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走牛11家券商業績全線飄紅 東吳證券首季淨利大增9.4倍

截至昨日晚間《證券日報》記者發稿,35家上市券商中已有6家券商發佈了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或快報,東吳證券、中原證券、山西證券、南京證券和華林證券這5家券商發佈了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以上11家券商均實現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券業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回暖已成定局。

廣發證券(港股01776)淨利暫居首

4月23日,山西證券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3億元,同比增長8.5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94.12%

與此同時,山西證券還發布了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2018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51億元,同比增長55.9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2億元,同比下降45.77%;實現每股收益0.08元。

事實上,受市場環境向好,滬深兩市指數持續攀升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均實現增長。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已公佈一季度業績預告或快報的上市券商,其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全部實現顯著增長。

按一季度淨利潤排名來看,廣發證券暫列第一,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25.95億元至29.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至95%。東方證券(港股03958)緊隨其後,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0.68億元,同比增長109.21%;實現淨利潤12.70億元,同比增長191.06%。長江證券則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22億元,同比增長75.98%;實現淨利潤7.68億元,同比增長138.27%。東吳證券2019年一季報則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94億元,同比增長81.26%;實現淨利潤6.13億元,同比大增943.73%。

淨利潤在6億元以下的券商同樣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東北證券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5.5億元至5.8億元,同比大增314%至336%。國元證券一季度業績快報則顯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9.85億元,同比增長56.38%;實現淨利潤4.22億元,同比增長153.46%。國海證券則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

此外,南京證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53.84%;實現淨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91.13%;中原證券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8億元,同比增長46.10%;實現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78.78%;而華林證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5億元,同比下滑1.41%;實現淨利潤9226萬元,同比增長12.37%。

盈利能力進入上升期

昨日午後,券商股奮力拉昇,一度助力指數上行,但臨近收盤三大股指由紅盤慢慢翻綠。截至昨日收盤,中信建投打開漲停,東吳證券衝高回落,天風證券、南京證券等個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事實上,受一季度市場交投情緒高漲帶動,券商經紀業務收入提升,前期政策端利好對券商業績兌現正在陸續實現。而後續上市券商股有哪些機會,不少機構也發表了看法。

愛建證券非銀團隊認為,從投行業務來看,股、債分化明顯。1月份至3月份股權融資募集金額同比分別下降50%、19%、22%,而同期債券發行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55%、45%、95%。從中證協發佈的2018年度承銷業務排名來看,龍頭券商地位依然穩固,中小券商發力細分領域初顯成效。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持續披露,大券商保薦數佔優。在目前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政策導向下,券商投行業務有望逐步改善。隨著4月份上市券商一季報陸續披露,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券商行業將走出業績提升、估值修復的行情。

長城證券則指出,2018年年底券商板塊波動性出現反彈,但目前仍處於低位,股指期貨等多項鬆綁政策的推出將進一步提振並穩固券商業績,再融資及分拆上市帶來投行業績增厚,股指期貨鬆綁,量化對沖的資金規模會增加,換手率加大,對券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長有利。

此外,廣發證券也認為,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新興業務賦予券商發展新動力。藉助供給側改革,證券行業有望通過衍生品、投行資本化、財富管理等高ROA業務促進券商實現戰略發展。從美國經驗來看,我國證券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有望進入提升週期。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