄉間地區”(rural area)之分。但是這種城鄉之分不是壁壘分明的“戶籍”隔離。美國人可以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

按照2003年公佈的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城鄉定義,美國75%的土地屬於“非都市地區”(nonmetro areas),上面居住著17%的美國人口。真正生活在農場的人只佔全美人口的大約2%。

務農是一種傳統悠久的文化和職業。除了道地的農民外,還有人喜歡業餘務農,在自家山頭種些蔬菜瓜果或者自家院子裡養兩匹馬喂四口豬。由於聯邦政府和各地方有各項農場稅收優惠和農業補貼,不同方面對究竟什麼算farmer(“農民”或“農場主”)有不同的規定,並不是誰都可以隨便享受“農民待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