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今天,來說一說帽子。

就當今來說,帽子可以說是人人必備了,不管是遮陽擋風,或者是著裝搭配,帽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更是一度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巍巍中華,自古便是“衣冠上國”,所謂衣冠不分家,帽子對於古人來說,除了遮風防塵之外,更多的則代表著地位、階級和官級,現當今的帽子,不管什麼款式,人人皆可戴,而在古代,冕、冠、弁、巾等各種“帽子”可並非人人都能戴。

可以說,直到近現代,才實現了“帽子自由”。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人面紋彩陶盆中的人冠像

上古時期:最早的“帽子”

中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帽飾樣式,常散見於一些陶器繪畫遺存中。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紋彩陶盆上的圖案,頭頂繪有魚尾形尖帽,可提供當時著帽人物的具體形象。

在《後漢書·輿服志》中有對上古時期衣帽的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描述了原始人把獸皮蓋在頭上以保護頭部,這大概就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帽子”。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原始人頭飾簡筆畫

而“帽子”自產生之時,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就產生了極為重要的裝飾作用,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原始人將羽毛插在自己的“皮帽”上,從而使其變得更為美觀。

之後,隨著華夏始祖黃帝建立文明開始,服飾也逐漸被髮明,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而基於麻和絲布而製作的“帽子”也最早出現在那個時期,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三代時期:“冠冕制度”,帽子上的“禮儀”

夏、商、週三代時期,是奴隸制社會從興起、發展並走向鼎盛的相對完整階段,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都是在這一時期逐步確立起來的。夏、商時期的穿戴飾物開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用冠、冕來表現禮儀之制,到周朝日趨詳盡完善。

在《論語》中有載:“禹吾無間矣,惡衣服而致美冕。”可見夏禹平常不重視衣著,而對祭祀天地、祖先和關於社稷大事的服裝卻設計華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隸制社會鞏固和發展的階段,社會生產力和文化有了極大的發展,服裝紡織都有較大發展,而“首當其衝”的“帽子”更是有了更多的樣式,以冕、弁、冠、巾(或稱幘)為主。

在《釋名》提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戴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沒有戴帽子的權利。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其中,冕是帝王、諸侯的禮儀用帽,前低後高,前有絲繩垂面,即為旒,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按諸侯等級旒的數目會遞減。在《紹興中興上覆古詩》中有記載:帝御六龍,冕十二旒。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三禮圖》弁服圖樣

而弁,地位次於冕的“帽子”,通常配禮服穿戴,文有爵弁,武有皮弁。在鄭注的《士冠禮》中說“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後來的“烏紗帽”也是由弁演變而成,直延用至明代。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周代青玉侯冠

而冠,相對弁來說,更為尋常,古時說“二十加冠”,可見冠也是普通士大夫和官僚家庭可以佩戴的“帽子”,起初,發冠只是用以包裹髮髻,人們戴發冠只是為了生活方便,同時也有一定的美觀裝飾作用,至於發冠的樣式則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而到了商朝,冠服開始有了一定的講究,有小冠、頍冠等區分。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而那時的庶民以及身份較低微的人,則不能戴冠,只能束巾,偶有士大夫也戴巾以表氣節,巾更像是如今的帽子,帽子是由巾演變而來的,據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所撰《玉篇》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女性用的稱之為“巾幗”,男性用的稱為“帕頭”,到了後周時期,出現了一種男女均可用的“幞頭”。到兩漢時期,束巾成為流行。

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石人像可以看到當時幾種不同的帽飾樣式: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商代頍冠

春秋戰國時期:“帽子”的實用性突出

戰國時期,隨著周朝歷代天子們威信的下降,為早日強盛的諸侯 相繼“變法”,除“獎勵耕織,發展桑麻”,還大力發展尖甲利兵以維護政權,“服飾制度”大部分沿襲了前朝。

這個時期,“帽子”最大的變化發生在軍武方面,為更有效地抵禦敵方武器的殺傷,人類首先學會的是“孚甲自御”,從而形成了早期葛藤編製成的背心式甲冑及藤帽,以及青銅製成的盔帽。

據載,其形制的沿革最初是在弁形上加以箕式形制的,後又加暖額,只是春秋之際已無實物可考。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秦漢時期:“冠”蛻變成“帽”,樣式多樣

秦漢時期,對於“帽子”的佩戴,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參加重大祭祀典禮時戴冕冠之規章不改。

秦人尊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古訓。對發須極為珍惜,愛護備至,對“帽子”的佩戴也極為重視,秦漢時代就有帽,由冠蛻變而成,依記載:將冠的驪裁掉成帽,為官吏在宴居時戴用,庶人與無爵位者也常戴用。

帽子的種類也變的更多,秦兵馬俑中除了各色各樣的軍士之外,其多種多樣的“帽子”也讓人歎為觀止。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而在兩漢時期,除了保留冠冕制度之外,其冠的種類也變得更多,據《續漢書·輿服志下》記載,漢代的冠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通天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獬豸冠)、武冠(鶡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啥冠、術氏冠等。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除了冠冕,漢人戴巾幘是最為常見的,成為了一種風尚。

在漢代時,幘被改進成一種帽子,可以在頭頂上部直接蓋住髮髻,四周有整齊的邊緣。最初,幘在漢代普通平民中廣泛使用,在出土的陶俑和畫像石中有很多帶幘的普通士兵和百姓的形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幘不再僅限於下層人民之中,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幘開始與冠結合使用,如文官在進賢冠下戴介幘,武官幘在武冠下襯有平上幘,有的則把巾與幘結合使用。幘也有了各種具體的名字,如平巾幘、介幘、平頂幘等。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魏晉南北朝:厭弁冠冕以巾為雅

魏晉時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漢代的巾幘依然流行,但與漢代略有不同的 是幘後加高,體積逐漸縮小至頂,時稱“平上幘”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這種冠幘上加以籠巾,即成“籠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冠飾,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細紗製成,又稱“漆紗籠冠”。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在東漢末年,王公名仕“以幅巾為雅”,頗有一種厭棄冠冕公服的風氣。晉魏時幅巾束髮盛行主要是由於它適於各層次人物,並簡便易行,易與衣裳配色,在追求高雅脫俗思想的時代,也有一種對禮教制度反叛的味道。由於當朝者的提倡,此時的幅巾樣式種類繁多,並加以種種不同的名目,如折角巾、綸角巾以及綸巾、葛巾等幾十種。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唐宋:主要首服“幞頭”,以巾為流行

幞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於後周最早產生,在東漢很是流行,魏晉以後巾裹更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

隋代幞頭較簡便,初唐幞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形,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

除幞頭外,烏紗帽也出現於此時,但是唐時的烏紗帽並非我們印象中帶有“雙翅”,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宋代幞頭已完全脫離了巾帕的形式,純粹成了一種帽子,隋唐時代的幞頭都用黑色紗羅製成,而宋代卻不僅用鮮豔的色彩,還可以在幞頭上簪以金飾、羅絹之花。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而烏紗帽到此時也已經作為官服的帽飾出現,也有了形狀上的改變,在兩側增加了“雙翅”,據說是宋太祖為了整頓朝綱特意為之。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並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元遼金:蒙漢文化參雜的“帽子”

在元遼金時期,文化相互影響,在百姓尤其是士大夫及官員群體中,服飾的特點有了明顯的變化。

以元皇帝帽飾為例, 分冬夏兩種,冬戴暖帽,夏戴寶頂金鳳鈸笠;還有一種則是珠子捲雲冠。

到遼代,其冠巾的制度更加嚴格,中小官員和平民百姓只能科頭露頂,即使在冬天 也這樣。男子髮式多為髡髮,一般是將頭頂部分的頭髮剃光,只在兩鬢或前額部分留少量餘發作為裝飾;有的在額前蓄留一排短髮;有的在耳邊披散鬢髮;也有將左右兩頭髮修剪整理成各種形狀,然後下垂至肩。

而金代的服制是:一品著七梁冠加貂禪籠巾,二品七梁,三品六梁,四品五梁,五品四梁,六、七品三梁。常服則通常戴小帽或頭裹皂羅巾。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明朝:“帽子”有了新的制度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的習俗,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

皇帝在祭祀、冊立等大型典禮活動中,通常戴冕冠;皇帝親征或遣將時穿武弁服;皇帝常服戴翼善冠;皇帝燕居時戴皮弁;

而對於官吏,也對“帽子”有了一定的制度,明代官史朝服與公服不分文武,戴的是貂禪籠巾與戴梁冠。朝服按品級戴冠,以冠上樑數辨別等級。其制有一品七梁冠,二品六梁冠,三品五梁冠,四品四梁冠,五品三梁冠,六七品二梁冠,八九品一梁冠。狀元戴二梁冠。

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誌。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清朝:“帽子”略顯“浮誇”

到了清朝,有:“剃頭留辮”的強制措施,“帽子”的花樣更為豐富,尤其是“官帽”,清代官員的官帽卻是由女真族人按照北方民族習俗改制後的而獨創。清朝入關前形成的文武官員冠帽頂飾寶石制,是源於北方遊牧、狩獵民族的傳統服飾形式——由於北方地區春、秋兩季風沙較大,冬季又特別寒冷,北方的多數民族都離不開帽子禦寒或防曬。他們冬季戴皮毛制暖帽,夏季戴藤草編遮陽大帽,通常情況下,這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和貴族,往往會冠帽頂部鑲有各類寶石,起初是作為裝飾,後來慢慢演變為等級身份的象徵。

又分禮帽、便帽之別,禮帽又有暖帽和涼帽之分。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其帽多為皮製,也有呢制、緞制及布制,帽頂鑲有寶珠,周圍配紅纓(帽緯)和羽翎,而對於羽翎,更是頗有講究,清代冠帽上的羽翎主要是花翎和藍翎兩種,以花翎為尊。花翎就是孔雀尾部帶有“目暈”的羽翎 ,“目暈”又被稱為“眼”,指的是孔雀尾毛上的彩色圓斑。花翎的目暈越多表示身份地位越尊貴,一般是高級官員戴用。藍翎又稱為“老鴰翎”或“鵰翎”,藍色,羽毛較長但沒有目暈,與花翎相比等級較低,一般是中下級官員戴用。

《嘯亭續錄》:凡領侍衛府官、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皆冠戴藍翎,以為辨別。王府頭等護衛始許冠花翎,餘皆冠戴藍翎雲。

這麼看上去,這帽子又有羽毛,還一片大紅,相比之前歷代的官帽,著實要“浮誇”不少。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而清軍的甲冑更顯“浮誇”,因冒頂高高佇立,常被人戲稱為“避雷針”,也正因它“浮誇”的造型,實戰中一般不用,多是在注重“儀式感”的場合使用,相當於如今的“儀仗隊”​。

趣說帽子:冕、冠、弁、巾,古人的帽子花樣真多!

再後來,清朝衣冠遭受鄙視,隨著一次起義,中國男子“剪辮子,滿額留髮”​。

1911年,清王朝統治正式畫上句號,隨著西方文化的大量匯入,帽子不再有官級和階級之分,民國時期,更多的注重裝飾與時尚的作用,帽子也逐漸演變成我們如今所熟悉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