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中山古鶴村!這個“五一”,讓我們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中山市三鄉鎮古鶴村依山傍水而建,是南粵著名古驛道之一——岐澳古道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山打造的“精品綠道”之一。五一長假來臨之際,不想去“看人海”的市民,也可以帶上家人朋友沿著中山綠道,來看看別樣的古村風韻。

踩在清代鋪就的石板街上,常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穿越感”,老屋、碉樓、祠堂、文創街……沿著全長1800米的石板街步行,分佈在岐澳古道上的景點就會一一和遊人們“不期而遇”。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4月23日晌午十分,青龍山下,一片綠油油的農田被兩條明渠引來的清流灌溉著,這兩股清流均來自不遠處的古鶴水庫,緊鄰城市“動脈”105國道,這裡卻清淨得像是一座“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家家戶戶守幾畝農田,生活在這裡,人人都有機會感受陶淵明“種豆南山下”的田園意趣。

這個“五一”,何不隨南方+一起“逃離”鋼筋水泥的都市,去感受另一種歸田園居般的鄉野風光。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穿梭於石板老街與田壠鄉野間

如果陽光不太刺眼,遊客大可以抬頭多看看古鶴村那些存世百年的老屋,它們大都有著鏤空雕花的磚牆,與錯落有致的屋瓦飛簷共同構成了頗具嶺南特色的天際線。幾經修繕的老屋外牆已有些破舊斑駁,更顯出歷經風雨後的年代感。這裡仿若一座“開放式”的博物館,無需隔著玻璃窗感受人文歷史,走在村裡不時與原住民擦肩而過,或許還能在老街上的理髮館、士多和小吃店裡聽到老人們講那些曾經的逸聞趣事。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碉樓、牌坊和祠堂分散在蜿蜒縱深的小巷中,走到古鶴中街與古鶴下街的交界處,還會與一池碧水“偶遇”。村民鄭阿叔就住在古鶴下街附近,老人家在村裡經營一間士多,鄭阿叔十分熱情,見到外來遊客都會主動打招呼,不僅熱心指路還告訴記者村裡人都愛去哪裡玩。“村後的古鶴水庫和開心農場都是村裡人常去玩的地方,可以感受鄉間的風光。”

鄭阿叔口中的古鶴水庫和開心農場都在村後,沿著沙欄路一直走下去,不多會兒就能看到開篇所述的那片農田,農田佔地32畝,本是地勢低窪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後經政府改造後,不但土壤改善了,還建造了排洪泵站和排水設施,重修了周邊道路。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村民劉先生一家4口共分得60平方米農田,由於平日忙於工作,他將分得的田地交給了姐姐打理,茄子、甘蔗、番茄……劉先生的菜地上曾被姐姐種過豐富的菜品,“村民的三餐食物基本都來自菜地,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不少鄰居還把種得的瓜菜拿到附近的集市上販賣,賺取額外的經濟收入。”劉先生說。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開心農場深受古鶴村民喜愛,儼然已成為村中休閒玩耍的好去處。忙碌在田間地頭的人們把它當作鍛鍊身體的好機會,孩子們在田壠間追逐,打開屋門便可以親近大自然,老人們也從中找到了晚年生活的樂趣。

坐一坐品茶果,不覺日暮斜陽

農曆三月三,正是採摘三丫苦花葉的時節,這是製作三鄉茶果的重要原材料,每到這時古鶴村民容小姐就會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三丫苦的花葉,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越是用心做食物的人,越對食材更為“挑剔”。

(容小姐將三丫苦的花葉搗碎後摻以糯米粉)

容小姐和老公李先生在古鶴下街開了家“青菁居”,夫妻二人共同創業,“青菁居”是一間獨院,李先生介紹,這是供客人們休憩聚會的私人場所,不必急於把它定性為茶館或飯店,當初開業的目的,就是想把遠道而來的客人留在村裡。“至少要呆上半日的光景吧,才能真正體驗我們村的自然景色和文化內涵。”他說。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開心農場裡自家的收成就是李先生和容小姐為客人提供的私房菜,菜品當時採摘應節氣食,夫妻倆表示,店裡基本沒有固定菜單,四季就是最好的菜單。此外,為訂單的客人手工製作三鄉茶果也是目前二人主營的項目。

下一站,中山古鹤村!这个“五一”,让我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三鄉茶果是遠近聞名的中山特產,三丫苦紅豆沙葉仔茶果更是其中的精品,精選優質紅豆,洗淨,柴火煮兩小時,去其粗糙部分,下鍋加入黃糖煮,絲滑的紅豆沙餡便製作完成。再選用優質糯米粉加入適量水,均勻地揉成粉團並按壓成皮狀,將紅豆沙以皮包裹,外層塗抹花生油,最後“穿上”一層薄薄的蕉葉,隔水蒸煮20分鐘即可。

煮熟的三丫苦紅豆沙葉仔茶果軟嫩彈滑極富質感,外皮由三丫苦摻雜糯米粉製成,剛入口時頗有些草藥的甘苦,然而,來不及叫“苦”一口紅豆沙的甜就馬上侵入舌尖,李先生形容這是人生的“苦盡甘來”。作為村裡的年輕一輩,他們願意以這樣的方式,一直將傳統的三鄉茶果製作工藝傳承下去。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圖片】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作者】 郎慧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