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份,面對A股對社融、GDP數據超預期利好無視的現象,你怎麼看?

淡淡禪風


市場漲多了就是風險,消息出來基本是利好兌現的行情,往往大多數時期資金都是在炒預期,社融或者GDP的超預期在一季度行情已經體現,當下就是大資金對中長期趨勢的佈局,需要進行洗盤的過程,短期風險出現很正常,如果以中長期看待這些問題,就會發現,這些數據超預期,是有利股市中長期向好的,那短期的下跌,其實是沒有必要恐慌的。


就好像券商板塊,一季度業績披露後展開大跌的行情,已經是在前期的漲勢中利好兌現,很多股民卻開始往裡衝了,但是券商股後期的業績會更好,畢竟科創板的推出,場內交投活躍,券商就不可能只走一波行情,也就是說,如果還要繼續炒作預期,券商後面還有漲勢。換做其它股票一樣,在高位時出利好,就是利空,在低位時出利空,往往是利空出盡,所以,要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市場當下的情況,再看消息的影響,才能知道如何佈局和控制倉位。
但是大多數股民其實還是在意短期行情的,比如跌一天或者跌一週就比較恐慌了,很多時期,流動性充裕,場內成交量如此之大,不可能說就直接把漲勢終結,因為這關係到各方的利益,既然提倡中長期資金入市,各路資金入市了,就會有中長期行情,因為當下的股市,是很迫切的需要一輪上漲,看看外圍的股市,都漲到天花板上去了,A股還要跌到哪裡去?在各國比經濟的時候,金融市場對實體的經濟發展起到較大的支持,不能在這種低迷下去了,所以才看到政策不斷髮布利好,支持股市上漲。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A股不是無視M2、社融、GDP數據超預期利好,而是很可能只是已經提前透支了,在A股市場就從來就不存在大資金和普通散戶投資者消息對稱。A股從1月份啟動以來漲幅已然不少,2月份更是邁入了拉昇潮,3月份後陷入區間震盪整理,然而自己看看滬指k線圖,如下截圖中的黃圈所示,3月底4月初是不是強勢拔高了一段?這裡面很可能就已經有了接下來出爐的3月份M2、社融、新增人民幣貸款,還有一季度GDP數據超預期的消息提前洩露刺激。

炒A股要學會趨勢投資,並習慣消息面的不對稱存在,“利好披露前提前炒作,利好披露後見光死”的定律,如果過分倚重看得見、聽得到的消息面來炒股,很容易陷入高位接盤俠的境地。

至於股指期貨鬆綁,沒有引發A股的上漲太正常了,指望股指期貨鬆綁引發短線大漲的恐怕對股指期貨對市場的影響觀察不足。股指期貨是一把雙刃劍,但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股指期貨一直是A股市場上散戶投資者一塊心病,別小看了散戶的影響力,單個金額雖少,但是A股可是以散戶為主的投資群體,自從2015年為救市被閹割以來,股指期貨的鬆綁很大概率給市場帶來的是“短線利空、中長期利好”的效應,就短線而言屢次給市場帶來了恐慌性殺跌。

如今的A股市場並非什麼對利好無視,只是運行在漲高了要回調的路上。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