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在知乎上,有個帖子問:讀書還能改變命運嗎?潛臺詞是:都說讀書無用,那普通人還能通過多讀書,實現逆襲人生嗎?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長期以來,社會上一直流行一種觀點: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說:“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大意就是對學習提出了強烈質疑;文革時期,人們普遍認為讀書無用,且知識越多越反動;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正在經歷改革陣痛,人人急功近利,大家都想著怎麼掙大錢,而不屑於去多讀書。

然而,讀書真的沒用嗎?普通人讀再多的書,也無法改變命運嗎? 下面這五個人的故事,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01坎貝爾:失業五年,終成《千面英雄》

約瑟夫·坎貝爾是美國比較神話學大師,1904年出生於紐約,代表作有《千面英雄》《英雄之旅》《神話的力量》等。

20世紀30年代,華爾街崩盤引發經濟危機,坎貝爾慘遭裁員。在接下來的5年裡,他找不到一份工作,只能待在家裡看書。

當時,坎貝爾住在紐約州伍德斯托克鎮上,每年房租僅20美元。就在一間小屋裡,坎貝爾開啟了他的讀書之旅。他的閱讀興趣很廣,文學、宗教、歷史、哲學、人類學等,來者不拒。一次,坎貝爾發現了一位自己很喜歡的作家。此後,他像著了魔一樣,想瘋狂閱讀那位作家的所有書。無奈他囊中羞澀,於是他寫信給那家出版公司,表明了自己的心願。出版公司被坎貝爾的真誠所感動,很快就寄來了書,並告訴坎貝爾,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多年後,坎貝爾回憶說:“對我而言,這真是一段美好時光。我甚至覺得,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直在幫助我。”

閉關讀書五年後,坎貝爾被莎拉·勞倫斯學院聘為文學教授。從此,他一步步走向了事業的巔峰。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千面英雄》是坎貝爾的代表作。這本書暢銷65年,被譽為“尋求個人內在覺醒的‘聖經’”,《時代》雜誌將其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100本英文好書之一”。書中,坎貝爾通過剖析世界各國的神話故事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象徵,最終將神話和個體命運聯繫在一起,給普通人以極大的鼓舞。

書中揭示了英雄成長的規律。任何一位英雄的成長曆程,都包括以下四個階段:啟程(即聽到召喚,領受任務)、啟蒙(通過某件事獲得天啟)、考驗(身處險境、與惡勢力決戰)、歸來(戰勝惡勢力,迴歸正常生活)。

這本書幫助現代人重拾解讀神話的本能,引領我們發現內心的奧秘,接觸終極的真實,探索生命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挑戰,勇敢面對生活的磨難,生命才能得到綻放。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02尼娜:昔日的高級白領,跨界當木匠,寫出《木匠手記》

尼娜•麥克勞林,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英語與古典文化研究專業,曾任《波士頓鳳凰報》的編輯。高大上的辦公環境,優渥的薪資待遇,卻留不住尼娜的心。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日復一日為博點擊率而埋頭工作,已經忘了應該如何生活。繁忙的辦公室生活把她變成了一臺機器,而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2008年, 尼娜毅然裸辭,告別了職場生涯。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成了一名木匠助理。最初,尼娜連卷尺都用不好,鋸子、錘子什麼的就更別提了。師傅帶她輾轉於各工程之間,每天砌牆、修露臺、翻新廚房……在師傅的指導下,尼娜的木工水平進步神速。經過五年的磨練,她不僅能熟練使用各種工具,甚至連卷尺的歷史、臺階的高度等冷知識也摸得門兒清。打傢俱既是她的愛好,更是她養家餬口的手藝。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更難能可貴的是,尼娜並沒有降低對文字的敏感度,在做木活的同時,她還經營著自己的博客,用鍵盤記錄、分享作為一名木匠的經歷與心得。在做木工的過程中,尼娜經常能體驗到心流。她不斷學習、反思和行動,以前讀過的那些名著此時不再是乾癟的文字,而像一股股山泉淌進了尼娜的心田。從伊壁鳩魯到契訶夫再到羅蘭· 巴特,思想巨匠們隨時隨地都在與尼娜進行心靈對談,為她撥雲見日。

尼娜開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長經歷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無數個工作瞬間,她頓悟出了人生真諦。她漸漸意識到:木匠與木頭之間的關係,本質上就是人與生活的關係。木頭看上去硬邦邦的,其實它也有自己的靈魂。要想把木頭做成傢俱,就要對木頭升起敬畏心。人對物的態度,折射出的正是人對自我生命的態度。萬事萬物皆是人的鏡子,唯有內心的豐盈,才能讓人真正幸福。

木匠生涯為尼娜打開了一扇門,讓她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後來她將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了《木匠手記》,在書的結尾,尼娜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木匠,踏上了自由創業之路。她說:“現在的我很幸福。”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03邦達爾:從全職媽媽到科普作家,《性本自然》讓她紅遍全球

加拿大人卡琳·邦達爾,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同時也是四個孩子的母親。生完第四個寶寶後,眼看寶寶一天天長大,上幼兒園、上小學,漸漸脫離了母親的懷抱,而邦達爾整天閒待在家裡,內心倍感失落。她很懷念曾經輝煌的學術生涯。

有一天,百無聊賴的她打開電腦,開始寫博客。博客的內容都是生物學的相關知識,但她能把乾巴巴的知識寫出花兒來。這一寫不要緊,立刻吸引來了無數粉絲。後來她發現,每當她寫到有關動物性行為的文章時,文章的點擊率總是特別高。於是,她索性專門為大家科普各種動物的性行為。不久,她就成了知名生物學科普網紅,主持科普節目,上TED演講,2018年還獲得了加拿大勳章獲。由此,邦達爾從全職媽媽成功轉型為一名職業女性。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邦達爾將自己多年的科普文章結集出版,於是便有了《性本自然》。這本書給大家普及了三方面的知識:動物們是如何“談戀愛”、“啪啪啪”和“養孩子”的。書中,邦達爾把人類的部分性行為和動物的性行為做了有趣的對比。通過這種對比,我們人類也可以回過頭去反思生命的本質和意義。可以說,這本書為我們人類的現實生活提供一種視角獨特的參照座標。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哪一種生物能跳脫大自然的規律。通過這本書我們發現,動物憑本能立足於地球,它們不懂什麼叫“永不放棄”,它們只會用行動證明自身的存在。面對大自然的風雨雷電,它們不卑不亢,灑脫地穿行於森林、草原、高山和海洋之中。這種與生俱來的野性和頑強,很值得人類學習。當嚴寒臘月、萬物凋敝時,我們可以安坐在溫暖的家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動物們卻不得不在荒野苦苦求生,為一頓飯拼命追趕獵物。這又是何等辛勞呢?

雖然人以萬物之靈自詡,但其實在很多方面,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它們能教會我們用更謙卑的態度、更寬廣的視角這個時而無趣、時而精彩的世界。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04李娟:阿勒泰的精靈,讓全世界知道《我的阿勒泰》

在當代眾多的散文作家裡,李娟絕對是最特別的一個。

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可以用命運多舛來形容,媽媽和外婆是她唯一的親人。有段時間,她們一家三口在阿勒泰山區做裁縫、賣小百貨,與牧民一起轉場,日子過得異常艱辛。

高中輟學後,李娟曾做過黑作坊女工、超市售貨員,尋呼臺小姐等,人生顛沛流離。2003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她進入阿勒泰地委宣傳部工作。五年後,她辭職專業寫作至今。

最初,李娟以“去年燕子”的筆名寫博客,由於寫得好,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粉絲。漸漸地,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後來,出版社找到了她,她一口氣連出了七八本散文集,比如《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冬牧場》《羊道》三部曲等。這些作品,不光深受讀者喜愛,也受到了大咖的好評。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看完《阿勒泰的角落》後,臺灣作家朱天文說:“我在臺北,我讀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議我同時就在李娟那唯一無二的新疆。”《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說:“李娟重新界定了寫作者的身份,那是一個在大地上和風雨中跋涉的人。”海派作家代表王安憶說:“李娟的文字一看就認出來,她的文字世界裡,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現的東西。那裡的世界很寂寞,人會無端製造出喧譁。”

李娟的作品獲獎無數,比如“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 “朱自清散文獎”等。她的文字到底好在哪裡?要我說就兩樣:純真與悲憫。

幾乎買了她的所有書,越讀越愛。初看時,會被她的幽默逗得前仰後合。看著看著,竟會熱淚盈眶。大漠深處的蒼涼、無時不在的孤寂,為生計奔波不停,想來都覺得苦,可李娟把這些都視為樂趣,用幽默調侃的口吻寫出來,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神經大條卻精明能幹的媽媽,老頑童般可愛的外婆,淳樸的哈薩克牧民,還有成群的羊啊,牛啊,一睜眼就能看到的大山,河流,白雲,森林,牧場,沙漠,甚至是一坨正在冒著熱氣的牛糞,通過李娟那樸拙、有趣、慈悲的筆端,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李娟不是孩子,卻有一顆童心,永遠懷抱童心善意地打量世界、打量自己,文字中流露著大愛與悲憫。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李娟的文章讓我對新疆心馳神往。2015年9月,我踏上新疆之旅。在廣袤無垠的喀拉峻大草原、在精緻的布爾津、在壯麗的喀納斯,我真正領略到李娟筆下的蒼茫與遼闊;與哈薩克牧民的近距離接觸,體驗了原生態的牧民生活,他們的淳樸讓我久久難忘。十八天旅行,讓我驚歎新疆的廣袤與壯麗,也圓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

能讀到李娟,實屬幸運。她讓我領悟到何為愛和自由,她的文字給我無限的慰藉和力量。史航說:”李娟就是這樣,把世間的美好,若無其事地乘以二的人。”沒錯,李娟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人。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05餘秀華:身體殘疾又怎樣?繆斯讓《月光落在左手上》

2014年,餘秀華被“腦癱詩人”的標籤,一夜之間紅遍朋友圈。平心而論,直到今天,我也仍覺得她的成名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甩出很多名家的詩歌N條街。

她剛火起來的時候,曾上過《鏘鏘三人行》。面對梁文道和竇文濤,身為農婦的餘秀華表現得端莊大氣,不卑不亢,幽默詼諧,令人刮目相看。當她親口朗讀自己的詩歌作品《我愛你》時,連見慣各種大場面的竇文濤都說,他深深地為餘秀華感動。

餘秀華寫詩,和她的腦癱有著密切關係。由於身體殘疾,走路不穩,她幹不了重體力的農活,只能待在家裡看書、養兔子、拔草。生體的病痛能徹底摧毀一個人,也能重新塑造一個人。病是紐帶,鏈接人的靈與肉,生與死,愚鈍與敏感,孤獨與自由。

餘秀華的詩到底好在哪裡?個人的體會是,思想格局大、想象力豐富,情感剋制、文字凝練、直指人心。讀她的詩,會讓人升起生而為人的尊貴感和力量感。對,就是這種感覺!一個人無論有錢沒錢,只要舉手投足怡然自得,不猥瑣、不諂媚,就會產生尊貴感。傳世的經典文學作品幾乎無一例外的在向人們傳達一個意思:請記住,你是一個人。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餘秀華的文字高貴、乾淨,與她現實生活中“農民”、“腦癱”等被硬貼上去的標籤形成對比鮮明,正是由於這種反差太強烈,她才迅速得以成名。看了關於她的大量採訪視頻,她的很多話都讓我深深折服,我驚異於她的冷靜和理性。餘秀華的第一本詩集叫《月光落在左手上》,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她本人是個左撇子。這部詩集裡,彙集了餘秀華早期的主要作品。而作品是作者本人思想的反射鏡,什麼樣的心靈孕育什麼樣的文字。餘秀華能寫出這樣的詩,不奇怪。

成名後,餘秀華上電視、拍電影(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忙得不亦樂乎,然而她依然住在橫店村,依然在寫詩寫散文,走路還是搖晃,她的文字就像她的搖晃,都經得起時間考驗。

人,唯有把自己大卸八塊,把自己研究透徹,才能看清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餘秀華的詩歌,就是要把人間的慘烈毫無保留地端給你看,然後讓你自己去細細體會其中的滋味。

以上五個人,都靠讀書和寫作改變的命運。現在,你還會質疑“讀書無用”嗎?

世界讀書日:普通人能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嗎?

卡夫卡說: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其實,他倆都在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書都是我們心靈的棲居地。

退一步講,即使讀書不能讓我們逆襲人生,但至少,讀書可以讓我們思想更自由。一個不讀書的人,很難發現這個世界真正的精彩之處。人生漫長,且無聊的人那麼多,不讀書,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損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