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一個情緒健康的孩子?

張紫煒zz


這位媽媽你好😊我也有個女兒今年6歲半,前幾年的時候因為家裡出了點事情,我的脾氣變的非常易怒,經常衝孩子發脾氣,後來發現孩子比較膽小,性格也內向,後來我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也買了相關兒童心理學的書在看,學習了很多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才意識到孩子所有的問題都反應了父母自身的問題,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有它正面的意義,首先不要排斥任何情緒,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孩子更是如此,因為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差,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要學會去無條件的愛去接納我們的孩子,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趁這個機會好好反思自己,。

第一步覺察,然後接納情緒,當情緒來的時候不要拒絕和排斥,接納它允許它的存在,感受情緒到來時帶給你的感覺,比如我生氣的時候胸口像塞了棉花一樣,覺察它感覺它,很快它就會消失,自己有這個意識,然後再交給孩子覺察和接納自己的情緒,看到情緒背後深藏的問題,為什麼要生氣?學會引導孩子表達情緒,而不要壓抑孩子情緒。

第二步,反思,遇到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是不是每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有同樣的反應,跳出你的思維模式,下次遇到同樣問題如何應對?

沒有不好的情緒,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每個情緒背後都有它正面的意義,如果想做優秀且合格的父母,我們都要努力去學習,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一起加油😊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和孩子有所幫助,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徐雲健康管理師


絕大部分的家長並沒有經驗帶孩子,我也沒有。

教孩子過程中有成功的,也有不算成功的,少不了失敗的。我是孩子爹,想孩子有靈性,自己多少也要有點。事先要提醒一下下,事後要評估一下。

一次孩子去幼兒園小夥伴家裡玩,第二天小夥伴奶奶找我說家裡的項鍊不見了,問問我家孩子拿沒有。我先讓老人家回去,跟孩子說,不能說謊,天大的事,爸爸頂,不怪你,只要你不說慌。拿人家項鍊沒有?孩子哭著說沒有,沒有就不要哭,玩去吧。我告訴老人家,我孩子沒拿,你自己家找找吧。一個多月後老人家告訴我找到了項鍊。我家孩子從不說謊,後遺症是闖了禍,沒有任何負擔承認,我還不能責怪她。

孩子做作業家長頭疼。我一點也沒有。她在房間裡做作業,我把門關上,如果有事我會敲門再進去。我問孩子為什麼我敲門,我告訴你,你在房間裡做作業,我認為你是在做作業,你要是不想做可以玩一會,看電視都行。但是我要是進房間看見你在玩,沒有做作業,我會不高興。為了讓我高興哪怕你在玩,我敲門,你趕緊停止。我家孩子做作業從來不要我操心,我簽字時就可以知道做這麼多作業確實要這點時間。後遺症是回家作業做好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看電視,我不能吭聲,最多讓她早點睡覺。

家長不要老是嘮叨,看見不爽的不要吭聲,在合適的時候討論。有些事不是你認為不對就真的不對,不要立即說,緩一緩。比如說賭博,賭博肯定不好,但是人生賭博的機會太多,我看見孩子和表姐舅媽打麻將,我不吭聲,結果打了一場再也不感興趣,我何必再說。我經常和孩子討論網上出現的一些事情,聽聽她的觀點,我發現孩子三觀還行。

作為家長,我其實是密切關注著孩子的行為,她的一個動作,我會得出一些判斷和結論。別人看來我根本不管孩子,愛咋滴咋滴。我會有個判斷,如果幹預了,能解決問題嗎?效果不大或者沒有,那干預就沒有價值。

當家長的要學會判斷。天冷了,你擔心孩子凍著多穿點衣服。天冷是真的,多穿點衣服應該的。有沒有必要穿羽絨棉服呢?多穿少穿一樣容易感冒。要和孩子鬥智,用套路。快放假了我打電話問她學校組織去巴黎做項目有贊助商了嗎,有了,十五天免費,可她去不了,要回國實習。這就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巴黎現在亂,一個逮住她學會做飯。


西風75479585


養育一個情緒健康的孩子,首先父母需要情緒穩定。爸爸心胸開闊,心態陽光,媽媽善良,情緒樂觀穩定,心態好。這些特徵所營造出來的家庭氛圍和磁場自然能溫潤孩子性格,勝過苦口婆心的說教。其次,爸爸媽媽對孩子教育觀念要一致。爸爸媽媽再教育孩子問題上起爭執,勢必會影響孩子對事物判斷,從而影響到孩子情緒健康問題。再者,爸爸媽媽感情好,尤其作為家庭重要成員父親,更要關愛母親。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父母親相親相愛,給孩子感覺就是家裡充滿溫暖,心裡也不會過分焦慮,產生一些情緒問題。最後,我覺得,爸爸媽媽要根據自己孩子特點,學會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溝通是及時化解孩子心裡問題的重要途徑。溝通也會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從而消除一些心理上的問題。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學習之餘,多帶孩子參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公益活動,興趣小組或者經常跟孩子進行一些親子互動。陪伴是最長情的對白。多陪伴,及時發現孩子出現的一些負面情緒,並及時解決,多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孩子,孩子心態應該會越來越陽光,情緒自然也會健康。共勉!


uuccmm


如果你有一個小孩,教他們什麼是情緒,如何管理他們的感受,以及如何同情他人。當您的孩子成熟時,鼓勵他們與您分享他們的感受,並通過控制自己的情緒來成為一個好的榜樣。獨立性是情緒健康的一個關鍵方面。抑制可能很難,但讓孩子自己做事可以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自信,調整良好的成年人。

1/6

當您的孩子第一次開始學習說話時,開始教他們基本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憤怒和害怕。孩子們的書籍,笑臉或悲傷的面孔圖畫,以及誇張的面部表情都是教導孩子如何識別情感的好方法。

2/6

當孩子感到不安時,承認孩子的感受。當幼兒經歷一種他們無法言語表達的壓倒性情緒時,他們會發脾氣。當他們感到不安時,不要只是告訴孩子保持安靜,而是幫助他們使用他們的話語。讓他們知道你想要幫助,但要提醒他們,如果他們使用他們的好聲音,你只能理解他們。

3/6

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為您的小孩提供應對工具,並在成熟時繼續加強這些工具。應對憤怒或悲傷等情緒的方法包括深呼吸,數到10,並描繪他們的沮喪情緒。告訴你的孩子,每個人都會感到沮喪,但是傷害某人或打破某些東西永遠都不可能。我們可以深呼吸,放鬆,唱一首歌,或者畫一幅我們為什麼悲傷的照片,而不是大喊大叫或打擊。

4/6

鼓勵孩子談談他們的感受。要在他們年輕時打下基礎,請問孩子在各種情況下的感受。無論年齡大小,請記住在對話過程中始終給孩子一心一意。當他們告訴你他們的感受時,不要在手機上玩或回覆電子郵件。

有時候,你可能需要抵制責罵或講課的衝動。例如,假設您的孩子在晚餐時態度不好。而不是責罵他們,試著問他們為什麼不高興。如果有必要的話,給他們安慰。而不是責罵或講孩子聽不懂的道理。

5/6

通過調節自己的情緒樹立一個好榜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尊重他們的父母,因此為孩子建立自我控制模型。如果您和您的配偶或共同父母在您的孩子面前存在分歧,請保持冷靜並私下解決,而不是尖叫和侮辱。

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像孩子面前的機器人那樣行事。無論你是興高采烈還是心煩意亂,都可以在他們面前表達情感。

但是,你應該在瞬間表現出自我控制,例如深呼吸或數到10級。從長遠來看,你可以通過鍛鍊,聽音樂或寫作。

6/6

當他們傷害他人時,教他們責任和同情心。如果您的孩子行為不端,請抓住機會教他們如何彌補。教育年幼的孩子如何同情他人尤為重要。如果你有一個幼兒或學齡前兒童,幫助他們瞭解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的情緒。

如果您的孩子偷了別人的玩具,請說明他們的行為有後果,他們需要說他們很抱歉。問:“如果有人拿走你的玩具,你會有什麼感受?你難過難過嗎?“

當一個孩子傷害另一個孩子時,一定要對受傷的人施加很多同情情。說,“哦,我很抱歉,我知道這會讓你非常傷心。”建立同情心可以幫助另一個孩子明白他們不應該傷害他人。


村上阿龍


首先父母撫養者情緒要正常。

做孩子的傾聽者。孩子有任何事開心的,煩惱的,痛苦的,難以處理的事都能靜靜接受並給予正確的引導。不能動輒就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隨意評價孩子的事情。有的家長甚至一聽就上綱上線,一通責罵,打擊。我想孩子以後再也不會和你說任何事。孩子的事情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煩躁,就會走歪門邪道,自然情緒也好不了。尤其是對家長。

當孩子在學校或生活或學業上遇到困難,要積極幫助他。成績不好,和孩子一起找原因,陪伴他改善學習方法。即使接受慢一點,也要給足他成長的空間。不可一味刺激打罵。

當孩子情緒爆發,無法冷靜時。請給他一個擁抱。這時的他尤其需要一個愛他的人陪著他。給他最溫暖的呵護。之後再細細聆聽他的委屈。

當他所有的問題和情緒在他的撫養者面前都得到很好的釋放,他的情緒也會和你一樣正常。


狗子媽7991


管好自己的情緒再給孩子講話,平時孩子發脾氣或情緒激動時,家長一定要靜心聽他講完。有時我是讓他自己哭夠了再與他講話,有一次他說上課時老師也發脾氣了,我告訴他老師就是小時候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慢慢就養成了壞脾氣,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拔起蘿蔔


有什麼樣的父母長輩,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由於自己的原因,現在小孩都完全是自己的影子,無形中就造就了這樣。改變,從父母一身開始,你變了,孩子自然會變,需要的只是耐心,和換位思考。小孩的世界和大人不同,她看你,總是抬著頭,如果你蹲下來,才能和她一樣的視野,發現一樣的事物。我也在試圖改變。


雨桐零零


何為觀念,就是通過觀察周邊的環境,形成自身的信念。情緒健康主要受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所處的環境。作為家長營造安全平和的環境,有助於形成健康的情緒。二是自身所持的信念。通過引導,樹立正確的信心,正確處理自身的情緒。


弗求弗迪2


首先父母情緒要健康!


再別康橋45745036


和孩子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