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廣州過得怎樣?

煲劇大咖


從1998春節到現在,我來廣州已經21年了。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到現在為人妻為人母,當中的酸甜苦辣,就像我這個頭條號《青青品生活》的名字一樣,無論生活怎樣,我心依然飛揚!

當初來廣州是跟同學一起來廣州的,在白雲區槎頭這個地方,經同學介紹,我進入了一個當時還屬於國營企業的工廠做一個化驗員。過了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難在廣州立足,所以,就去讀夜大。白天上班,當年的工資不高,也就1200多每月,為了省錢,就踩自行車到市區解放中路的一家夜校上學,單程時間為90分,每晚回到宿舍已經十點多。那時羅衝圍這邊的路在修路,我只有從同德圍那邊去上學,但同德圍上步那個地方要經過一個天橋底,沒路燈很黑,路面又爛,因為害怕,有時只能在那裡等到有路人一起才敢穿過,有時實在是沒人來,只有學著男孩子吹口哨來壯膽.......其中的艱辛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兩年的夜大生活,磨鍊了我的意志和膽量,也讓意識到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當然,兩年的夜大生活,還讓我結交到一些真心實意的朋友,到現在20年過去了,有兩個同學都一直都陪伴身邊,而且他們倆跟一樣,長住在廣州。一個嫁了一個印尼華僑,單位可以解決戶口問題,自己用住房公積金買了房,並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在2004年,我結婚了,嫁到廣州白雲本地一個普通得不再普通的人家,成了一個新廣州人。住在白雲的城中村裡,有房子出租,雖然跟廣州市區、特別是天河珠江新城的那些樓盤比起來,我們村的房子只能算是農民屋。房子出租單間只租260元每月,一房一廳的320元左右。和許許多多的廣州人比起來我只是一個廣州的窮人。但和許許多多的打工朋友比起來,我只是一個有瓦遮頭的主,其他的也沒比打工的朋友好得去哪裡。簡單的說就是不用為房租而發愁,不用為孩子上學的事奔波,孩子上學不用讀高價學校。只是我家的孩子有點挺叛逆的,有點嬌生慣養,不太上進,整天不是玩電腦就是刷抖音,眼睛近視到500多度,學習成績處於班中中等水平,這才是讓我這做家長的操心。

如今的生活,既有柴米油鹽的樂趣,偶爾也有詩和遠方。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做著一份自由的職業,我有時幫店家安裝移動支付收款業務,閒時就做自媒體“青青品生活”,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每天傍晚,熬一鍋香味濃濃的老火靚湯,等著放學歸來的孩子,也期盼其他家人的平安歸來。於我來說,家人的平安、健康、快樂便是我對大的期望。偶爾,在節假日裡,一家人也會趁著空閒,開著家裡的小車到廣州以外的地方遊蕩。

在廣州住得久了,你會發現,廣州的生活,沒有北京上海那般傳奇的圖鑑故事,但會收穫到細水長流的平靜……享受著這一份溫和從容、寧靜致遠的生活態度,又包含著人情味,不張揚、不顯山不露水,淡淡的寧靜飄蕩在佈滿陰霾的黃昏,這就是現下的廣州,是青青的生活。在廣州,我有酒,你有故事嗎?歡迎關注青青品生活。


青青品生活


2008年9月16號,難忘的一天。也是從這一天開始我的廣州讀書生活。

第一天來到天河區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報道,獨自一人從鄉下來到這個大城市,我顯得那麼格格不入。首先,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白話也不習慣講,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未知,讓我既好奇又恐懼。

來到學校第一天,就因為安排住宿出現問題,讓我第一天晚上失眠。接著,第二天早上軍訓,在列隊時候發現自己沒有腰帶,差點弄笑話。

禍不單行,接下來的軍訓站軍姿,又被教官批評,罰我單獨一個人去其他班方塊站軍姿。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找個縫隙鑽進去!😰😓

我用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才慢慢融入,大學的陌生的軍訓生活當中。

因為我是復讀參加兩次高考,考到這個不太理想的學校裡面讀書。內心裡還是擺脫不了自卑。不敢輕易的跟別人說話。怕丟臉,怕別人笑話我。

所以平時能不跟別人講話,我就不跟別人講話。即使這樣,我也因為說普通話不標準,經常被同學笑話。

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的大學生活狀態。這可以說是我大學的第1個轉折點。

第1個學期的某一天,學校邀請了一個專門搞培訓公眾演說的老師過來學院裡給我們演講。當時在舞臺上演講的老師講的故事,深深的觸動了我弱小的心靈。就這樣,我傻傻的去報名參加了公眾講話的培訓學習。

我用了大學的生活費998塊報名了,這個在外面公眾演說的培訓學習班。開啟了我的大學蛻變之路。

用大家的話來說,就是去被別人洗腦。不過這個腦洗的還不錯,起碼對我來說在一個學期的學習當中,我整個人的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從一個原來害怕跟同學聊天,害怕跟陌生人講話的一個大男孩,到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跟陌生人聊天,交朋友的一個大學生。在班級裡有機會,我都會上講臺跟大家講話,分享我的故事。當然,班裡的同學對我的看法也大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同學願意跟我做朋友了。

從那個時候我就明白一個道理,自己厲害了,別人才願意跟你做朋友,願意跟你交流。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跟班裡的幾個聊得來的同學去拿一些東西回來賣,然後去嘗試做一些兼職啊,賺點錢賺點生活費。期間也同時認識了其他學校的一些朋友。就這樣,我大一大二去外面參加了不同學校的一些活動,比如瘋狂英語的助教。大學暑期工的勞務派遣工作。

2010年,大學實習的時候,大家都去面試相關的專業部門(汽車專業),我沒有,我去選擇做了跟我專業毫不相關的人壽保險。同學不理解,家裡人也不理解,但是我知道自己要什麼,我想通過保險來鍛鍊我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我的銷售能力。就這樣一做,做了大半年的保險。最後畢業論文的時候,我也沒有答辯我汽車相關的專業問題。而是直接遞交了一份我做保險的實習報告。我也是班裡最遲答辯的一個學生。在老師眼裡,我算是有點另類的。

實習期間去做了保險同學去接觸了直銷的學習,也接觸房地產各種活動學習目的,就想通過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學習,提高我的人生經歷跟社會閱歷。

大學畢業之後就直接跟外面的認識的一個朋友做了進口貿易。沒有去打工直接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開始創業,滿腔熱血,很有激情。但是畢竟年輕,沒有太多的社會閱歷,剛開始做。很不順利。不斷的花錢。入不敷出。最後沒辦法,只能透支信用卡。

2014年,我苦苦的掙扎了三年,錢沒賺到,透支信用卡,欠了銀行一堆債。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次創業失敗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做任何生意,任何項目,核心都是人,一定要把人瞭解清楚,不然做再多的項目,產品都是徒勞無功。

2015年初,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就是教育培訓行業。做起了羽毛球教練。開始我應聘的是羽毛球館的場館經理,是因為我熱愛打羽毛球,後面陰差陽錯的就做了羽毛球教練,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教過球。沒有教學基礎。但是上一次的創業失敗,讓我掌握了一個快速學習的能力。所以我用了一個月,從0基礎開始,做到學校的羽毛球總教練。

在學校教球的時候,在帶訓練的時候邊教邊學,邊做邊完善,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除了要教球,還要做課程的設計,比賽的組織策劃,學生家長的溝通,還有學員的招生工作。這些都是我一個人去負責。剛開始也會抱怨,為什麼不給我多招一個人。到後面把這些東西都學會了以後,才發現學到的東西都是我自己的。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初中的學校裡教羽毛球。呆了三年多。在這期間我也沒有停止過學習,除了學習羽毛球專業技能以外,還有學習關於管理營銷,還有關注最近兩年互聯網經濟的一些資訊。因為我是不甘心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或者教練的。有機會還是要出來創業。所以一直在留意有什麼創業的機會。

直到去年年底,因為朋友的介紹,接觸了互聯網社交電商,做了每日一淘。在互聯網這塊,我是小白中的小白,所以跟著朋友一起去做。邊做邊學,開始也賺了一點點錢。後面政策改變了,就做不下去了。

或許上天冥冥之中有安排。就這樣要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做起社群來了。幸運的是,我在接觸社群在起點比較高,一做就做了非常高緯度的社群矩陣玩法,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得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日入過萬的收入,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我通過社群空間站也實現了。

現在依然在奮鬥的路上,為了一個清晰可見的未來,一個可以確定實現的夢想……

這就是我在廣州的10年。

雖然還沒大成,但是如今有了愛我的美麗的老婆,有一個可以奮鬥的事業,每天活的得勁,我覺得來廣州是非常正確的。

堅信,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如你跟我同頻,歡迎來鏈接我





梁教社群


1、不算上大學時期4年,然後從來廣州工作開始算至今已經18年了。

2、說個好笑的事情,在大城市生活定居真的不易,壓力真大,我是直到供完房貸後,才發現原來我家附近地鐵口長的一排的樹木,都是我小時候最喜歡聞葉子味道的芒果樹,因為芒果樹的葉子撕碎後會聞到很好聞的芒果的味道,然後每到夏天都結了滿滿一樹的芒果。而我在努力工作還房貸時,儘管每天都經過兩次芒果樹,但我就是沒發現這個事情。

3、我喜歡這個城市,因為這裡有我愛的人,而且這裡的人都很好,不排外,為人謙和友善踏實。

4、這裡真的很多美食,有貴的,有便宜的,有辣有不辣,各種各樣,讓你在品嚐美食的同時,感受美好的生活。

5、還有這裡法制和執法算是比較公正和穩定,工作和辦事的人會喜歡這裡的營商和辦事環境。


美花說


我在廣州兩年了,作為一個大學生,住著學校不大但是很舒適的宿舍,依然很喜歡這座城市。

從小的時候,我就十分嚮往廣州的生活,因為廣州是一座大城市,大城市的好,我在許許多多的地方看過,終於我考上了在廣州的大學,到了廣州,深深切切地體會到了廣州的好。這裡有大城市的各種便捷:交通十分發達,地鐵、公車、有軌電車給人們的出行多種選擇、電子支付好幾年前就已經很廣泛了,現代氣息很濃厚。它還有大城市的包容,這裡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

除此之外,廣州還有它獨特的文化,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這裡文化氣息很濃厚,這裡還有很多標誌性的建築:廣州塔、廣州大劇院……超級棒。

最最特別的就是,廣州的好吃的真的太多了!廣州的早茶特別有名!特別好吃!


王者月兒


作為一個大一學生,上學期是在大學城讀,下學期轉了專業來到廣州老城區。

有感而發。

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廣州了。是的,從不太喜歡到喜歡。

 食在廣州。我記得朋友和我說過,廣州真正的美食在茶樓中的,說的很對紅米腸蝦餃炸鮮奶等都讓我想住在點都德里了。同時在很多西關小巷中不乏也存在很多老廣州特色美食腸粉艇仔粥姜撞奶鳳梨酥等。。。除此之外廣州還是極具包容性的,所以可以在遠景路找到韓國料理一條街,在珠江新城有條路忘了也是有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美食,在中國大酒店下面有個外觀超讚的土耳其餐廳(沒吃過,地鐵的電視有介紹然後有次迷路偶然發現,想鍛鍊自己口語能力況且工資和小費很高,時間問題被拒絕了兼職~)。。。

廣州美食用應有盡有來形容也不為過。



 交通。地鐵真的很方便啊~不過三號線還是有心理陰影的說吶。相比成都地鐵目前只開通兩條線西安地鐵環境衛生不怎麼好北京地鐵線路頭暈眼花。。。廣州地鐵一生推~公車我還不會坐的前提下,地鐵已經能夠滿足我所要去的任何地方了。交通秩序排隊方面覺得還是可以的,人太多有時也不必苛求。有和雞神討論過為什麼地鐵不用卡因為可以把廣州很多特色美食景觀印上去,對於遊客來說一目瞭然。他的解釋是成本和人流量問題,嗯也對。。。


 歷史人文。沙面西關北京路上下九餘韻猶存。越秀公園總有老爺爺在寫書法,流芳侵古道妙不可哉,廣博的五羊傳說娓娓道來,陳家祠的建築的精雕細琢栩栩如生,歷史人文氣息挺濃厚的。當然,現代氣息也濃厚,海珠區和天河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正佳時尚天河太古匯都市人生活的聚集地吶,與成都西安相比生活成本高生活節奏快。

 廣州人。哈其實認識不多就簡單說說。女生都偏活潑外向呢,很好相處自來熟吶。男生怎麼感覺都是悶的類型,起碼地信的全是!老人家也沒有倚老賣老的現象(自身沒遇到過)有時地鐵讓座,奶奶還不肯坐,於是很尷尬又坐回去了。。。。可能一直在講普通話的緣故,每次問路有些老爺爺會很勉強用普通話來解釋怎麼去,可能他怕粵語我聽不懂吧~很不好意思打斷他說我會聽粵語的(相較於他的普通話來說)。。。。

 自言自語。其實一直就有覺得廣州少了點什麼。。。。。當我在廣州滴滴的時候,司機一般是外省的居多,我會聽見他們在抱怨廣州的天氣交通塞車生活成本,嗯蠻多負能量的其實,相比較成都完全沒有,有次還遇見同鄉(潮汕)的司機,跟我說了許多注意的地方,怕我吃不了辣也推薦了幾家餐館,下車時很開心的跟我分享成都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找個成都人就嫁了吧。還有一個司機是那時凌晨送我去機場的成都本地人,他給了電話給我,一路上交談甚歡從麻將血流成河到川劇變臉到歷史三國,他的臉上滿滿是對他腳下這片神聖大地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怎麼說呢,不管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居民,總感覺在對於自己生活的城市廣州來說少了那麼強烈的認同感,可能城市化速度太快了,熙熙攘攘的人流,無處安放的家。好吧只是我的片面之詞,畢竟是從個人經歷和角度來談的。。。僅作為在廣州生活了近半年的感想。。。



噢還是挺喜歡你的吶,我已經很努力很努力地去靠近你了。
看完了記得點點關注贊贊吖麼麼噠


迷戀子龍哥哥的大喬吖


我過的挺好的,學生一枚,平平淡淡,喜歡廣州的美食,喜歡廣州的天空。沒什麼轟轟烈烈的故事。但是有一些人用鏡頭記錄了一些故事。

去了很多遙遠的地方,看了很多不同的城市,回頭來觀察自己生活的城市,便有了很多意外的感受。  

不知不覺在廣州呆了十多年,慢慢與這座城市糾結共生。越來越覺得,要拍出一座城市的景觀特點不難,拍些美麗的光影也容易,但是要用照片準確描述一座城市的氣質,絕非易事。  

在自己的城市旅行,其實也就是在人生裡的旅行,情緒無法言喻,只好隨手按下快門。

文德東路的文德樓3號,當年,27歲的周恩來和21歲的鄧穎超在這樓成婚.蔣介石還是校長,在這樓逮捕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與中共決裂。如今這裡房客雜住,多被租為貨物倉庫。只剩樓梯,還是依稀舊時模樣。

惠福西路五羊仙觀,劉叔每天來這裡健身.他說:後生仔我同你講,這石馬四十年前就有,看著它被推倒,看著它被扶起來。又說,是時候回家吃午飯了,你慢慢坐。

光塔路,懷聖寺。教練說,用心點,打好點,讓叔叔幫你拍張漂亮照片。

南華西街,馳名林氏老火靚湯。正箍牙的店家姐姐說,靚仔,拍照要收版權費的知不知道?我說,版權費就沒有了,帥哥就有一個,要不要。

龍津東路,租住老城老房子的,多是遠來謀生的外地人。將來,他們孩子,會把廣州當故鄉吧?

高第街,三十年前以服裝批發名震全國,後漸衰落。老闆娘很有親和力,讓我喜滋滋地買了對涼鞋,我穿上後,更加大叔了。。。

傍晚,陳伯在珠江邊吹著粵曲。多年之後,廣州的鹹水歌艇仔粥等珠江水岸文化蕩然無存.只建了些空曠的廣場,讓大家蒼茫的天涯都是我的愛。

一德路,忙碌的店員小妹打起了哈欠。這條海味乾貨玩具禮品一條街,每天熙熙攘攘,是最具廣州氣質的所在。

大南路的下班時分,閒得無聊的城管隊員,他一定是臨時工。

南華西街,潘家祠。乾隆41年,十三行行商潘振承,是當時世界十大富人。他大興土木建造潘家祠,佔了幾條街。如今,只剩破屋半間出租放貨,連匾額都沒有了。(後來照片中出現的三叔的親人在微博上找到我,告訴我三叔已不幸在兩年前去世,這張照片是他最後三年留下的唯一一張)

黃花崗七十二陵園,國民黨大佬們每次回大陸都要來拜祭的地方。只不過是廣州冷清的一個公園,只有些老頭天天來打太極拳,吸收天地精華。

荔灣路,粥粉面店的小工蹲在夕陽裡,用手機打發時光。不知道是不是在轉發: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濠畔街的下午,同學們正在玩三國殺。旁邊一位大叔突然大吼一聲:“你們完了,被拍到聚眾賭博!”大夥頓時做鳥獸散。

珠光市場,天熱地辣,買菜的阿叔都頂不住,要小睡一下。

文昌北路,士多店老闆兼個人運輸公司老總兼亞運會志願者潘Sir,見我在他檔口門口鬼鬼祟祟拍照,強烈要求拍照留念。

人民南路狀元坊,被媽媽帶來逛街的小妹妹。這裡是至in至潮飾物玩物聚集地,每天擠滿少男少女和裝嫩的叔叔阿姨。

西門口地鐵口,維吾爾族的小夫婦,不遠萬里漂泊到了廣州街頭。他們說,廣州好,可以賺到錢回家給兒子讀書。就是房東不好,收我們兩倍的押金。

僑光路,住了幾十年竹筒屋趟櫳門的阿叔。他見我拿著相機在門口晃來晃去,就問我,這裡不是要拆吧?

大新路相公巷,樂器一條街。狗狗有點愁眉苦臉,肯定是整天看著這麼多面目猙獰的醒獅,每晚發惡夢。

大沙頭碼頭,匆匆人來人往,沒人留意練小提琴的大叔演奏些什麼。我說給他拍照,他很開心。還說,這琴是一九三幾年的。

文昌北路,婆婆麵店。老爸教兒子:衰仔,吃飽不要到處跑,乖乖回家做功課!

家門口的夕陽,在廣州十幾年,說不上精彩,也未知收穫何在。日子似乎就這樣日復一日過著,樹影拉長又縮短,樹葉生出又落下。

從家裡走去上班,只要十分鐘,卻可能要走一輩子。


陽興Benny


我應該是挺好的吧

除了

偶爾會想起小時候的無憂無慮

偶爾有點壓力要吃超辣去發洩

偶爾也感慨大城市的不容易

偶爾也羨慕小城市的舒服和安逸

也享受快節奏的生活

總得來說

還可以😄


封存故事叮噹貓


來廣州2年,從剛來的時候對高大上的太古匯,珠江新城的崇拜到如今的淡定,到後來走過破落的老城區和城中村,我明白,這個城市不只有光鮮,也有落寞。這裡成就了一些人的夢想也埋葬了一些人的青春。如果不是本地人,最好多想想自己未來的路,不要迷失在燈紅酒綠的繁華中。月薪過萬又如何,終有回家的一天。


眾口喂財經


來廣州近二十年己熔入了,寬尚望江的房子,豐富的的食材,半夜逛街很安全,及可口的宵夜,高配的醫院學校,便利的交通,滿大街的茶樓酒店,更有一年四季燦爛的鮮花,知足了!


威叔448600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