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海上閱兵為何選擇在青島舉行?港口是重要因素?

中國海軍成立7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海上閱兵於4月23日在青島舉行。21日,參加活動的11國16艘艦艇陸續抵達青島。

海上閱兵為何選擇在青島舉行?與陸上閱兵相比,海上閱兵將給觀眾帶來哪些與陸上閱兵不一樣的觀感?

揭秘:海上閱兵為何選擇在青島舉行?港口是重要因素?

11國16艘艦艇抵達青島

21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的11國16艘艦艇陸續抵達青島。

從當日8時30分開始,文萊“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舷號09),印度“加爾各答”號驅逐艦(舷號D63)、“沙克提”號補給艦(舷號A57),韓國“京畿”號護衛艦(舷號812),孟加拉國“決心”號護衛艦(F112),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護衛艦(舷號05),泰國“納萊頌恩”號護衛艦(舷號421)、“邦巴功”號護衛艦(舷號456),日本“涼月”號驅逐艦(舷號117),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舷號454)、“尼古拉·奇克爾”號救生拖船(SB131船)、“額爾布魯士”號後勤保障船,越南“陳興道”號護衛艦(舷號015)、“丁先皇”號護衛艦(舷號011),菲律賓“達拉”號登陸艦(舷號601),馬來西亞“萊庫”號護衛艦(舷號30)等先後抵達青島港碼頭。

考慮港口條件等因素 青島是上佳選擇

與10年前相同,中國海軍成立70週年慶典同樣將海上閱兵地選在了青島附近海空域。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認為,從港口條件、海軍積澱和城市開放程度等方面考慮,青島是舉辦國際性大規模海上閱兵慶典的“上佳選擇”。

“青島有良好的港口條件。”尹卓說,“適合潛艇及多艘大型水面艦艇的靠泊。”此外,青島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機關駐地,方便活動組織安排和海軍艦船飛機的集結。

歷史上,青島與中國海軍的成長有著密切的關係,海軍的多個兵種都在此誕生起步,走向成熟。1950年初,第一所海軍航校在青島籌建完成。不久,海軍第一支高射炮兵部隊也在青島成立,並在青島團島組建了海軍第一個岸炮團。兩年後開始在青島修建中國第一個潛艇基地。1954年6月,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在這裡成立。青島與海軍有著深厚的感情,青島市民擁軍情結濃厚,必將全力擁護支持海上慶典的舉辦。

“另外,青島是個美麗開放的現代化城市。”尹卓說,國際艦隊到此集結,岸上的活動也比較容易安排。相信外軍官兵在參與中國海軍慶典的同時,也將領略到青島的熱情與魅力。

觀感更加壯闊 執行難度增大

與陸上閱兵相比,海上閱兵將給觀眾帶來哪些與陸上閱兵不一樣的觀感?專家從裝備、形式、場地等多方面分析了海上閱兵獨有的特色。

“首先是受閱裝備更加全面。”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說,受條件限制,近年來的幾次陸上閱兵只展示了海軍水兵方隊、岸防導彈、艦載機等部分人員和裝備,絕大多數海軍主戰裝備無法露面。而在海上閱兵中,海軍的潛艇、水面艦艇、航空兵、岸防、陸戰隊等五大主力兵種裝備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觀眾可以較為全面地瞭解海軍成立70年來的建設成就。

“受閱形式更具海軍特色。”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說,除都包含空中編隊外,陸上閱兵的形式是首長乘車檢閱,受閱部隊以方隊形式通過檢閱臺;而海上閱兵則是首長乘艦檢閱,受閱艦隊以縱隊形式通過檢閱艦,其間還可變換不同隊形,以充分展示海軍風貌。此外,吹哨、鳴笛、掛滿旗等海軍專有的禮儀將貫穿閱兵全程,使海上閱兵更具濃郁的“海軍風情”。

“場地設在海上,在增大了執行難度的同時,也使海上閱兵的觀感更加壯闊。”張軍社說,與陸上相比,海上的氣象條件更加複雜,雲、霧以及不斷變換的海風、海浪都將對閱兵產生很大影響;另外,受閱艦相隔距離較遠,也使保持隊形更加困難。“但軍艦塊頭大,間隔距離遠,觀感將更加氣勢磅礴。”張軍社說。

新中國已先後多次舉行較大規模的海上閱兵。10年前的2009年,在青島成功舉行包括海上閱兵在內的慶祝中國海軍成立6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