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概況

廣元市隸屬四川省,古稱利州,北緯31゜ 31′至 32゜56′,東經104゜36′至106゜45′之間,北與甘肅省、陝西省交界;南與南充市為鄰;西與綿陽市相連;東與巴中市接壤。素有“ 女皇故里”、“蜀北重鎮”、“ 川北門戶”和“ 巴蜀金三角”之稱。

廣元,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元代統治者為顯示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改利州為廣元,並將“川陝行中書省”由咸陽遷至廣元。此名沿用至今。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廣元撤縣建市至今。 [1]

廣元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幅員面積16314平方公里,全市戶籍人口300.68萬(2018年末)[2],轄3區4縣,共91個鎮、139個鄉、9個街道辦事處、2430個村民委員會、16559個村民小組,擁有白龍湖、劍門蜀道、唐家河、米倉山、劍門關等景點。[3]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1.85億元。

四川省廣元市概況

四川省廣元市概況

四川省廣元市概況

位置境域

廣元市位於四川省北部,地理座標在北緯31° 31‘至 32°56′,東經104°36′,至106°45′之間,,北與甘肅省、陝西省交界;南與南充市為鄰;西與綿陽市相連;東與巴中市接壤。幅員面積163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廣元市處於四川北部邊緣,山地向盆地過渡地帶,摩天嶺、米倉山東西向橫亙市北,分別為川甘、川陝界山;龍門山北東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則由劍門山、大欄山等川北弧形山脈覆蓋廣。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山脊相對高差達3200餘米。摩天嶺山脊海拔由西端最高點3837米(大草坪)向東下降至2784米,向南則急劇下降到800米。龍門山接摩天嶺居青川全境及利州區西部。

山脊海拔由北至南從3045米(轎子頂)降到1200米。山頂尖削,坡面一般在25度以上;河谷深切,相對高差在600~800米間。米倉山居朝天區全境旺蒼縣城至廣元一線以北,山脊海拔從北向南由2276 米(光頭山)下降到1368米(石家梁),坡面多在25度以上,山頂渾圓。河谷深切相對高差一般在500~800米間。川北弧形山脈居元壩區、旺蒼縣城以南,及蒼溪、劍閣兩縣全境。海拔從北而南由1200餘米下降到600餘米。河谷切割亦深,多呈“V”形。相對高差在200~500米間。山頂平緩,多呈臺梁狀,坡面一般在12度左右。

在龍門、米倉山前緣與盆北弧形山交接地帶,形成了一條狹長的山前凹槽。稱為“米倉走廊”。範圍東起旺蒼普濟、西至下寺鎮,東西長137.6公里,南北寬5公里,其中堆積地形較為發達,呈現河谷平壩之景觀。[10]

氣候特徵

廣元市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廣元地處秦嶺南麓,是南北的過渡帶,即有南方的溼潤氣候特徵,又有北方天高雲淡、豔陽高照的特點。南部低山,冬冷夏熱;北部中山區冬寒夏涼,秋季降溫迅速。年平均氣溫16.1℃,七月份氣溫26.1℃,元月份氣溫4.9℃。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數1300~1400小時,無霜期220~260天,四季分明,適宜生物繁衍生息。但自然災害,特別是旱、澇災害頻繁。

水資源

廣元市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集域面積在50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流有80多條,主要通航河流有嘉陵江、白龍江、東河、清江河等,這些河流均彙集到嘉陵江至重慶注入長江。廣元市境內河流以嘉陵江為主幹,有白龍江、清水河、東河、木門河等75條河流,水量豐富,流速急、落差大,水能蘊藏量為270萬千瓦,發展水電事業很有前途。目前有寶珠寺、紫蘭壩等大中小型水電站和即將竣工的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廣元水域面積89.47萬畝,水資源總量67.42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57.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70萬千瓦,可開發量186萬千瓦,已開發73.2萬千瓦。[12]

土地資源

廣元市有耕地面積234.4萬畝(習慣畝,國土詳查面積為480萬畝),其中田103.1萬畝、地131.3萬畝。有效灌面108萬畝,保灌面積92.73萬畝(水利年報數據)。現有25°以上坡耕地49.5萬畝。廣元森林面積1364.4萬畝,宜林荒山113萬畝,森林覆蓋率43%。[13]

生物資源

廣元市境內分佈野生動物400餘種,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達76種。分佈境內野生植物2900多種,僅珍貴野生木本植物832種,其中:珙桐、水青樹、連香樹、領青木、劍閣柏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列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紅皮書的野生動植物就有40餘種。

[14]

廣元市是全國中藥材主產區之一。現有藥用植物2500多種,藥用動物90餘種,其中屬於“三級標準”的大宗品種357個,常用500個配方品種中,該市就有317種。自然蘊藏量達11000噸,地產常用藥材有杜仲、天麻、紫胡根、皺皮木瓜、火麻仁、辛荑花、冬花等品種。野生蘊藏量達100噸以上的常用品種有五味子、泡參、車前草等25種。全市現有中藥材總面積75萬畝,其中:川明參3萬畝,柴胡4萬畝,黃姜3.5萬畝,瓜萎2萬畝,天麻100萬窖,杜仲50萬畝,已建成基地鄉鎮近90個。旺蒼縣被命名為全國杜仲基地縣,杜仲佔中國種植面積的10%;蒼溪縣川明參佔全國該品種總量的50%;青川天麻、劍閣柴胡質量名列中國同類產品之首。[14]

礦藏資源

到2010年為止,廣元市境內已發現礦種95種,有礦產地480處,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床378處,其中大型礦床6處(耐火粘土2處,熔劑灰巖、砂金、玻璃石英砂岩、硅灰石各一處),中型礦床40處(砂金10處,鉀長石6處,耐火粘土、晶質石墨各4處,玻璃石英砂岩、磚瓦用頁岩各2處,其它8處),小型礦床332處。2010年查明資源儲量可供開採的礦種38種,儲量較大的有煤、天然氣、砂金、有色金屬、鋁土礦、硫鐵礦、水泥灰岩、玻璃石英砂岩、玻璃脈石英、飾面石材等。其中,煤4.64億噸,天然氣3.78億方,砂金53405千克,有色金屬91902噸,鋁土礦691.1萬噸,硫鐵礦255.71萬噸,水泥灰岩18742.51萬噸,玻璃石英砂岩4570.53萬噸,玻璃脈石英836.85萬砘,飾面石材1786.81萬立方米,熔劑灰巖18700萬噸,耐火粘土4660.31萬噸,天然瀝青361.28萬噸,重晶石376.51萬噸,鉀長石211.95萬噸,晶質石墨289.99萬噸,海泡石40萬噸,硅灰石246.83萬 噸,磚瓦頁岩1510.2萬平方米,建築用沙1803.15萬立方米。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玻璃石英砂岩、玻璃脈石英、鉀長石等名列全省前位,是四川省主要產地。

[14]

燃氣資源

2009年廣元市發現了九龍山、元壩、龍崗西三大氣田。這三大氣田2008年已探明儲量達4000億立方米,2011年將累計探明儲量達8798億立方米。廣元天然氣含硫低,品質較好。九龍山、龍崗西區塊由中石油負責勘探。其中,九龍山區塊分佈在蒼溪、旺蒼兩縣,礦權面積200平方千米,探明儲量50000億立方米,截止2013年已形成規模產能;龍崗西區塊分佈於蒼溪、旺蒼、元壩兩縣一區,覆蓋面積1000平方千米。元壩區塊則由中石化勘探,遠景資源儲量5萬億立方米。由於資源轉化不足,西部資源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依然比較明顯,四川省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資源轉化,將廣元市列為四川省規劃發展天然氣的重點地區和支持的重點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