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視察我校的領導說過:“既然你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安於清貧”!這話對嗎?

勻的123


教師之所以現在被詬病,還是由於教育工作者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覺得是師德、師道,畢竟是傳道受業解惑。我上學的時間老師們都不富裕,可以說在一個村處於中下層,但是一個村的人都尊重,畢竟是“識字人”(本人小時候村裡還有好多不識字,或者認不全的人)。但是現在我覺得好些個,注意是好些個(不是全部)老師只是向錢看,要麼就是圖清閒,以前哪有這麼容易,我上學那會一週上課六天,還有五點的早讀,哪有什麼黃金週,過年初七八就上課,暑假也就一個月多一點,幹農活也都是抽空做。現在真是舒服啊!至於現在教師工資也不低了,最起碼是當地中等水平。還有就是你追求金錢沒錯,但是既然選擇了教師,選擇了師範,就要對得起師範這兩個字,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捫心自問自己能不能為範,要麼就辭職去掙大錢,要麼就安心教書育人,別佔著茅坑不拉屎耽誤人家孩子。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天能電池搬磚的


說實話教師的隊伍裡能出來幾位好的教師那和抽獎一樣,在我的眼裡他們的搖籃就不怎麼樣,我指的是出教師的學校大學,反正我知道的那個師大學校,在那裡面時間長了,就知道里面是什麼德性,髒亂差沒素質,衛生全靠保潔員保持,如果沒有保潔員,和豬窩沒區別,而且那裡的學生所謂的未來老師們,都是出口成髒啊,這樣的學校出去的老師,我只能呵呵了!希望國家重教育重教育,可培養老師的學校都這樣還怎麼去做教育!我說的不是造謠,以前我經常帶孩子去某師大院裡玩,而且我妻子的姑姑在那裡做保潔,許多不堪入目的事情就不說了,培養老師的搖籃,感覺就是撈錢的水坑!建議國家真正想有個好的未來,未來的孩子未來人的素質,就從教育抓起吧,抓教育就應該從教師抓起,抓教師就應該從教師的教育抓起,每個教師都有德有智修養都好,他的學生也不會差的!未來的孩子更不會差的!


AIZHUGUO


國家已有文字清楚地說,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且高於公務員工資。這本身就是對“教師安於清貧”的否定。教師這個職業特點就是整天和學校學生粘在一起,下班回家後仍念念不忘學生及課本。誰粘的越緊,唸的越多,誰就可能出更好的成績,可能做更優秀的教師。

清貧指教師耐的住寂寞冷清,只有案牘之勞形,搖頭看天治頸椎,蠟燭成灰淚始幹;只有一心只教聖賢書,亂花不曾迷人眼的單一生活;燈紅酒綠,車馬喧囂,絲竹亂耳,舞步翩翩的場所難見他們的身影。吃穿上以溫飽為要,勉強能養活家人,沒有酒池肉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求。這就是教師清貧的客觀寫照。如果“清貧”指這些,甚至更甚,那這個“清貧”就用對了。如果用“清貧”來限制教師過好日子,你當教師就應該清貧,只能喝湯別想吃饃,且當牛做馬,一唯奉獻,那這就是別有用心。


甜蜜909


特別討厭這種觀點,別忘了馬雲曾經也是教師,人家追求事業財富錯了麼?為什麼沒人罵他不安於貧窮一輩子應該安心當個窮老師呢?

做老師就是一個職業,掙錢不多是因為國家不重視教育,印度比我們窮但教師工資全世界第四,而我國gdp全球第二教師工資全球倒數第三,如果國家毫無愧疚之心還拿安於貧困當理由搪塞教師,讓自己國家的教師受窮還振振有詞,就不覺得臉紅丟人嗎?這一點印度比我們有遠見的多。

教育是個長期投資短期不見效的行業,在全國各地政府領導走馬燈式更換下都願意做短期政績不願意搞教育長期投入下,即使做教育投資也只搞那些看得見能出彩的硬件建設,教師工資自然沒人太上心了

全世界沒有那個國家的媒體總給老師打悲情牌,好像老師不窮死家人不病死自己不累死都對不起自己的職業,主流媒體總是喜歡把道德標準定義到不是人的高度,所有人可望不可即,那就別怪有些人做不是人的事了。要想讓教師真正得到社會和家長的真正尊重,那就要首先讓他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教師也真正才能為自己的工作驕傲。

教師就是一個職業,並不神聖也不高尚,只要做到敬業就行,奉獻犧牲甘於貧困誰愛做誰做,沒那義務也沒掙那份錢,商品社會最好一切用錢衡量,自己窮就一個理由:沒那本事。說一個現象,公辦教師補課越嚴重的地方,越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北上廣在職教師補課現象幾乎沒有,為什麼呢?

領導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們是我掏錢養的,別鬧事要乖乖聽話哦。


林蔭大道32


今晚在小飯館吃飯,得知老闆是廠裡的職工,開飯館是第二職業,我就在想為什麼都是工作,其他職業的人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之餘做別的,而教師卻不行。在工作之外輔導幾個學生,掙一點辛苦錢,為什麼不行。沒有影響正常工作,而且有的孩子確實在學校或者又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成績不理想,家長和孩子有意願要補課,為什麼不可以。非要把老師放到一個道德高度上,不能有償,只能無私的奉獻,可是我們額外付出了怎麼就不能有回報?都是俗人,都需要吃喝拉撒,整個社會的人都在奔小康,老師只能拿工資,老師也是通過勞動賺錢,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看來是逼著老師也開飯館。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但教師不是神,都說教師工資待遇已經提高了,已經不錯了,可是別人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教師也想生活更好啊?而且那些個有償補課的老師真的不影響日常工作,只是利用自己的散步休息時間,這不是付出嗎?


王小花111111


堅決反對這句話,它反對人權,無視憲法第二章中,公民的八個基本權利中的——社會經濟權利。可以從法律上界定教師的行為規範,但不能從道德層面碾壓人的基本權利。至聖先師孔子收學生要10條幹肉,魯迅把賬目記在日記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好。這種安於清貧,無私奉獻的道德要求放在任何職業都是萬金油,醫生、教師、石油工人、科研工作者,以及愛民如子的父母官們。不能只看到人群中的偉大和齷齪的一面,道德的眼光很容易變成令人不敢指摘的偏見。面對困境,人性總會釋放光輝;面對誘惑,誰也不敢保證不會迷失。然而,平凡、普通、庸碌,雞零狗碎,一地雞毛,才是生活的常態。教師職業的意義在於對人類文化傳承的貢獻,請尊重這個職業,請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評價從事這個職業的普通的俗人。


歡唱音樂教室


說這話的領導虧心不虧心?正因為長期對教師的不尊重,導致很多優秀的學生選擇熱門專業,為了畢業後好就業,好掙錢。而不會從事教師職業。又辛苦收入又低。

說句良心話,選擇師範院校的同學,一個原因是因為考不上所謂的985,211,退而求其次。另一個原因是家庭負擔重,師範院校的收費相對較低。在崗在職的老師們請不要誤解我,我沒有不尊重的意思。

尤其是幼師專業,有幾個是因為學習優秀,因為熱愛去選擇呢?所以我們國家的教育基礎就薄弱!再加上一切向錢看的社會習氣,把很多教師都推進了不好的氛圍中。

惡性循環就這樣週而復始。

呼籲國家注重基礎教育,並且給教師更好的待遇,尤其是社會的尊重。


妙161504268


在長期的社會宣傳下,都知道老師似乎就應該貧窮,老師就應該都是孔子,最好免費教學生,自己帶乾糧!但是現在整個社會大環境好像不允許這樣了!老師也有家人,也要承擔家裡的經濟重擔,也要培育下一代。別人家的孩子能去輔導班,去早教班,作為老師本人倒無所謂!但是架不住老公,媳婦的壓力。長期下去,必然影響教師的情緒。

所以我覺得教師不應該將老師歸於貧窮的職業!當然工資也不要太高,既然國家已經提出來教師的工資收入不低於公務員的工資收入,一定要落實到位,不要讓老師心寒到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社會地位高了,家庭地位就上去了,心情就舒服了,上課才能全身心投入,才沒有心思搞歪招兒!

另外,加大查處課外補習的力度,查出一起,絕不姑息,遇到補課的老師,堅決舉報,一級一級舉報,早晚讓他不能補課了!讓老師安心從教,不想外招!

社會發展非常快,信息傳播很快,行業對比也非常明顯,所以,不要把便籤按到老師身上,老師也不是傻子。希望社會不要把教師妖魔化,網上很多境外的勢利,引導中國輿論,破壞中國的教育,文化等等!

教師是一個培養子孫,教育後代的職業,整個國家的教育壞了,作為個人絕對也套不到好處,希望大家善待老師,善待教育!



麒得


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如果當老師能夠發財的話,那麼這個老師一定是在補課。在天津,一個教學能力中上等的高中老師,一小時的補課費不低於300元,甚至1000元。這種價格在小縣城是令人咋舌的,但是在天津這種價格卻很正常。只要每晚上兩節課,就會收入幾千元,再加上週末兩天,每個月收入至少十萬。如果算上寒暑假,一年收入150萬,這種收入算是中等水平。我瞭解的一些情況是,有些比較牛的老師一年的補課收入能達到2000萬。

老師發財了,倒黴的是學生家長。尤其是到了高三,很多家長是砸鍋賣鐵,給孩子補課。老師發財了,是教育的悲哀,斷送的是貧窮家庭的希望,加速了社會道德的淪喪。

我在大學時期利用業餘時間給孩子補課,大學畢業後開辦了一家教育機構。教育機構的收費比較便宜,一小時200元左右。說句良心話,我是真心支持國家取締所有輔導班,給中國教育增添希望。站在國家的角度看,有沒有輔導班,一本大學的招生人數還是那麼多,人才產出比例是不會變化的。輔導班的存在,加大了社會負擔,教育資本化是國家未來的噩夢。

如果學校都搞不好教育,靠補課來提高成績,優秀師資考資本分配,那麼這個國家的教育是沒有希望的。

正確的道路,應該是取締所有輔導機構,給老師更高的待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讓老師發財。老師最重要的是師德,沒有師德,那麼老師只會淪為銅臭,不論給多少錢,都不會滿足。


大朋高考


題主說,“有位視察我校的領導說過:‘既然你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安於清貧’!這話對嗎?”

不知道這位領導是哪個年代,在什麼情況下,到什麼學校(中、小學還是大學?城裡學校還是鄉村學校?)說的這句話的?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過去的教師是窮,被人稱為窮秀才、教書匠。以致使某些人不願意考師範院校,不肯當教師。現在的教師並不窮,享受的待遇也不低。大學不說,就中學而言,中學高級教師和副教授副處級待遇相等。中學特級教師享受教授待遇。而教師法上規定,教師和公務員享受同等待遇。如果說教師窮,那可能是國家還不富,其他行業也不比教師富。不能只說教師窮呀。何從說起要求教師“就要安於清貧”呢?也許鄉村中小學教師,比起城裡來待遇似乎低了一些。但這地區差別(城裡生活費高)也是客觀存在在所難免的。鄉村教師跟鄉村其他行業比較起來也不算窮。甚至在鄉村是令人羨慕的職業。所以現在說教師窮,要求教師要“安於清貧”。這位領導的這句話,既不切實際也不合時宜。

二,作為教育部門的領導,該是主管學校、教師的教育局、廳級的領導了。不講學校如何抓好教學工作,教師如何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卻談什麼安於清貧樂道。看來,是個外行領導難說內行話。這種話看似出於對教師的關愛和鞭策,實則還是認為教師窮。窮,要安於現狀、樂天名命。領導上都認為教師是窮,教師就更要叫窮了。這是不利於隱定教師隊伍,激勵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而且也沒有是事求實的看問題說實話。

三,這位領導是不是在考察中只講了這句話?是不是小編斷章取義了?若是被斷章取義的一句話拿出來讓人討論,那麼小編借這一句話,是想讓人討論什麼?其真正意圖又是什麼?是不是為教師搖旗吶喊,要求再提高教師的待遇?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