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多少存款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社保小達人


其實財務自由是被動收入大於他的日常開支,比如你現在日常開支是5000元,你是一個普通的工薪族,存款多少才可以超過5000元每個月呢?我們來看一筆賬,按五年存款利率4%來計算。要每個月產生5000元利息需要多少錢呢?5000元X12個月除以4%=150萬,也就是說你有150萬元存,每個月吃利息就可以超過你的工資,就實現被動收入,實現財富自由。但是你要知道,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當你有150萬,你就每個月花5000元,基本生活開銷,就不上班了,實現財務自由了?比如一個老闆,他每月開支都要5萬,那得要1500萬存款,如果像明星每個月開支都要50萬,那1.5萬存款才可以了。所以不同的人財務自由的方式是不同的。

但是你如果非要一種來衡量的話,也就是在全國消費最高的上海,每個月有五萬收入,我想也差不多了,可以基本共房,供車,小孩讀書,都沒有問題了。所以我覺得至少要1500萬存款,才可以。但是問題又來了,1500萬存款,如果一直存一直吃利息,也會坐吃山空,十年會貶值了,怎麼辦呢?所以必須複利,也就是再增加1500萬,每年得到的錢復利,所以我覺得至少要有3000萬現金,你才可以坐吃到一輩子,我說是普通人,不能超級富豪大額消費比。


雪之道理財


擁有多少存款才定義為財務自由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怎麼樣才算財務自由跟每個人的收入多少和生活開支多少有直接關係。但財務自由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收入一定要大於生活開支才成立財務自由。

怎麼樣才叫財務自由呢?

財務自由說白一點就是自己的錢自己做主,想怎麼花就怎麼花,隨心所欲,吃喝玩樂的任何開銷都不帶眨一下眼的。


類似2018年把財務自由分為14個階段,財務自由定義的第一階段“辣條自由”;財務自由定義的第二階段“奶茶自由”;會員自由、外賣自由……買房自由等14個2018年的財務自由標準。

擁有多少存款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1)要實現辣條自由

要實現財務自由中的第一階段“辣條自由”,也就是想吃多少包就多少包,吃膩為止。類似這種財務自由,3.5元一包,100包就350元。按照這種財務自由,一個月收入1000元的就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假如月收入1000元,一年就1.2萬元的利息收入,假如按照一年存款利率4%計算,擁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呢?1.2萬元/4%/1年=30萬元。

所以得知想要實現“辣條自由”的財務自由需要擁有30萬元存款就能實現了。


(2)要實現奶茶自由

要實現第二階段的“奶茶自由”,意思就是想買喝多少杯奶茶就喝多少杯,一杯奶茶7元~10元,假如100杯就700元~1000元。按照奶茶自由最起碼也得月收入3000就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同樣月收入3000元,一年就是總收入為3.6萬元的利息收入。假如按照一年定期存款4%計算,年利息收入要在3.6萬元,那要擁有多少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呢?3.6萬元/4%/1年=90萬元。

所以最起碼擁有90萬元的存款才能實現“奶茶自由”,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


同樣的根據以上實現“會員自由”、“外賣自由”“買房自由”等等的財務,根據規律算最高級的財務自由,一套房算100萬元,10套就是1000萬元,最起碼月收入要高達2000萬元才行,一年就是利息總收入為24億元,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根據2.4億元/4%/1年=60億元。

想要實現“買房自由”的財務自由自由最高級之中,想要給這種財務自由的人,如果沒60億元以上的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

通過上面的分析擁有多少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財務自由要根據每個人生活開支的多少和收入相比較。比如“辣條自由”的生活開支,需要擁有30萬以上的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奶茶自由和買房自由分別需要90萬和60億元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買房自由是財務自由的高級階段,要擁有60億才能定義為真正的財務自由。

總之財務自由就是自己的錢想怎麼花都可以。


老金財經


多數的中國人完全不懂什麼叫財務自由,其實非常簡單:

如果你明天不工作,你的衣食住行是不是無憂?不要拿北京上海的標準來衡量,當然如果你是京滬的也一樣。

主要是沒有固定標的: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每個家庭的標準不一樣,如同普通人和馬雲對財務自由的感悟差之天地。不過我想多數人得要求差距不會太大,如果日常生活所需的費用完全具備,這就是最初級的財務自由,但是預防大病,自我教育提升,和周遊世界和全國各地的預算一打進去就是一箇中級版本的財務自由,高級財務自由是指這些預算外還有一筆靈活資金,用來支配你的夢想和影響力,比如海外有100萬美金保險或者可隨時做投資確保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出現,如果你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遭逢巨大的自然或人為災變……,等等。



歐亞上空的阿波羅


財富自由是每個人的投資夢想,這裡討論的是一般人實現了財務自由,對於頂級富豪或者是億萬富翁來說,財富自由在他們的心中是另一個定義,很有可能是情懷或者是格局,那種財富自由已經超越了金錢的意義,不在問題討論之列,而我們所說的財富自由,簡單的說就是,有多少錢夠花。

個人認為,在一二線城市有車有房,現金存款達到2000萬以上,這樣的資產狀態才能算是財富自由。

在一二線城市有住房需要的資金額度應該是在1000萬到2000萬,車輛一般應該是在200萬左右,再加上2000萬的現金存款,總資產應該在5000萬左右。

對於這樣的財富自由標準,很多人可能是認為高了,可能如果放在一個小縣城,500萬的資產總額就算是財富自由了。但其實財務自由有非常廣泛的外延,比如你的消費、你的投資、你的資本獲利能力、資產的持續增值等等,只有這些都達到了一定的標準,你才能夠說明你的財富是能夠保值增值。同時,你的資金要能夠滿足你的生活消費,而且這種生活消費並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更多的是滿足精神和幸福感的消費,所以說這種消費需要比較大的財力支撐。

財富只有在很多人的心裡有不同的標準,但很多人心中的標準只不過是財富富足,如果想達到自由的地步,確實需要比較大的資金保障,達不到5000塊錢的資產總額,應該說實現不了財富自由的目的。

請問各位朋友,你距離財富自由還差多少資產?


小散李大鵬


富豪左轉,心無止境,自由無止境。

財富自由,看了很多人的答案大多不靠譜。今天我們算一算需要多少才是財富自由。

首先何為財富自由,就是不幹活,錢夠花。也就是通俗說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

其次我們知道了定義,就得問你生活支出是多少。

對於(一般人)我們大致分三檔:

宇宙一線城市年支出30一50萬

經濟發達城市年支出15一30萬

普通地級城市年支出10一15萬

不一般的請左轉

被動收入取最穩定的5年定期為5%

得出結論600一1000萬一線二線

300一600二線三線

200一300三線四線

最後繞不過去的房子,買房子你是買不起,租房子對你不是負擔(可見房價病的不輕)


七夜晨星


“財務自由”實際是碗“毒雞湯”,很多二十多歲的人還沒工作幾年就開始談論“財務自由”,實際完全是白日做夢。

財務自由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曾經看到一篇報道,很多香港明星到晚年窮困潦倒,按理他們當紅的時候也是日進斗金,怎麼會到這個地步?實際是他們的生活奢靡,習慣揮霍,晚年沒戲接的時候依然大手大腳,自然就變窮了。以他們曾經的財富,早就財富自由了,最後不還是那麼窘迫?

相反,那些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一心修煉的終南山隱士,他們倒算是“財富自由”了吧?

所以,財富自由應當是水到渠成的事,追求“多少錢才算財富自由”毫無現實意義,有些人有兩百萬就認為自己已經財富自由,而有些人則是有兩千萬也還覺得焦慮無比。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你自己“財富自由”的標準,不會有標準答案。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寒潭


什麼叫做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舉個例子:你每月的開支是一千元,且你能獲得一千零一元無需勞心勞力幹活所掙來的被動收入的話(比如存款利息),那你就已經達到這種人人都羨慕的財務自由了。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知道財務自由並不一定是要擁有千萬美元或者億萬美元,而是你目前的被動收入使得你知道即使明天因為生病或是公司裁員你丟了工作,你也不會有大麻煩,仍舊可以舒適地生活,不必為日常開銷而感到煩惱。

多少存款稱之為財務自由

通過第一點我們知道,對於不同的人而言,財務自由的金額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鄉下的農民,一年辛辛苦苦的收入也就不到5萬元,而其一年的開支還不到3萬元,那麼擁有100萬元的存款的,它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了,即使考慮後續通脹的問題,翻個一倍200萬元或者300萬元也就夠了。但如果是一個生活在北上廣深的都市白領,一年的花費十幾二十幾萬,那麼沒有個上千萬的資金,他還實現不了財務自由。

所以財務自由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值。就目前全國的經濟水平及低風險投資收益率來說,我認為在沒有任何負債的情況下,如果有個500萬元左右的資金,應該是勉強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不過如果考慮後續通脹的因素的話,那麼還是要千萬打底比較安全。


鯉行者


初中時候,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假如我有一萬元錢》,當時記憶最深的就是,一個同學說:假如我有一萬元錢,我就天天吃油條!那時候的財務自由標準就是天天能夠吃飽吃好。

但是,現在他的資產已經遠遠超過1萬元了,油條也不願意吃了,這說明財務自由的標準,對同一個人來說,也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

所以,擁有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需要根據針對具體的人、具體的時間來說,就以我現在的狀況來說吧,我要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資金呢?

如果我不上班能夠保證自正常的生活標準不降低,先要算一算一年的開支情況。

1、基本生活費

包括衣食住、小區物業費等等在內,家庭每月開支大約需要3000元,全年需要3.6萬元。

2、交通費用

每年車輛保險、車輛維修、汽油、騎車折舊等費用,大概需要2.2萬元。

3、子女教育費用

孩子上學生活費、學費、社交費用,按大學生的標準,每年大約需要4.5萬元。

4、社會交往和娛樂費用

這部分費用彈性比較大,按每年家庭支出1.5萬元計算。

上述四項費用11.8萬元,也就是說,要想靠存款實現財務自由,每年的存款利息需要達到11.8萬元,我們按5%的年利率計算,需要資金11.8÷5%=236萬元。

這樣計算的前提是已經擁有自己的住房,而且不考慮為子女購房做積累。


互金直通車


財務自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用來形容一個人經濟上很富有、不需要為油鹽菜米衣食住行而努力打拼、且擁有很多可自由支配時間的一種狀態,並沒有一個絕對的金額標準。

如果非要給一個金額標準,恐怕還要綜合考慮房產、車、其他投資或者生意、生活城市等級、個人花錢習慣、用金錢衡量的個人心裡安全感、家庭潛在負擔等各種因素才能得出一個比較認可的答案。

簡單的按生活城市等級劃分,不考慮其他因素,我認為,在有車有房無負債的情況下,各級城市財富自由所需要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標準大概如下: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1億元;

二線城市: 2000萬元;

三線城市:500萬元;

四線城市:200萬元;

五線城市:150萬元。

您認為多少合適呢,歡迎留言評論探討!


我是漲亭板,中國註冊會計師,分享財經知識和經驗,啟迪財經智慧,歡迎關注我!


漲亭板


財務自由應該是一個人賺錢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的一種滿足的狀態。並不是用固定的存款數量來衡量的,因為能用數量表示出來的終究是能數的過來的,早晚都有花完的一天。

關於財務自由常見的說法是,當你不去工作時,被動賺錢的收入能夠滿足日常各項活動開銷。

所以,實現財務自由首先得有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就是即使每天什麼都不幹,躺在床上睡覺也能照常來的收入。而且被動收入的非常高。

比如個別暢銷作家、NB專利持有者等,只要有大量的人還對他之前的貢獻有需求,他都是可以靠版權費用實現財務自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