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中赤鎮劉金昌: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

現年40出頭的他,個子不高,平時不怎麼說話,看上去有點木訥,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用三年的時間,從貧困戶變成了農場主,他就是中赤鎮萬營村貧困戶劉金昌。

武平縣中赤鎮劉金昌: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


武平縣中赤鎮劉金昌: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


2015年上半年,劉金昌還在潮州一陶瓷廠務工,因沒有過人的技術,加上工廠也不景氣,收入除去生活成本,幾乎沒有節餘。恰逢妻子又在家生了二胎,只好回家照顧妻兒。劉金昌原本只有一個女兒,妻子二胎生了對雙胞胎兒子,在高興之餘,經濟壓力也隨之而來。回家不到3個月,劉金昌一家就把原有的一點點積蓄全部花光,一家五口人窩在破舊的老房子裡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2016年初,該鎮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役,劉金昌因家庭條件困難,被識別為國標貧困戶,但對如何脫貧,劉金昌還是束手無策。在鎮掛鉤人員的不斷入戶宣傳動員下,看著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他轉變了自己思想觀念,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雙手,為孩子遮風擋雨,給孩子創造好一點的生活條件。孩子年幼,妻子在家帶小孩,劉金昌開始在中赤打零工、參與激勵性扶貧公益性崗位,有了穩定的收入,但是對於家中的孩子們來說還是“毛毛雨”。思前想後,他下定決心要發展產業,只有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才能大幅度提高收入。

劉金昌思索著中赤的氣候環境正適合三紅蜜柚種植,蜜柚市場廣闊,加上自己又有養蜜蜂的技術,如果能夠在林下再養幾箱蜜蜂,那產業發展、收入提高應該沒有問題。想法是有了,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展的啟動資金哪裡來?在鎮村幹部的宣傳幫助下,向信用社申請了3萬元小額貼息貸款,成為中赤鎮第一批享受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的貧困戶。

武平縣中赤鎮劉金昌: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


武平縣中赤鎮劉金昌: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完美蛻變


有了資金後,劉金昌一鼓作氣,立馬開墾土地,買果苗,種植了10畝三紅蜜柚,又購買蜂蜜20箱,在做零工之外的時間都穿梭在果園和蜂箱中。2016年,劉金昌靠著銷售蜂蜜收入5千元。2017年,劉金昌開始嘗試種植西瓜、百香果,加上銷售蜂蜜,一年產業發展收入達到3萬多元。2018年,劉金昌的蜂蜜養殖的更好了,規模達50多箱,單單蜂蜜一年就有1萬多元收入,同時三紅蜜柚也開始小範圍採摘。劉金昌不但勤勞,還善於思考。2019年,在請教技術員後,他在三紅蜜柚下套種了紅心火龍果,並且種了5畝的百香果、2畝的西瓜、2畝沃柑,在1畝的池塘裡放養了草魚。看著大片的果園,聞著微風送來的花香,他開心說:“今年蜂蜜產量會再提高一些,加上三紅蜜柚初步進入豐產期,百香果、西瓜的採收,今年的收入有望在10萬元。”

現在劉金昌的大女兒在中赤中心幼兒園上學,雙胞胎兒子也活潑可愛,下半年也可以上幼兒園了;一家五口人通過造福工程異地搬遷住進了新房,人年均收入近萬元,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貧困與磨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精神上的貧困,意志上的崩潰。劉金昌用一個父親的擔當,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成功完成了從貧困戶到農場主的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