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遷超8300戶!今年杭州安置房建設“大提速”

2019-04-24 10:3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路

回迁超8300户!今年杭州安置房建设“大提速”

春節後,蕭山交付的安置房小區——豐潤家園。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張祥榮 攝

攻堅“回遷提速”!

4月23日上午,杭州召開“回遷提速”工程比學趕超推進會,怎樣更快更好地建設安置房?怎樣管好安置房小區?各城區、部門紛紛“亮招”。

這也是杭州發力城中村改造的後續動作。截至目前,杭州已完成城中村改造超過300個,尤其主城區內的城中村改造已基本“清零”。接下來,從“拆建並舉”轉向“全面建設”,是杭州必須完成好的一件大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杭州已經定下目標:今年實現安置房開工1500萬平方米,竣工333萬平方米,超過8300戶居民將得到妥善回遷。回遷,不僅將意味著城市面貌的大改善,更是居民生活品質的大提升。

回迁超8300户!今年杭州安置房建设“大提速”

區縣市負責人介紹安置房建設情況

一個季度完成全年任務近半

大家“亮招”比學趕超

會議前,首先是“比”。

杭州各區縣市、部門主要負責人做“講解員”,一個接一個地介紹自己的“實招”。

各區縣市、部門互比的大背景,是杭州今年一季度已完成城中村改造住戶丈量4400多戶,簽約3900多戶,完成率都接近了50%,形勢不錯。更重要的是,不同區縣市、部門之間能不能相互借鑑,提早完成、超額完成任務?

比如,上城區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工程建設,為安置房項目審批提質增效,所有安置房項目基本實現了拆後6個月內啟動的建設要求。

比如,下城區在城中村改造中,用了“四問四權”法——廣泛徵求集體、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回覆,做到了“老百姓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大大提高了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群眾滿意度。

比如,江乾區出臺了《江乾區拆遷安置房建設品質的指導意見》,從建築材料、建築設備的選用、智能化、功能區分等方面著手,讓安置房的品質比肩同地段的中檔以上商品房。

比如,拱墅區在加快安置房建設的同時,建設23條主次幹道、51所學校、2家三甲醫院、2個公園等配套設施,讓安置房成為方便、幸福的百姓家園。

還比如,西湖區在安置房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群眾的個性化需求,推出了“子母套”戶型,兼顧了老百姓安置和養老“一碗湯距離”的需求……

據悉,大會同時公佈了杭州各區縣市、部門的安置房開工、竣工進度,並進一步明確了今年各自的目標任務,確保杭州“回遷提速”圓滿完成。

回迁超8300户!今年杭州安置房建设“大提速”

江乾區三衛社區回遷安置房。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胡元勇 攝

加速度、引物業、增智慧

建設更美的安置房

讓環境變美、讓生活變好!

2016年,借G20峰會之勢,杭州打響了轟轟烈烈的新一輪城中村改造攻堅戰。截至目前,杭州城中村改造已完成超過300個村,“攻堅戰”接近收官。

作為城中村改造的後續動作,今年,杭州計劃實現安置房開工1500萬平方米,竣工333萬平方米,超過8300戶居民將得到妥善回遷——這也是春節後,杭州自加壓力,調高目標後的數字。

回迁超8300户!今年杭州安置房建设“大提速”

大會現場

在大量“髒亂差”的城中村變美的同時,新造的安置房能不能繼續提升城市品質和老百姓的幸福感?會上,杭州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首先,城中村改造要在拆遷後半年內開工建設安置房。杭州同時明確:安置房在竣工驗收後,原則上要在6個月內分配完畢,儘量減少群眾在外過渡的時間,讓群眾早日搬進新家。

其次,加強城中村的長效管理,鼓勵支持物業進駐服務,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引導拆遷群眾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讓“農民”真正變成“市民”。

此外,杭州還要加強拆后土地管理,原則上實現“誰拍地、誰負責”,切實加強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