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2012年1月14日,山东青岛潍县路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却烧出了个“怪物”,房子的主人一身男扮女装的装扮,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微博上但时间就获得了3万多的转发。

在数万次的转发中,大喜哥成为人们争相娱乐的对象,“妖孽”、“奇葩”等词不断出现。56岁的大喜哥火了。就是因为那身装束,有人叫他阿姨,有人叫他花姑娘,也有人叫他大喜哥,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刘佩麟。


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性别认同障碍


大喜哥就是一个典型的性别认同障碍患者,我们更加熟悉的性别认同障碍者还是金星。

金星1967年出生在东北,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从小喜欢和女孩一起玩,女孩家玩的游戏他都会,跳皮筋,跳房子,比姐姐都玩得好。

他怕虫,怕黑,怕打雷;喜欢美,喜欢唱歌,尤其喜欢跳舞,常常围上姐姐的花衣服,翩翩起舞。9岁进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19岁去关国学习现代舞,1995年决定做变性手术。当时手术分成三步,第一次做胸部手术;第二次去除胡须及喉结;第三次做性器官改造手术。手术后社会适应良好,并先后在母亲的帮助和鼓励下,领养了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2005年与德国人汉斯登记结婚,在事业上也收获颇丰,现代舞《红与黑》获文化部文化奖,《上海探戈》在欧洲巡回演出获巨大成功。他本人承认在其19岁时就想做手术,一直思考了10年,直到觉得手术对自己的社会能力、为人处世以及事业不会带来影响,才最后决定走这一步。


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不仅仅是想以作为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患者为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性别角色很不合适,性别认同与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一致,强烈地希望成为异性,常常寻求各种方法试图改变他们的身体和性征。


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产生的原因至今还没有明朗。有人提出激素理论,认为在怀孕时母亲体内过高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对胎儿的发育会造成影响,会雌化男性胎儿或雄化女性胎儿。有少量研究发现,男性性别认同障碍患者第23对染色体有额外的Y染色体,女性性别认同障碍患者有额外的X染色体。

有人研究家庭中孩子的出生序列与性别认同障碍的关系,发现男性性别认同障碍的患者,其出生顺序比对照组晚,而且家庭中有更多的哥哥。


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性别认同障碍


社会环境因素对性别认同起一定作用。其中,家庭的养育方式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的男孩在表现出女性的兴趣和行为时,往往会受到家庭的反对。而女性化的男孩在其家庭中往往非但没有受到反对,有时反而得到鼓励。当他们穿女性的衣服时,家长们认为这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有的母亲还指导孩子如何化装,家庭的相册常有男孩穿女孩衣服的照片,这样会造成生理上的性别与后天习得的性别认同之冲突。

有人发现,具有性别认同障碍的男孩对感官刺激更敏感,对父母的情绪表达也更为敏感;而母亲对再次出生男孩的失望情绪、很容易导致男孩的负面关系。但并没有证据表明父母生育女儿的愿望会导致男孩产生性别认障碍。


大喜哥”——我本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性别认同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性别认同障碍的接纳度也越来越高,2018年6月份,在本次世卫组织ICD-11修订中,性别认同障碍/性别焦虑正式更名性别不符,并且将其从精神疾病明目中删除。

希望将来人们能给予这部分人更大的宽容度,不要再以怪物、奇葩称呼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