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讀大學,姥姥每月自願出一千元,孩子媽媽也要求奶奶每月出一千元,這合理嗎?

緣圓起名


合不合理暫且不說,我是感覺不合適。

孩子讀大學的費用,我認為應該父母負擔,即使姥姥自願出一千元,如果是我的話,即使拒絕不掉,也只會收下,替他們保管,而不會把它當成孩子的生活費用,我沒有使用老人錢的習慣。

因為姥姥自願出一千元,就讓奶奶也每月出一千更不合適。

傳統來說,祖輩們是捨得為孫子花錢的,如果他們不花,可能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錢不願意花。既然有錢不願意花,肯定有他們不花的理由,讓他們違心掏錢,他們會不開心;你們要了,老人不給,還有可能加劇矛盾。

一種是心有餘力不足。有的老人確實沒錢,有的平時還需要子女接濟,這種情況他們怎麼負擔孫子的大學費用?

老人的錢是老人的,怎麼花、願不願意花都是他們自己的事,作為子女還是不要惦記的好。

懂事的父母才能養出懂事的孩子,建議為人父母者都能扮演好子女和父母的雙重角色。


媽咪老師


個人觀點覺得不合理,我家公婆是雙工資退休後一個月有萬把塊,吃穿用不了多少,水電氣費都是我和老公交,老公獨生子。老兩口每月給我們三千,錢多了公公就開始胡混,本來我們也沒給他要錢,婆婆怕公公糊塗把錢都糟蹋了,所以我老公就把錢收起來,我不是獨生子女,我媽是農民,地種不動了,就種一點夠吃,其餘時間就打零工,多勞多得,幹一萬斤重2200元,兩個月也就掙兩三千塊錢。還有各種開支,四個孫子孫女,一個外孫,這樣給的話一個月就要五千塊,老人不可能有這個能力,我也不會讓我媽出這個錢,我婆婆出是因為她花不完,以後都是我們的,早給晚給都一樣,我媽會在孩子生日的時候給我娃錢,基本在一千左右。給多少錢我認為應該視情況而定,有錢就出,沒錢健康就行。


萍子6696


這和我家一樣,我媽媽就是每個月給我2000元,從孩子初二開始已經給了3年了。這是為了培養我兒子,我媽說她已經幫不了我什麼了,就只有經濟支持。而我公婆就是以我孃家條件好為由基本上沒管過我。當初我生孩子時和妯娌一起,所以幫妯娌看孩子了沒管我,當時還哄我媽說我媽看孩子他們出錢,結果孩子都17了也沒見到這錢,但是我沒要求公婆出錢過,你不給就算了,法律上也沒要求給的,像我婆婆總是和我說我的錢我願意給誰給誰,沒錯!但是,我也說,我的身體我願意照顧誰照顧誰,沒關係,反正我是獨女,我父母身邊得有人,我兒子你們不喜歡我父母可喜歡的緊,將來我兒子和你們兒子都會侍候在我父母身邊,而你們就指望著自己兒子吧。


秋來飛絮赴天涯


老人主動給,我們應當表示感激,老人沒主動給,我們也不能張口要啊,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指望別人給錢養。我和我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當年婚後買第二套房時,婆婆說給我們兩萬,讓我媽也給我兩萬,最為兒媳,我表示感謝,但,轉過來我也不能張嘴找我媽要啊,但是我媽也就我這一個閨女,她也主動給了我們兩萬,其餘的都是我們自己婚後攢的錢做首付,自己還貸款,他們再有錢,也是他們的,老人們手底有錢,就心裡不慌,我經常勸我媽和我婆婆,別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的,該享享福了。


橘子54684


這個合理不合理要依據情況而定,不能太片面,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面之詞而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假設:如果姥姥年輕的時候是一名工廠工人,在工廠兢兢業業一輩子直到退休,每個月工廠給退休金3000,姥姥年紀大了,也花不了多少錢,每個月給外孫子寄1000這個也屬於正常現象,姥姥家就我媽媽一個女兒,她疼愛外孫子是很正常的。假設:在反過說奶奶,奶奶年輕的時候是農民,種地養家餬口,家裡就我爸一獨子,奶奶因為長年勞累身體不好,也沒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媽媽硬要奶奶出錢,這個是不合理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試情況而定論!





伊夢蒼生


其實不管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在撫養大了兒女之後,他們就已經完成 任務了,至於第三代,完全就是情感的問題了。

有的老人條件好,退休工資高,自己願意拿出錢來給孩子,我們就應該感激萬分。

有的老人條件一般,退休工資不高,拿不出錢來,我們也不應該譴責呀!

像我認識的一對老夫婦,老大老二都在外國,拿高薪,時不時還往家寄外匯,老人家本來自己也是高工,工資非常高。他們的錢,說實在的,就是花不了。他們還有一個老三,在身邊,他們支援金錢就到了讓別人羨慕的程度,老三想買個車,他們直接 出了三十萬,孫子考上了大學,在外地,人家老頭老太太直接掏全款在當地買房,為的是看望孫子居住方便,也給孫子置辦一份家業。在這個老三自己要換房的時候,他們又在全款支援。這種條件,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更別說,孫子上大學的所有花費,都是他們一手包了。

條件好,幹啥就都很大氣。

但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老人 都有這麼好 的條件,這麼多 的金錢支援吧?

像我們身邊,大部分都是普通 的老人,有的退休工資高一點,有的退休工資少一點,有的還需要兒女支援呢,什麼條件的都有,什麼條件我們也得贍養老人哪!

像問題中,有的願意給,表示感謝!有的沒有條件給,也不要指責,畢竟老人辛苦一輩子,就不要光看著老人的那點子錢了!


Longsuixinyuan


當然不合理了,撫養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責任義務,不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責任義務,老人疼愛孫子女且自己收入或退休金也寬裕主動給上學的孩子每月一千塊是自願的行為,另外一邊的老人經濟不寬裕或者其它原因沒有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兩邊老人的經濟情況和生活情況不可能完全一樣。媳婦要求奶奶也要每月給孫子一千塊就是媳婦的不對了

我兒子考上本科姥姥給2萬,考上研究生姥姥給4萬,奶奶那邊沒有給,我不會說奶奶什麼,也不會怪奶奶,我覺得老人們一定要先顧好自己的生活,身體健康就是對我們子女最大的支持了,對於孫輩的疼愛取決於老人們自願,我們不能把孫輩的任何責任強加給老人們或者要求兩邊老人對孫輩的付出要對等,否則就是不孝,問心有愧了,我不想做這種人


gf611


當然不合理啊,養孩子、供孩子上學是爸爸媽媽的事,姥姥自願出1000每月,是姥姥對孩子的愛,也可能是姥姥對自己女兒的愛。但是,你不能要求奶奶也要出1000啊,這就是道德綁架了。奶奶願意出就出,不願意出就不出,不能強迫。

再說了,你還得看奶奶有沒有這個能力啊。假如,姥姥的退休工資一月8000,那麼給了外孫1000還剩7000,如果奶奶的退休工資本來一月了就只有1000多或者乾脆沒有退休工資……所以,你完全沒有辦法比較啊。

再或者,假如姥姥和奶奶的收入都是一樣的,但是姥姥身體好啊,沒有太多需要開支的地方;而奶奶身體不好,需要長期看病吃藥,開展比較大……

再再或者,奶奶知道孫子爸媽的收入供孩子讀書完全沒問題,那憑什麼還要求奶奶出錢啊,奶奶有錢難道不能自己計劃一下老年生活嗎?都說了,姥姥給錢是自願。並不是說,孩子的爸媽遇到什麼特說困難了,孩子上學的花費必須要尋求姥姥和奶奶的幫助了!

而且你再說的話,就算是爸媽真的困難到那種需要救助的程度,孩子已經上大學了,現在賺錢的方式那麼多,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也可以想一些辦法的呀!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要求奶奶在姥姥自願每月給孩子1000的前提下,自己也出1000每月。這是沒有道理的。





小蜜蜂的風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錢不應該讓任何人拿,當然自願的除外,就算是自願的,你也不應該覺得拿的心安理得。首先,兒子不是姥姥的,也不是奶奶的,而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得兒子不管是上學也好,吃飯也罷,你自己不掏錢,讓別人掏錢幫你買單,這是什麼心裡。說句難聽的,要是沒有奶奶,姥姥,你這個錢找誰要呢?上一輩的人養這一輩的人難道沒花錢嗎?我想他們養自己得子女也沒有花別人錢吧。我想兩個人都工作上班做事,不會連幾千塊錢都沒有。要老的出錢,我覺得真是沒必要,這樣還會引起口角,心生不滿。所以我認為要求誰出錢,不合理。還是那句話,要是沒有,你找誰要呢?

回答人

陳羽少




陳羽少


孩子正在讀書,姥姥主動出錢,媽媽也讓奶奶去出錢,這是事情合理嗎?

這個問題,我們先分析下根源,然後在給出一個結論,這樣似乎更能讓大家明白重要性。

1.媽媽的角度來看,奶奶姥姥都是長輩。大多數現在的家長都會去衡量,長輩給孩子付出的,以金錢數為例,體現是雙方長輩對孩子的重視。另外一方面,要求雙方也是為了讓心裡能更加平衡,兩邊做到一致。換句話說,媽媽這麼做主要出發點有兩個:

a.檢驗自己孩子的重視與疼愛程度

b.追求內心上的物質平衡

2.教育的角度來看,長輩,父母輩,子孫輩,這三個層次,大多數是現代中國主要的家庭結構主體。長輩愛幼小,父母對上敬對下育,子孫對上最重要是孝。因此,不同家庭結構層有不一樣的使命或者說屬性。但我們必須看到行為的核心:所謂長輩愛幼並不是以金錢為唯一標準,而父母輩要求長輩出資,這個事兒是合理的。這麼做有兩點不合理之處:

a.對孩子的思想教育有影響:長輩對孩子的疼愛不光是給我錢是愛,它是體現的一方面。家長直接要錢💰讓孩子知道後,會讓孩子覺得,我問長輩要錢是理所應當,只要是長輩應該給,這點對孩子認識親情關係,孝道教育有不好的影響。

b.對孩子處事價值會有影響:所謂付出必須得彙報,事事追求內心平衡,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家庭和社會教育最大區別,在於現實性,家庭是單方面教育,社會是多方教育,因為站在的角度和涉及的群體範圍不同,因此,在舍與得的品德教育這塊,家長輩直接問孩子要錢是不合理的。也容易帶偏孩子的價值選擇軌道。

綜上所述。我認為,媽媽要求奶奶給錢並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