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善生:“四強四促”克服非常態加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幹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當前,“無謂的事務”、無序的管理、無效的勞動使不少地方幹部職工5+2、白+黑、8+X加班成為工作常態,這不僅與國家法律法規和中央精神相悖,而且影響幹部職工身體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助長形式主義。這裡,試為克服“非常態加班症”開一方。

一、強化學習力,促隊伍高能

學習力也是戰鬥力。一定程度說“5+2、白+黑、8+X”現象的存在,其根源在於黨員幹部的“本領恐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廣大黨員幹部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前,不少幹部的政治眼力、理論功力和工作能力,不能適應改革、發展和創新任務的新要求,不能完全勝任其本職工作。因此,必須通過多種方式補課充電,使幹部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

一是圍繞“四有”真修養。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講話中要求“做焦裕祿式的領導幹部,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心中有黨,就是對黨忠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無論何時何處何種崗位都牢記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心中有民,就是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為民履職盡責。心中有責,就是要強化責任擔當,在其位謀其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滿腔熱情地的把黨的工作做好。對定下的部署,一抓到底,善始善終;對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主動解決而不迴避推卸。心中有戒,就是增強底線意識和紀律意識,依法用權、廉政用權,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的公與私、情與法、利與法的關係。

二要立足“三能”強素質。德才兼備,方堪重用。基層工作中,德才兼備具體體現在“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走出去能幹”。能寫,既考驗深入調研、問計群眾的腳力,更考驗總結經驗、形成文字的腦力。“寫”對於輔政諮政、治理國家、管理社會十分重要。鄧小平同志曾講過:“領導幹部要善於用筆來領導”。領導幹部需要會寫,機關單位更離不開寫手。而目前普遍現象是,機關單位會寫的不多,願寫的很少,文秘崗位特別是能寫的幹部職工加班加點成為無法避免的常態。因此,要用鮮明地導向和有效措施加強寫手的交流培養和提拔使用,並保持良好的寫作人才梯隊。能講,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統一思想,發動群眾的重要能力。這就要求黨員幹部真學、真信、真懂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並結合實踐活學活用,用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入淺出地傳導到群眾中去,以理服人,推動工作。能幹,就是圍繞黨委中心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團結帶領團隊朝著既定的目標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三是堅持“三新”幹事業。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主動擔當、勇於作為、永遠奮鬥是黨員幹部走進新時代的通行證。事業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面對新時代,擺在廣大黨員幹部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鉅、挑戰更艱鉅。越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越是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越是考驗幹部的擔當和作為,考驗幹部迎難而上、啃硬骨頭的能力。為此。要引導黨員幹部做循吏,不做清流,做“李雲龍”式的幹部,做攻堅克難的“推土機”,勇於打破常規,善於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把不能為的事情變成能為、可成的事情。

二、強化引領力,促導向高準

工作導向如同指揮棒。避免“5+2”“白+黑”,需要良好導向的“指揮棒”作用。要進一步深化正常上班的導向,並把這種導向與基層減負相聯繫,與工作考核相掛鉤,成為固化的制度。

一是堅持輿論導向。近期,央媒就強制加班進行了尖銳批評,認為“崇尚奮鬥,不等於強制加班”。“苦幹是奮鬥,巧幹也是奮鬥;延長工時是奮鬥,提高效率也是奮鬥。”要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正視幹部職工美好生活訴求,千萬不能把“加班”貼上“奮鬥”的標籤。相反,除某些特殊崗位外,要把加班當作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的代名詞,讓正常上班成為常態,讓加班“偷偷地進行”,讓幹部職工快樂地工作,讓一切創新創造的源泉充分湧流。二要堅持減負導向。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讓基層幹部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激發黨員幹部在實幹一線更加奮發有為,由此減少形式主義的工作負擔。要區別對待“痕跡管理”,防止工作留痕演變成“痕跡主義”;要因地制宜把中央和上級的要求轉化為具體可操作可落地有針對性的措施,而不能簡單地當“二傳手”,“上下一般粗”,責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加重基層負擔。

三要堅持考核導向。從考核上避免非常態加班。實行科學考核、分類考核、精準考核。要協調好考評內容“全面”和“重點”的問題,對於一些全局性、綱領性的能起帶動作用的考評內容和指標進一步加大權重,對一些常規性的、類同性、單一性的指標要進行整合和調整,減少不必要和臨時性考核。兼顧好量化考核中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杜絕“唯GDP”和“一刀切”的考核,突出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情況的考核,在關注發展數字的同時,更重視發展質量。兼顧部門的工作性質、承擔職能的差異,以及幹部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的差異,進行差別化考評。要注重考核成果運用,把敢於擔當作為選人用人的“風向標”,讓想擔當者有位子,讓敢擔當者有舞臺,讓善擔當者受重用,切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激勵廣大幹部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四要堅持目標導向。要以“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為目標,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指標。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不搞超越實際的跨越發展。一方面,引導各部門和廣大幹部搶抓機遇,真抓實幹,擔當作為,創新創造;另一方面,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握髮展規律,量力而行,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避免竭澤而漁式發展,防止“吃子孫飯”和重複性建設。把工作重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打好基礎上,實實在在為群眾幹事。

三、強化整合力,促運轉高質

政府大包大攬,部門利益驅動,幹部苦樂不均是造成“5+2”“白+黑”的深層次原因。根除這種現象,必須從機制體制改革上精準施策。

一是政府要“管到位,放到底”。牢牢抓住“放管服”這個牛鼻子,堅韌不拔地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有所為有所不為,把政府的主要精力用於提供公正法治的市場環境,為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與服務上來。要把該放的權力堅決放開、放實、放徹底,把該由市場決定的事交還給市場,嚴格實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收費清單;要把該管的管住、管好、管到位,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特別是對事關企業發展和民生的重點領域實行全方位、全天候監管。要搞好服務,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真正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更好地釋放政府潛力、增強社會活力、激發發展動力。二是部門要“不扯皮,聚合力” 。要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契機,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機構的效率效能,進一步克服職能交叉、“九龍治水”現象,使各部門的行政職能劃分更加清晰,配置更加合理,分工更加明確,合作更加順暢。著重搞好規劃、程序建設和行為監管,儘量減少部門摩擦,實現便捷互動。

三是崗位要“科學賦責,人崗相適”。崗位是組織為完成某項任務而確立的,由工種、職務、職稱和等級等性質所組成。要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崗位職責,因事設崗,因崗賦責,人人履責。各崗位職責儘量做到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千斤重擔大家挑,防止出現“苦樂不均”。崗位設置後,要因崗擇人,人崗相適,不養閒人,防止出現“佔著崗位不做事、做不了事”的情況發生。尤其是核心崗位和重要崗位,必須嚴格用人標準,對不同崗位配備不同的人員,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組織績效的實現。要將幹部崗位履職情況要與幹部責權利有機統一起來,與績效考核聯繫起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和能力不足者淘汰。

四、強化執行力,促工作高效

“5+2”“白+黑”之所以出現“+”,是由於正常工作期間沒有完成工作任務。這除了工作任務繁重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幹部執行力不強。所以,根除不正常加班,關鍵在於提高幹部執行力。一要強化落實。幹部重在“幹”字。要堅持幹字當先,真抓實幹,真落實敢落實善落實。牢固樹立“事業為重”的意識,一切以事業為重,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堅持“工作第一”原則,堅持做到“在其位必須謀其政”,把心思用在謀劃工作上來,把精力放在推動發展上。要把握工作規律,講究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作風,該辦的事爭分奪秒不拖,能辦的事雷厲風行不等,難辦的事攻堅克難不放。要保持定力抓落實,精準精細抓落實,強化統籌抓落實,堅決把既定部署落實到位,真正把每個細節落實到位。

二要強化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善於發揮幹部不同特長,用其長,避其短,通過幹部通力合作促進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對涉及全局性的工作,要在班子的帶領下統籌推進,分工不分家齊心協力抓落實;對相對獨立、相互之間又有聯繫的工作,要相互支持,相互補臺;對一些交叉性工作,要加強協調,提醒補位。在落實工作上要相互尊重不排斥,相互支持不挑剔,相互謙讓不逞強,相互溝通不誤解,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寬容不計較,用各自出色的工作業績來鞏固、發展和檢驗團結和諧。三要強化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水平。要堅持系統管理,以整體觀、全局觀對事物的發展變化進行全面思考,把想要達到的結果、實現該結果的過程、過程的優化以及對未來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來把握,用統籌協調的方法來推進工作。要堅持流程管理,完善責任體系,明確政府權力運行流程,在流程設計中儘量實現“全程代理” 和“並聯式”服務,以部門職能整合或通過授權組建跨職能的聯動團隊,壓縮“決策—執行”間的傳遞過程。進一步加強智能政務建設,在流程流轉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工參與和干擾,讓流程自動化、智能化處理,並保證正確的流向。要堅持績效管理和閉環管理。寓績效管理於日常職責履行中,邊幹邊管,而不是幹完再管,以防止出現部門為了迎合績效考核而突擊準備材料、臨時補做,形成不必要的加班加點,造成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和形式主義。要以績效管理為手段,形成發現問題、反饋、整改的良性互動管理閉環,促進組織機構的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實現組織機構內部治理水平提升的目標。
四要強化創優。創優是一種工作責任,也是一種工作狀態,是推動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動力源泉。要以“拉滿弓、繃滿弦”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擼起袖子加油幹,打造一流業績;要以勇於擔當、敢試敢闖的拼勁攻堅克難,破解新問題,找到新路徑;要以追求卓越、敢於人先的精神,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要發揚工匠精神和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做細做實做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