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概況

高昌區,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位於新疆天山支脈博格達峰南麓, 吐魯番盆地的中心,是吐魯番市行政中心。介於東經88 °29′28〃—89°54′33〃,北緯42°15′10〃—43 °35′。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縣相接。全區總面積1358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4個鎮、5個鄉

[1];總人口28.9萬(2016年末年)[2]

唐設安西都護府治,稱西州。唐末沒入吐蕃。宋號稱輝和爾,即畏吾兒。元末明初分設柳城、火州、吐魯番三部,皆設萬戶府“達魯花赤”。 1886年,置吐魯番直隸廳,隸屬迪化府。1913年,直隸廳改為吐魯番縣。1984年,撤縣設市。2015年,撤縣級吐魯番市設高昌區。

高昌區位居絲綢之路要衝,是名聞遐邇的歷史重鎮,自兩漢以來,長期是中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之一。著名景點有:葡萄溝、火焰山、阿斯塔納古墓群、高昌古城、交河古城等。

2018年6月,高昌區入選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高昌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地處天山中東部主峰博格達山南麓,吐魯番盆地中心。東西寬90公里,南北長262公里,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地理座標:東經88 °29′28〃—89°54′33〃 ,北緯42°15′10〃—43 °35′。土地總面積13589平方公里。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縣相接。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83公里。

[7]

地形地貌

高昌區山地面積佔23%,平原面積佔77%,戈壁面積佔60%。吐魯番的自然環境十分特殊,是中國地勢最低、氣候最熱的地方。根據地質考察,這裡原是一個內海,後經造山運動才變為陸地。整個盆地大體是北高南低。北部博格達峰拔海約5000米,山頂終年積雪,是盆地的主要水源。火焰山橫亙中央,把全區分成山北、山南兩部分。艾丁湖位於南部,低於海平面154米,是全國陸地最低的地方。市城海拔為34米。土壤以砂壤和黃色粘土為主,屬微鹼性,有機質少。[7]

氣候

高昌區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但又極端乾燥,降雨稀少且大風頻繁,故有“火洲”、“風庫”之稱。這裡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小時左右,比我國東部同緯度地區多1000小時左右,太陽年輻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釐米,比同緯度的華北、東北地區多15-20千卡/平方釐米,僅次於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氣溫13.9℃,高於35℃的炎熱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極端高氣溫為49.6℃,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有過82.3℃的紀錄。當地素有“沙窩裡烤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麵餅”之說。冬季極端最低氣溫-28.7℃;日溫差和年溫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積溫5300℃以上,無霜期長期達210天左右。由於氣候炎熱乾燥,這裡乾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僅有16.4毫米,而蒸發量則高達3000毫米以上。

氣候資源

高昌區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平均總輻射量5938.3兆焦耳/平方米,無霜期224天,年平均氣溫為14℃,地表最高氣溫達83.3℃。葡萄、瓜果含糖量最高可達18度;風能資源豐富,素有“風庫”之稱,具有實際開發應用潛力。[8]

礦產資源

高昌區境內有大、中、小型礦及礦點、礦化點105處,發現各類礦種39種。儲量較大的礦產有煤炭34.7億噸、石鹽13億噸、芒硝4.25億噸、石灰石3.5億噸等。新疆吐哈煤田艾丁湖煤炭資源預查含煤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純煤厚度達10-22米,預計煤炭資源儲量約30億噸。蘭新鐵路、312國道吐烏大高等級公路橫貫其中,吐魯番機場的建成將構築健全的立體交通網絡。國家“一主兩翼”大煤運鐵路線和西氣東輸二線的投入運營,交通樞紐戰略地位更加突出。

高昌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享譽世界的優秀旅遊勝地,境內有各類古代文化遺蹟9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處。2007年吐魯番葡萄溝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區。全區擁有13家涉外星級賓館、3家旅行社、民俗家訪點200多家。

[8]

葡萄溝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概況

葡萄溝

葡萄溝是一條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的峽谷。葡萄溝以盛產優質葡萄而聞名中外。1994年溝裡種植葡萄315.6 公頃,生產鮮葡萄8601噸。這裡主要種植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哈爾、日加幹、瑣瑣等13個品種。[17]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墓室頂為平頂或穹窿形。在古墓中出土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尤其珍貴的是這裡出土的乾屍即中國木乃伊,可以與埃及的相媲美。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18]

吐魯番博物館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概況

庫木塔格沙漠

吐魯番博物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最繁華的高昌路西側,1989年建成,佔地9畝,由主館和巨犀陳列館兩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吐魯番博物館有藏品3287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35件,二級文物260件,三級文物640件,是新疆地州市中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吐魯番出土文物陳列廳展出文物近30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8件。舉世聞名的吐魯番出土文書有契約、籍帳、官府文書、私人信札等。這些文物都是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重要資料,粟特文、回骼文、梵文等古代少數民族文書是研究少數民族古文字的珍貴資料。[19]

沙山公園

沙山公園位於鄯善縣闢展鄉境內,北側緊靠鄯善縣城,平均海拔300m,沙山公園是利用庫木塔格沙漠北緣綠洲接觸帶的特殊地裡環境建立的一個公園,1990年始建以來已初具規模。公園分南北兩部分,以沙山邊緣東西向橫穿的緩流分界。北部佔地500畝,東側為水上活動區、文化娛樂區、兒童活動區、花卉觀賞區和葡萄園。西側為草坪區、植物園。南部區為沙漠,有沙漠活動區、沙療區和沙漠植物區。

[18]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位於吐魯番市以東偏南約46公里火焰山鄉所在地附近。高昌城歷經高昌郡、高昌王國、西州、回鶻高昌、 火洲等長達1300餘年的變遷,於公元14世紀譭棄於戰火。1961年,這裡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西漢時,是“車師前國”的都城。唐代為西州所轄之交河縣。唐王朝派駐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一度曾設在這裡。後遷至龜茲(今庫車縣)。六世紀的曲氏王朝在此設立了交河郡。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18]

艾丁湖

艾丁湖為吐魯番盆地的“盆底兒”,南距吐魯番市約40公里。湖盆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面積約152平方公里。湖面低於黃海海平面154.43米,僅次於約旦的死海(-392米),被稱為世界第二陸上低地。

[18]

火焰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處,東西走向,長98公里,寬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西遊記》裡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火焰山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18]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概況

吐魯番郡王府

吐魯番郡王府

吐魯番郡王府位於吐魯番市區東郊的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吐魯番市區2公里,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吐魯番郡王府據史科考證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務、指揮軍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間吐魯番維吾爾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指揮的中心。[20]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18]

吐峪溝

吐峪溝位於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境內,東距吐魯番市約55公里。這裡曾經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