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出看你過的第一本書?

中國榮1號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滿腦子裡都是學習,根本沒有讀過什麼課外書,一心只想能上個好的高中,也沒心思看什麼書 總以為自己就算有 也看不下去 那天所有作業都已經完成, 想著閒來無事 找本書看一下吧 正好同學有本三國演義,想著看幾張消磨一下時間,誰知越看越喜歡 等下完晚自習 同學們都去睡覺了 我自己在教室點著蠟燭觀看

三國演義帶我進入到另一個世界 張飛 諸葛亮 關雲長……一個個鮮明的人物 到現在還活躍在腦海 通過三國演義我也知道了,人生世世無常 一些事不能盡如人意 未來的發展,時也命也!


妳的世界有我


清楚地記得,我人生中看過的第一本書是兒童文學作品《新來的小石柱》,這本書是過年期間用我自己僅有的幾毛壓歲錢在中大街新華書店購買的,那年我上小學五年級。


書的內容好象是敘述生長在深山裡的農村少年小石柱是顆天生的體操好苗子,被體操教練發現後帶到省體操隊進行培養訓練,小石柱不負厚望,勤學苦練,練就一身高難動作,在他準備參加全國比賽的時候,卻意外地從單扛上脫手摔下,導止腿部骨折,而小說中的主人翁小石柱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骨折傷痛,最終攻下了當時世界一流水平的,好象叫直體後空翻接體1080度高難動作,獲得了全國少年體操冠軍,小石柱從而走進國際體操比賽大舞臺……


《新來的小石柱》我用幾天時間就看完,閱讀中出現許多陌生字和詞語,自己就查《新華字典》和《漢語成語小詞典》,做到字要認識、成語要弄懂弄通,而且要理解並能舉一反三為止,真是受益匪淺也。

"小石柱"成了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和朋友,這本書成了我良師益友,甚至愛不釋手到用報紙作書的書皮,寒假結束後我將此書帶來學校擺臉炫耀,被同學們互相間借去閱看,傳來遞去而遺失,成為少年時的我留下憾事一樁,迄今還耿耿於懷。



老夥計610322


唐詩三百首。當我還咿呀學語的時候,外公(文革時期的地主家庭,聽說以前外公學習很好還學習過俄語,但平時總是不苟言笑的)總是喜歡教我念唐詩。


春天,萬物復甦的時節,外公抱著我去踏春。看見池塘裡的一群大白鵝就教我念“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可憐我那個時候字都讀不準“吶吶佛呂誰,吼吼啵啵啵”。外公這時候才會展顏一笑,大概這就是含飴弄孫的註解吧!


到了炎炎夏季,外公抱著我在涼亭納涼,一把老學究式的大蒲扇輕慢搖著。東兒來,外公指著池塘裡的荷花“看,那是什麼?”“蜻蜓”外公我要抓蜻蜓!但是外公並沒有理會。默然一會兒,朗聲唸到“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啊!哈哈大笑著,年幼的孩童哪解其中風情?只得吃口香瓜,脆生生的。還惱著飛走的小東西呢!


百花凋閉,落葉飄零的時候。也是記憶中外公最沉悶的時候了。那時候我已經會走路了,大手拉著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無話。忽而指著天上的星星,喃喃道“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牛郎織女星”“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已識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對我這上了年紀的人 好在哪?

冬天,外公走了……

唐詩三百首我也已經背熟了……

淚如雨下,就此擱筆


南昌小騷年


我看過的第一本課外書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福爾摩斯探案集》

那本書不厚,裡面大致收錄了四個故事,我能記住的有“血字的研究”“巴斯克維爾莊園的獵犬”,它開啟了我閱讀的大門,讓我從此喜歡上讀書,然而除了這本書本身,我更應該感謝我的父親。

我從小是那種懂事過了頭的人,從不會和貧窮的父母要任何東西,記得是初一升初二的期末,老師讓大家放假讀四大名著,我家裡沒有,那書一套買下來也不便宜,我硬著頭皮問我爸,如果期末考試我能考進前三,給我買套四大名著行不。

我爸,同意了。取成績的那天我緊張的不行,後來總算沒辜負自己,考了全班第一,年級第四,我帶著成績跑回家,爸媽卻沒在家,等了許久他們才回來,老爸拿著一套四大名著還有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放在我面前。

要知道當時他根本不知道我考了第一名,所以就算是我考的並不好,那書他也會買給我的,因為他的支持,我才喜愛上讀書和寫作,我永遠感恩我的父親,那個當年“大手筆”給我買了書的人。



楊木林子宋小欠


本人從小喜歡看小說,但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沒錢買那些“閒書”,於是經常從同學或者親戚家裡藉著看。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從家裡偷帶了一本書到學校——《隋唐演義》,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同學終於同意把書借給我看,但是他只答應借我一天時間,晚上放學回家他要把書帶回家去,怕被他爸發現打死他。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天時間看更多的東西,我是上課偷著看下課放開了看,終於在自習課時間被老師發現,上自習課時,老師會時不時地走過來看看,當時我把《隋唐演義》夾在課本里頭偷看,看書看得太入迷,不知什麼時候老師已經現在我面前瞅著我,我一抬頭慌了神……書被老師沒收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估計老師也把這本書看完了,於是就想還給我,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想不想把書拿回去,我說想,他說可以但是必須要回答一個問題,答不上來這書就別想拿回去了。問題是:說出《隋唐演義》書中十個人物的名字。我回答完以後,他把書還給了我並且糾正了我的一個錯誤,他告訴我“單雄信”的“單”讀shan,不讀dan。

這件事我印象極其深刻,現在想想頗有意味,懷念我的好老師,懷念昔日美好時光。


無聲無息舞


說說我的經歷。

我上學的時候成績不怎麼好,可能跟我喜歡看課外書有關吧。上小學的時候就特喜歡看歷史書,每次寫完作業,就拿歷史書看。小學還沒上完,就把初中的歷史書看完了。那時候我媽媽經常說我“不務正業”。後來我又買了整套的二十四史,可惜一直沒時間看。

我家裡書本挺多的,因為爸爸也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他的書都是風水命理類的。等我看完歷史後,我就偷偷的拿他的書來看。第一本看了東晉郭璞的《葬經》,講風水的。太玄幻深奧了。沒看到多少就扔在了一邊。接著又看命理一類的,這個挺好理解。能看得懂,就是《淵海子平》。我個人覺得就是那時候看了很多傳統文化的書本,才使我走上了中醫之路。這也許就是緣分吧!

我其實對宗教也挺感興趣的。看完命理類的書後,自己買了一些佛教的書,佛教類的書中《金剛經》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看完這本書感覺真的很有智慧,配合禪宗六祖的壇經來看,有更深的領悟。

現在自己仍然保持看書的習慣。不過現在看的都是專業類的,很少看閒雜書了。有很多書內容都很好,很有警醒作用。比如《三言兩拍》《菜根譚》《增廣賢文》《壽康寶鑑》《夢溪筆談》等等,朋友們可以看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A醫知伴解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總的意思是說,讀書是人們增長知識和智慧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讀些好書,對人的影響很大,不僅是單單提高人的文化素養,而且對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其中人們第一次接觸的文學作品,特別是自己喜歡的書籍,對人的一生都有不可磨的的印象和影響。記得在中學時無意中得到了一本小說,這也是一生中第一看多小說——《林海雪原》。當時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狠不得一口氣讀完,真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書中的人物,故事到現在回憶起來還例例在目。特別是主人翁楊子榮在解放軍掃匪戰鬥中,受上級命令假扮土匪深入匪穴,與土匪鬥志鬥勇,最後徹底消滅了殘匪,取得了最後勝利。小說中揚子榮和土匪“智鬥”的描寫至今記憶猶新。匪問:“天王蓋地虎?”揚答“寶塔鎮河妖”!問:“怎麼又黃啦?”答“防冷塗的蠟!”由於揚子榮的機智很快得到了土匪們的信任,為後面的勝利墊定了基礎。從小說故事中看出揚子榮為代表的先輩們,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服從命令,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大無畏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深深影響著後來的人們!後來根據《林海雪原》改編的京劇《智取威虎山》至今久唱不衰。戲中揚子榮的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凸顯了英雄本色!


憩園春


看到這個問題時,思緒便飛向小時候去了,而後再回到現在,不禁苦笑......自己深深記得自己看的第一本書是簡訂本的《伊索寓言》,在當時僅賣5塊錢,可在農村裡哪有錢來買課外書看啊!

《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書籍,它是西方語言文學的典範,也是世界上傳播最多的經典作品。這本書就用了些簡短的小寓言,運用動物的行為活動來表現著我們生活中不被察覺的真理,所以每一則故事都有其不同的真理與魅力。

記得自己想買《伊索寓言》的原因就是在課本上學的“龜兔賽跑”、“狼來了”、“農夫與蛇”等這些小故事,感覺有趣極了(當然自己不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哲理,畢竟年紀還小)便鬧著向父母要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看這本書時便不僅僅是有趣這麼簡單了,自己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經驗和處世做人的道理。


生活有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的。這我在小學時間,正是受啟蒙教育成長的時候,父親給我買的一部書,當時並不懂書中內容,後來有觀看電影譯製片,大概明白了一些內容,語文課本上也學習過一些名言,才有點懂。

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的壯大,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成長為鋼鐵戰士,成為“鋼鐵”,在革命鬥爭中百鍊成鋼。後來革命勝利後為祖國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最後雙目失明,仍然為自己的青春歲月而奮鬥,寫出了著名長篇小說!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恥辱,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觀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奮鬥一生何足惜,鋼鐵品質行大愛

無私奉獻為事業,始於足下貫長虹,

不忘初心為民族,人間正道是滄桑!


用戶538636137925


課外書的話,是偶然間看到的,名字叫《世界未解之謎》,也是第一次看完那麼厚一本,那時候大概十三四歲。裡面講了什麼樓蘭古國,胡夫金字塔,百莫大,古埃及,巴比倫。也從那時候起,我認識到外面世界的神秘莫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