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讀今——發生在世紀之末的百萬大屠殺

由英國、南非、意大利和加拿大四國拍攝的電影《盧旺達飯店》是部很經典的電影,它是一部以“戰爭”和“種族滅絕”為題材的電影,影片以盧旺達內戰為背景真實的講述了盧旺達大屠殺的內幕,值得大家一看。

史海讀今——發生在世紀之末的百萬大屠殺

1994年的今天,即4月7日,由胡圖族士兵以前一天的總統專機被擊落事件為藉口血洗盧旺達政府,殺害了盧旺達女總理、圖西族人烏維林吉伊姆扎納和3名部長。隨後在盧旺達的媒體煽動下掀起了全國性的胡圖族人針對圖西族人的大屠殺,據統計從4月7日盧旺達內戰正式爆發開始到6月中旬聯合國要求停火共約80至100萬圖西族人被殺害,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此次大屠殺成為繼二戰之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屠殺,文明和科技的進步並沒有改變人類生存的原始法則,人性的泯滅依舊沒有改變。

原本兩個民族文化、歷史都極其相似,而且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應該是可以和諧共存的。約佔盧旺達人口15%的圖西族雖然人數少,但他們的經濟地位高於胡圖族,成為國家的上層統治者,他們把牛借給貧窮的胡圖族,作為回報,胡圖族給予圖西族忠誠和政治支持。

史海讀今——發生在世紀之末的百萬大屠殺

但是很快隨著比利時殖民者踏入非洲大陸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比利時人利用圖西族統治盧旺達,而二戰以後又將政權交給胡圖族人,於是圍繞這個國家的統治權兩個種族開始了激烈的爭奪,從此以後這個國家便陷入長期的內戰。而至於胡圖族總統專機被擊落一事從來就沒有定論,而胡圖族人卻將事件歸罪於圖西族人。更令人感到寒心的是自稱維護世界和平的西方國家卻對此事反應冷漠,除了口頭上的譴責並沒有其他實質上的行動,聯合國也為此蒙羞。維護世界和平的聯合國竟然坐視這一種族滅絕行為發生,令人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