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自己的軍隊走進了正陽門,徹底進入了北京城的內部,大明王朝統一全國的局面結束。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做事還是挺有條理的,首先肯定是要找到崇禎皇帝,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並且以自己勝者的身份高調昭告北京城所有官員,如果交出崇禎,高官厚祿以禮待之,可若是私藏皇帝,誅九族處凌遲。在這個昭告下來後的第二天,李自成的軍隊已經發現了吊死在後山樹上的皇帝,李自成命他們將崇禎皇帝的遺體完好運回來,讓眾人跪拜安葬。不僅如此,崇禎皇帝的大皇子、三皇子並沒有生命危險,李自成還對太子十分友好,封太子為宗王。李自成不僅對前朝遺官以禮相待,對於平民也是十分友善,他要求自己的軍隊整治自己的軍紀,和百姓處好關係。基本工作李自成做的都不錯,為自己在北京城皇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然而好景不長,李自成的軍事牛金星和猛將劉宗敏就開始膨脹了。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儘管李自成知道如何妥善處理前朝官員和平民的關係,但面對自己軍隊“假智者”牛金星和猛將劉宗敏這樣的“豬隊友”,李自成真的是被坑慘了!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皇宮待的久了,對權力的渴望日益增長,對軍隊的紀律也開始不管不顧。雖說人已經進了大明皇宮,但是南明還未除,離國家統一還遠著,而且李自成心也很大,非常希望能夠統一國家。本以為進了皇宮,整個北京城的國庫資源全都供自己調配,怎麼著也能組織一個大型軍隊,沒想到國庫中只有幾十萬兩白銀,少的可憐,這些錢哪裡夠統一全國的?於是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李自成開始讓劉宗敏籌備白銀,目標就是那些官員。剛開始劉宗敏收集白銀的時候,前朝官員還挺配合,可是到了後來,上交白銀的人越來越少。劉宗敏暗示李自成用武力迫使他們上繳白銀,而李自成也默認了這種做法,於是就出現了拿著刑架要錢的場景,不僅如此,對於平民的稅額也越來越高,這下好了,得罪了官員,也得罪了平民,接下來的日子還能好嗎?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這些只是基礎,而失敗最直接的原因和吳三桂息息相關,當時吳三桂手握重兵(吳三桂為山海關總兵)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死前其實已經下旨讓吳三桂回守北京,可是吳三桂非常聰明,看到大明氣數已盡,一路上悠哉悠哉,行軍緩慢。這下李自成到了北京,這不剛好就能降服李自成了嗎?吳三桂已經有了降服闖王的想法,但是李自成這個時候又開始作了,他不知道吳三桂的想法,於是讓劉宗敏帶著人挾持了吳三桂的家人,吳三桂知道實情之後暴怒,直接將8000闖軍擊敗,回到自己的老巢去了。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李自成無奈之下,親自帶兵10萬(實際上士兵數量遠遠小於10萬)開始討伐吳三桂,但是吳三桂聰明啊,早就和多爾袞聯合在了一起,沒有搞清楚的李自成上陣打了敗仗,這才反應過來,立馬逃回了北京。回到北京的李自成知道自己的氣數已盡,應了牛金星的話,成為了皇帝,國號“大順”,接下來就趕緊放火燒了紫禁城(防止多爾袞佔便宜)逃出北京城了,而他在北京待的時間,剛好是42天,這一個多月裡,他用了自己的皇帝體驗卡,哪一天他不是在編織著自己的失敗呢?不過現在看起來,李自成真的是被自己的“豬隊友”坑慘了啊!

42天的短暫皇帝,每天編織著“權力的網”,闖王走向失敗的原因

李自成還是很聰明的,可惜眼光實在太短太短,和多爾袞、吳三桂兩個人相形見絀,如果他不被權力矇蔽了雙眼,還能落下這樣的下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