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動力

把孩子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動力

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壓力,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高壓社會,我們領著不同的薪水面對著不同的困境,怎樣才能剋制煩躁,怎樣才能停止焦慮。壓力,像一把雙刃劍,你其實不必和他死扛,因為幸福的人,把他們當做助波,壓力能當殺手也能做摯友。

一個人能活的多精彩,不是他的壓力少,而是他的正向壓力給他能量。正向壓力,是我們在受到壓力刺激時,態度樂觀,積極地面對。反之,負向壓力,是大眾困惑的常態,煩惱我們的作業、功課、加班、經濟困難、家庭矛盾等等。

舉個直白的例子。同學A和同學B都要通過一個標化考試。

同學A的家長告訴他:“你必須要完成這個考試,我給你花了這麼多學費,你也要為自己想想將來的後路啊!學不好,你就會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也別回這個家了。”

同學B被告知:“你通過這個考試,媽媽就獎勵你去你日思夜想的日本旅遊。”“啊呀,你要是能通過這個考試,我驕傲都來不及,你就前途無量了。”

把孩子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動力

同樣是激將,採取的方式不同,結果更不同。

A同學被賦予了有害的負向壓力,他很難捕捉到周圍的愛意和真正考試的目的。這種壓力,可以導致抑鬱症,焦躁症。

通過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Kelly McGonigal的一場長達8年,多達3萬美國成年人的壓力研究表明,諸如此類巨大的負面壓力可導致癌症或心臟病的誘發,最終使死亡風險增加43%。在追蹤已逝研究者的調查中,殺死他們的並不是壓力本身,而是壓力有害他們的這個想法。

而B同學同樣被賦予了壓力,但他能更關注到壓力帶來的積極影響,因為父母沒有強調這場壓力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打心底,他能看到光芒,自然就會向著光跑。

結果可能A和B同學都通過了考試,可是如果我們假設A同學要損耗的生命能量是100,那麼B同學可能只損耗了10點能量。我們可以把這些能量理解為有助身心健康的單位,由此可見,正向壓力的運用者更有生存耐性。

所以,我們在世界都並不這麼友好的情況下,甚至父母都不理想的狀態,該怎麼轉化正向壓力呢?

第一,直面困難帶來的壓力,他是什麼可怕的事情都行,不要回避。

第二,抽取壓力中的積極面。哪怕再糟糕,當一個奴隸,

下面兩個結果,哪個更讓能讓人有動力?

完成工作→不被餓死

完成工作→見最愛的人

第三,用壓力帶給你力量。清楚明白你的目的是樂觀目標後,

開始工作,時刻謹記不忘初心,不要輕易沮喪。

把孩子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動力

轉換壓力,深呼吸吧,大腦需要更多的氧氣,高速運轉的思考並面對壓力,你感到世界在逆向運轉,你感到你不能控制你的情緒了,煩躁、困苦、落寞、充斥著大腦,這時候你可能已經不能靠坐著轉換負面壓力了。那就穿上任何一雙跑鞋,或者隨便,瘋狂的跑起來吧!不要想自己的事情,不要想悲傷的事,用身體帶動心跳加速,讓心臟急速跳起來,猛烈的出汗,你會感到世界煥然一新。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雨果《悲慘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