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和很多80後耳機玩家一樣,我的HIFI之路是從平頭塞開始的,當時是咬牙買了一步步高隨身CD,被它的配塞驚豔到了。當我沉浸在隨身CD的聲音裡,MP3很快就席捲而來,然後上了大學,還沒入燒就退燒了。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當我重新入燒的時候,對平頭塞總有莫名的嚮往。所以當你看到有人說一款平頭塞有聽箱子的既視感,你肯定沒法不惦記,尤其它還被老外著名的音響網站Headfonia給予HFN大獎,這一小眾的品牌簡直是逆天的節奏。

當然這都是去年的事,也是這款D2+為瑞弦吸引了不少擁躉。如今D3已出,一波好評又席捲而來,衝著比D2+還要貴兩倍不止的售價不聽不罷休……

一、開箱部分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其實表層還有一層較硬的塑料殼包裹,不過那殼子透明度很低,為了省篇幅就不拍了。關於瑞弦這品牌只有老燒才知道,它的前身是sunirse,一個有故事的平頭塞品牌,網上還能扒到瑞弦創始人的專訪。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因為個人拿到的是試用樣機,不確定開箱和配件都是齊全的,反正這開箱已經很吸睛了;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不確定的全家福展示,皮質收納包應該搶戲了。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收納包做的挺有意思,打開後的口子很大,跟一小箱子一樣,很精緻;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這個精緻的3.5pro公插轉2.5平衡母口很少見吧,瑞弦D3標配是2.5平衡接頭,然後支持改3.5單端插頭、3.5平衡插頭以及4.4平衡插頭,購買時需要和廠商溝通後再改線最後才發貨。當時我也納悶,看了參數才知道這款D3阻抗達到150歐。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再說耳機本身,作為平頭塞,瑞弦D3的腔體只是用了平頭塞公模,塑料機身,看上去除了略顯精緻倒沒特別之處;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腔體不大,相比D2+,D3單元升級為15.8毫米的4層複合振膜,但是它的重量毫無沉甸感;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後腔有點特別,有明顯的透氣孔,官方說是相對D2+第一大改變就是提升了低頻,畢竟平頭塞受制於腔體做低頻是有難度的;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導線孔展示,你要說它沒特別之處,這裡就是特別的;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插頭部分除了精緻倒也沒啥說的,線材有點猛,用的是日本古河單晶銅,比較細,但也是8芯640絲,到手第一感就與眾不同。

二、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因為乾龍盛QA361平衡口不是通用接口,推D3只得換上官方配贈的3.5轉2.5,儘管如此,D3的單端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低頻量感適中,聲場較完整,下潛有一定深度,器樂分離感略弱,欠缺一點凝聚感,聽架子鼓的歐美流行比中國民族風更有味道。

人聲部分沒有明顯的質感,淡淡的暖聲不失柔和感,聽陳醫生細節並不多,但結象穩定;D3單端的人聲解析比較委婉,即使聽女聲也不會覺得它有多清澈,柔和感略多,以阿桑為例,齒音被弱化,但位置很好,情感詮釋較濃;但若是聽蔡琴這種女低音,D3的人聲又顯得有些清淡,線條感明顯,比有質感的聲音更顯的中厚。

在高頻上D3並沒表現出明顯的動態來,瞬態倒是一目瞭然,整體舒緩,但不算大氣,聽小編制的《水上音樂序曲》一點不覺得薄啊或者聲場侷限,器樂分離感和聲場都挺不錯,缺乏的除了動態,還有絃樂的細膩程度。

乾龍盛QA361的聲音本身比較大氣,這一點在D3上表現的還算很不錯,不過受制於單端表現,D3也僅僅是給了人不一樣的整體感,諸多細節個人感覺並未表現出來。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換艾巴索DX220的平衡口後,D3給人的感覺又是截然不同的;聽低頻的第一感覺就是平淡,哪怕是《男兒當自強》這種古香古色的民族器樂,它也不會給你濃烈的旋律感。再一細聽,又會發現它的低頻很穩,下潛有一定的深度,器樂分離感良好,聲場完整,大鼓敲擊的細節上缺那麼一點泛音,但是凝聚感不差,而且在這首曲子裡不會給人低頻過重的感覺。唯一有點不適的是在艾巴索DX220上音量得調到100左右(整150)才會獲得細節上的解析。

其實D3最開始給我的感覺是人聲很正,待到正兒八經來擼這篇文章的時候,這感覺依然還在。在DX220的平衡口上解析要好的多,陳醫生的聲音更有穿透力,但不管假音的變換還是喉音的口水都一目瞭然,乾淨利落,細節不算多,但也不少。

再聽阿桑的聲音,齒音略有增加,依舊有明顯的柔和感,情感沒QA361單端那麼濃郁;聽蔡琴的話最明顯的感覺就兩個詞,飽滿、有韻味,有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既視感。

在聽小編制時,D3的高頻給我的感覺大同小異,除了動態不夠明顯,其它環節都可圈可點,這讓我忍不住挑戰大編制。以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為例,不少耳機聽這首歌只能聽個大感覺,能把動態做起來的不少,細節實在難以恭維。D3聽細節倒也一般,但也沒可以突出動態,開場的管絃樂有一定氣勢但缺乏順滑,不過大提琴群奏的泛音部分和瞬態表現的很突出,在聲場上也不懼它的規模感。

在關機換卡的時候忽然發現剛到手的DX220是雙系統,在LINX系統裡其推力明顯比安卓的大,個人順便淺聽了下,解析更強,低頻更有味道,此處聽感待我再煲機煲機後在DX220的評測裡另行交代。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不管是在乾龍盛QA361上還是在艾巴索DX220(安卓系統)上都感覺D3比較吃推力,換樂彼L6上的平衡口則反而覺得好推了。聽《男兒當自強》的大鼓是擲地有聲、豪邁激憤的,聽不出實力;就說說聽陳勳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時感覺吧。

前面大鼓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彈性感人,這種沉穩又不失聲場的感覺總能讓我第一時間想到謝蘭圖,器樂分離明確,下潛不是很深,但凝聚感很合適,量感營造出的氛圍感透出的解析力顯而易見;直到一分鐘的鈴聲響起的時候才表現出動態不足的缺點。總的說來,其低頻還是相當穩重、自然,不管是《灌籃高手》的原聲大碟還是歐美流行樂都很出色,唯獨在聽低頻過多的硬搖滾打擊樂時欠點力度(音源好,效果更好)。

在樂彼L6上D3的人聲密度有增無減,位置真的不錯,我一般很少說一款耳機的配置,因為有些歌曲人聲本身比較突出,貼耳的也不一定就不好聽,但D3在聽陳醫生的歌時不僅位置居中,密度夠大,但不會覺得人聲過度飽滿導致真假聲變換的細節失真,更不會給你解析過猛的感覺,還是帶有溫潤的自然感。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女聲部分聽阿桑的話齒音控制的不錯,依舊是突出柔和感,除此之外最大的特點在於音色略顯厚實,尾奏部分的人聲磁性感明顯,聽著很有韻味 ,直接從阿桑的歌調到蔡琴的歌就會發現這種偏厚的女聲會讓結象更穿透力,不過最出色的還是屬於D3中低頻之間的關係,人聲和背景樂的無縫切換值得友商學習。

在QA361和DX220上我都說過D3在高頻上的動態乏力,這一點在樂彼L6上有了顯而易見的改變。在聽亨德爾的《水上音樂序曲》時第一個音符響起的時候,它的動態就很直觀,反而是瞬態略有下降。器樂分離感啊通透感順滑感都不錯,差的是延伸感,它比前面兩款前端都要厚一點,但極高頻反而表現少了,好在整體通透感鎮得住耳朵。

於是我照例換成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動態就不如小編制那麼驚人,這一點要注意,在艾巴索DX220上同樣有這種感覺,D3沒有特意去提升高頻動態,而且在這首曲子裡極高頻部分展現的多了,管絃樂的氣勢和音色都在,低頻也不失量感,差的是通透感,沒辦法,這也是平頭塞的天生短處吧。

三、整體總結部分

目前最貴的平頭塞,雖然小眾但燒友以聽它為榮

▲因為官方購買頁文案介紹並沒有像常規音頻產品那樣給爆炸圖講技術、構造之類的,個人在寫完聽感後還是忍不住去扒了一下別人的聽感分享。

之所以忍不住扒一下是因為D3在不同的前端下的表現差異是挺明顯的,毫無疑問在樂彼L6的平衡口上是足夠出色的。但我其實不喜歡在便攜設備裡不斷提升前端作為改善音質的突破口,毫無疑問前端比中級、後端都重要,但便攜設備如今動不動就上萬了,實乃脫離廣大群眾的聽歌路線。

所以D3對我而言有點打臉,它還是對前端有考驗的。當然我也用手機試聽了一下,確有不錯的素質,溫婉舒緩的風格,解析瓶頸看得到,味道屬自然。

在扒D3的聽感時,大多都是耳機大家壇的巡迴試用聽感,故而溢美之詞較多引起一些不適。其實這倒不算什麼,引起不適的是瑞弦D3的售價,相對於D2+一千多塊的售價,D3售價來到3299元,比鐵三角今年新出的平頭塞還要貴11元,應該算是目前最貴的平頭塞了。

如果有人這麼吹鐵三角的平頭塞,也許就很和諧了,這就是品牌的力量。講真的,說了這麼多,並非討論D3是否值得買,本身小眾之物,要買的人已經在深入瞭解的路上,沒有信仰加持是真考驗,歡迎有興趣的詳看個人主觀聽感部分,敘述略顯凌亂,是因為戴著耳機對著顯示器聽一會寫一段所成,如有不足歡迎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